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1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行PFNA术式,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更短,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1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术后无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以及股骨头坏死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PFNA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钢板内固定;抗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比较常见的两种骨折类型,二者通常为单一发生,同时出现的病例不多见,因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成为骨科临床上较为特殊的一种骨折[1]。我们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科收治的1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其中男92例,女66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71.3±4.9)岁;骨折Evans分型:20例为IA型,34例为IB型,62例为IIA型,40例为IIB型,2例为III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Evans分型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术前常规牵引制动,以消肿、缓解疼痛并有效维持患肢长度,评估手术风险,精确测量健侧颈干角,计算PFNA术式下颈干角数值。仰卧位下持续硬膜外麻醉,牵引患侧肢体并作内收内旋动作,通过C臂机透视观察确保解剖复位效果满意。于患侧大转子顶部相距1cm部位向近端做一纵形切口,长度为4cm左右,将导针沿大转子顶前三分之一部位插入直至股骨近端,扩髓后直接置入10号抗旋髓内钉,通过近端瞄准器以及C臂机引导将抗旋钉锁入股骨颈,利用瞄准器完成远端锁钉后置管引流,将切口逐层关闭。
对照组术前操作与麻醉方法同观察组,于髋部外侧作一切口,沿阔筋张肌与臀中股进入,将骨折部位充分显露并于直视下予以复位[2],于股骨粗隆外侧置入解剖锁定钢板,C臂机透视支持下将锁钉螺钉置入股骨颈,共计3枚,股骨头软骨面下方和螺钉尖端之间相距1cm左右,将股骨近端固定后置管引流,消毒并逐层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月评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统计无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以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更短,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1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以及股骨头坏死并发症,独立样本t/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少见的一种特殊骨折,由于骨折范围较大,粉碎程度严重,病理损伤机制更为复杂,因而治疗难度较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者股骨颈骨折更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此类骨折的主要原因均为骨质疏松引起,诱因多为间接或直接外力。解剖锁定钢板强度好,塑形佳,但该固定方案无拉力,加上老年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螺钉切割几率较高,易引起螺钉松动脱出、髋内翻或者内固定钢板断裂等问题[3]。而且钢板内固定手术切口大,手术创伤严重,出血多,老年患者不易耐受,术后康复较慢。PFNA术式具有微创特点,手术用时较短,生物力学特性突出,滑动加压和抗旋转效果显著,可有效强化固定稳定性,术后骨折愈合速度快,不易出现髋内翻、双侧肢体长度不等、螺钉松动或者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更短,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1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术后无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以及股骨头坏死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提示PFNA术式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更有优势,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明显以及体质较差人群。
综上所述,PFNA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伟强,祁宝昌,邓鹏飞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66-268.
[2]刘云,陈爱琴,梁明娟等.LPFP、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10-4112.
[3]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论文作者:李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股骨论文; 股骨颈论文; 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基底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