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论文_余立含,张顺学,梁小娟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论文_余立含,张顺学,梁小娟

余立含 张顺学 梁小娟

河南省镇平县水利局 河南镇平 47425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正逐步扩大和完善,由现有成果可知水利工程项目不仅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证,还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防渗技术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漏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防渗技术;重要性;防渗漏措施

1防渗漏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修建水利工程时要从诸多方面考虑如:工程结构、修建造价、工程质量、工程时长等。水利工程建设还包括施工前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场地考察与施工过程监督管理等方面。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逐步走向世界前言的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也与日俱增。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蓄水备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与图纸设计中的预想相差甚远,工程施工出现,如:建筑质量未达国家规定标准、工程坝基渗漏等。这不仅损害了承包商的切身效益、信誉,同时还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水利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得工程的渗漏问题愈发严重,在当前社会中对我国人们生命财产及人身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防渗漏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2水利工程的现状

水利工程管理中监管机制较为僵化,管理单位管理体制不明确、监管人员管理力度较小。目前很多水利工程性能较为综合,既有企业本身工程建设经营开发功能,又有政府国家协助的公益性功能,当企业私有性和社会公益性混合时,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不能完全起到实质性作用。外部管理部门之间管理权责不明确,内部人员缺少条例约束和奖惩措施,致使很多管理单位无利可求。为明确管理与施工人员权利和责任,正确运用国家相关水利工程政策,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规范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建立经营规范、科学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的运营制度,维护工程施工安全。

3水利工程施工渗水原因分析

3.1设计理念偏差

在二十世纪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由于当时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较低,许多小型水利工程不是利用实地考察→画出地形→因地制宜的方法,而是采取边勘测、边施工的办法,这种简单粗暴的施工手段为许多水利工程漏水埋下了定时炸弹。设计理念上只关注既快又节约的想法,没有考虑定期检修、蓄水泄洪和工程扩建等需求,造成了一些水库防渗体断面偏狭小,溢洪道和放水涵管尺寸变小,坝身单薄等现象。同时由于少部分的小型水库在施工完成后没有设置相对应的应急措施,致使逸点变高、出现了大面积水散浸和坝身漏水等事故。

3.2水下结构的特殊性

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不仅是水下作业同时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施工中如工程受到影响就会引起建筑结构性发生一定变化,极有可能导致渗漏,工程质量也因此难以保证。施工不仅水下存在不确定因素还有水上多变的天气的影响,当施工天气比较恶劣时,渗漏问题也会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迁移,水中阻力对建筑产生一定影响,结构逐渐处于磨损老化状态,此时也会出现渗漏问题。

3.3与施工相关的因素

水利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久,从工程开始到竣工期间,中型工程大多需要两年时间,时间较久。从招标到施工,施工环节占据时间最长。工程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施工水上水下环境、作业人员技术、施工人员素质、管理监督力度、施工设备、管理运营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技术不达标,机械设备磨损或者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与原有设计不符,会出现建筑渗漏的现象。与施工质量更是密切相关还有外界环境因素,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天气与地质条件是外界因素对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若遇到恶劣的天气,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使施工面存储了大量积水。施工过程中部分地区排水功能还未完善,不能满足工程正常排水的需求,最终也会出现渗水的问题。

3.4排水不良排水不及时

水利工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其中水利工程存在的渗漏渗透导致的大面积渗水问题不可忽视,大面积积水一般发生在基坝处,主要原因是基坝面四周基坑处排水延迟或排水不良,基坑水位上升,已不具备注入混凝土的最佳条件,企业为赶施工进度,不顾基坑有水强行施工。另外在注入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拌合不均、混凝土缝隙存有空气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密度低,出现大面积渗水漏水现象。 对于部分水利工程建造历史较久远,并且未能进行及时的维修,因为年久失修造成排水不良或排水堵塞等方面的问题。

4水利工程防渗水措施

水下工程渗水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追根溯源的采取哪漏堵哪的施工措施,把渗水根源封死。然后具体采取最优施工方案对漏水处进行改进手段,才能真正对渗水部位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4.1选用新型防水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型防水材料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每种材料且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单纯依靠新型材料去解决各类渗水问题仍旧存在困难,应根据材料的优势处理不同形式渗水。一般漏水问题可采用刚性材料、 硅酸纳速凝剂。对于基面渗湿初期,应选择RG型防水涂料,这种涂料不仅对潮湿基面的材料没有损害还能有效防漏。RG型防水涂层的材料只改变水灰比,既能实现堵漏又可以密封防水层,满足了堵漏防水双要求。

4.2处理存在的问题要以长久发展的眼光看待

水下工程结构,由于受水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建筑结构产生局部裂纹。在处理裂纹问题时,不要片面的只处理出现裂纹的区域,要以发展长久的观点对待问题。 当结构基面出现点渗现象时,为避免日后出现问题应及时选择堵漏材料采取堵漏措施,一般混凝土结构基面可涂刮刚性密封材料如RG涂料,若建筑结构已存在刚性材料密封防水层,可用柔性密封防水涂料,使渗水部位形成涂抹的防水层,周围也可适当涂抹一些防水层减少漏水事件的发生。

4.3划区域处理

当大批量出现渗水部位时,可应划分几个区域,对漏水严重的先进行处理。依据区域渗水实际情况,对渗水量大的区域可先埋管注浆处理,以防止注浆时浆液外渗。对于渗水量小时,可采用注入混泥土的方法。这样经过多次堵注多次排查,区域性的解决渗水问题,然后对建筑结构涂抹刚性或者柔性防水材料,以加强建筑结构防渗漏性能。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力度,为合理运用我国水资源,推动水资源全面为人民服务,并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相关的能源,如水利发电等,水利工程团队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效益及树立企业的口碑,加强了对于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漏施工技术的使用。随着政府国家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的切实实施,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渗漏性能会逐步上升,并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及信誉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宏兵.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49):103-104.

[2]张桃红,吕雯雯.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4(17):39-40.

第一作者简介:余立含(1975-),女,汉族,河南省镇平县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余立含,张顺学,梁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论文_余立含,张顺学,梁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