摘要:风电设备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其施工技术的管理也会影响风电电设备的应用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在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和论述风电设备施工前、施工中的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其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手段,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风电设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风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管理
施工前的管理主要包括设计图纸的管理和工程材料的管理,设计图纸管理:对于风电设备的施工管理而言,首先应当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以表明各项工程的组织系统和图纸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各种设施的位置定位、材料的属性等,科学的图纸管理方法可以确保图纸协调的一致性,并为质量控制和监督提供支持。工程材料的管理:在风电设备施工的前期,对工程材料进行重点的管理,在材料的采购阶段就要进行资质的审查,对材料的供应以及材质等认真进行分析,做好评估工作,以免材料收到之后不合格要复检或退换,影响工程的进度。
2风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在风电设备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的标准进行审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方法正确,施工组织有序,并进行施工预算的计算。建筑风电设备工程施工包括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楼宇安全与智能化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消防工程等系统的施工,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建筑使用质量的高低,下面重点论述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和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2.1给排水质量管理
给排水系统是风电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发展,因而除了在施工前严格审核图纸之外,还要在施工阶段灵活处理各种电气、排水方面的内容,凡是在风电设备施工阶段中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管材等,都要严格报检,优先选择工艺先进的产品。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要确保预埋的准确性,并且加强巡查,对于有出入的施工现象,要及时的纠正,并检查上下道工序的衔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2.2电气工程的管理
必须严格控制电气管材的质量,比如PVC管、镀锌钢管等要注意选取阻燃型的材料,预埋电线的电路尽量减少交叉和捆绑,管道之间连接牢固。住宅墙体上的接线盒安装符合要求,插座定位明确。当前风电工程中存在很多含有阻燃剂的PVC管,由于胶水不合格,常导致连接松动或密封性不好的问题,因而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胶水,并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此外,避雷装置对风电设备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检查是否存在漏焊、错焊等问题。
2.3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
通风空调系统主要是注意预留通水、通风的孔洞,涉及到多个环节,如图纸设计、原材料购买和安装等,需要专业的协调配合。如果部门之间配合不善,将会造成后期工程投资的浪费,影响风电设备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在控制通风空调系统的质量时,需要检查冷冻机房的尺寸、管线接口、预留孔洞等是否达标。并且还要配合其他专业系统,确定风道的最佳走向。
3、风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风电设备施工的质量管理需要从技术设计、材料进场、人员素质和施工等方面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公司高层到各分批负责人共同构成施工质量的控制体系。风电设备的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如在建筑内安装配电站,存在安装顺序不当时,会导致冷水机组阻隔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风电设备的施工期间,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避免出现工艺或工序的错误,当遇到雷雨等极端天气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仅要在图纸上标识出防雷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土建施工图上加以说明,避免给施工人员带来误解。配电设备是电气工程的核心,配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供电性能,因而需要购买比较先进的产品,从配电设计到最后的调试,都需要按照技术规范操作。风电设备的种类比较多样,技术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因而要适应风电设备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先进的技术,要积极探索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减少干扰或影响施工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电设备的施工完成时要进行验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需要在场,检验各项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办理移交手续。此外,国内外的风电设备产品很多,而进行风电设备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可以减少兼容性的问题,为施工技术的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因而标准化工作的意义重大。
4风电理论
4.1绿色能源的界定
何为绿色能源?在一般看绿色能源也被称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具体而言水力、风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为了满足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要求,随着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提高,预计在2020年,世界能源总需求中,可再生能源可以占到 30%.从世界整体看来,可再生能源具备储量巨大并且可以再生,分布广泛并且可利用率高,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少的特点。与此同时新能源还时常伴随着经济效益低、发电不稳定以及地区差异大等弱点。
水能也是如今被广泛利用的新能源,目前对水能的利用主要是水利发电。水力发电是通过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其是人类可以持续利用的绿色能源。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长江上己建成二滩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世界第一的三峡水电站等。核能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并充分得到科学界的认可,被称作二十一世纪三大最有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到本世纪初,我国建成的核电装机容量已达 870 万千瓦。为缓解电力紧张做出了贡献
4.2风力发电概述
风能从本质来看,其实是一种机械能,它的来源产自产自地球表面大气流动所带来的动能。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面空气受太阳不同时段的辐照后,大气温不同变化,因而引起地球表面大气气压的差异,从而产生了气压差,大气在水平方向高压向低压区域流动,即形成风。然而不是所有的大气流动都称之为风能资源,风能资源主要取决风功率密度和年累积风能可以利用的小时数。其中风功率密度指的是单位迎风面积可以获得风所做的功率,与空气密度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
除此之外,地形地貌等条件也会对风能资源产生很多影响,根据世界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沿海地区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都是风能资源集中区域,如德国、丹麦、英国、美国等沿海国家,中国的东南沿海以及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三北地区,都具有储量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国东南沿海风功率密度可达每平方米三百瓦以上,3米/秒至20米/秒的风速年累计可以超过六千小时。内陆地区的新疆、甘肃、内蒙古等三北地区,风功率密度也在每平方米二百瓦到每平方米三百瓦之间,3米/秒至20米/秒的风速年累计5000小时至6000小时之间。
总之,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能所产生的机械能通过相关设备转化为电能。风能的利用形式各种各样,然而风能发电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与此同时,风力发电由于其技术成熟,清洁无污染,是目前商业化发展前途最高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之一。
5结语
中国风机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风电整机制造和各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整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具有如下特征:a.中国风机整机制造业在空间上呈整体分散式分布,但是全国性和区域性风机制造中心正在形成。b.大型整机制造企业在空间上进行了多点布局,而零部件制造业因运输或产业基础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布局策略。政策和技术因素在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贡献度最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基础,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开放度主要在风电制造业发展初期对外资风电制造企业的布局影响较大。市场、劳动力素质和产业基础也是风电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发树,何建坤,刘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双重博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2-16
[2]张伯松,张国昌。新形势下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资源产业,2011,13(S1):32-36
[3]张淑谦,韩伯棠。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5):34-37
[4]李武军,黄炳南。中国低碳经济政策链范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9-29
[5]黄玲,张映红。德国新能源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0,12(3):48-5
论文作者:李林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风电论文; 设备论文; 风能论文; 图纸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资源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