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基层处理、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本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1背景技术
在工程领域,混凝土和砂浆作为最常见的固定、制成结构被广泛采用,无论是建筑领域、路桥工程领域或者其他工程领域,混凝土及砂浆的施筑都运用广泛。其中,许多混凝土结构都是构筑在潮湿、多水甚至是酸、碱、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和砂浆结构明显有害的环境中,因此,在构筑混凝土和砂浆结构式是充分考虑到防渗、防水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长久耐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防水、防渗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包括在混凝土和砂浆结构的外围构筑防水、防渗结构的物理防水、防渗方法,但此方法不仅需要额外的构筑工序,而且防水、防渗结构在某些力学要求极高的条件下,构筑难度极大且需要占用额外的位置,很多条件下都无法采用,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防渗剂,防止潮湿环境中的水分、酸碱或者其他对混凝土结构有害的物质渗入混凝土结构中,也是业界经常采用的方式,这一方式被成为刚性防水;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结构的表面涂覆隔水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业界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该涂覆层常会收到外接因素的损害,经常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水防渗效果。
2技术方案
有鉴于此,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
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48小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剔除基层表面超过0.3mm的蜂窝、麻面、开裂、酥松缺陷,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
步骤二、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至三遍,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喷涂前用力摇动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再以由上而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4-5m2/kg;
步骤三、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24小时后,用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至三遍,后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 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进行,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0.4mm-0.6mm,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在1.0-1.5mm范围内;
步骤四、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一、该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还包括局部加强处理步骤,所述局部加强处理步骤为采用步骤二的方法,对于需要加强防水效果的部位进行局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
二、步骤一中的修补处理,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除去超过0.3mm的缺陷,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三、步骤二中,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0.3mm缺陷的位置,应进行局部加喷,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
四、步骤二中,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则需要保证15-20mm的喷涂搭接。
五、所述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
六、步骤二中,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5℃—35℃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2℃,相对湿度在10%-90%之间。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强阳光、狂风或恶劣天气时施工,如要在强太阳下施工或在施工面温度按近上限温度时,则应将表面喷水降温,然后再施喷施工,防止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在渗透进混凝土前变干。
七、步骤二中,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将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于基层表面,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
3有益效果
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
论文作者:葛宜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砂浆论文; 表面论文; 无机论文; 水性论文; 基层论文; 丙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