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均取得较大进步,对电能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对电能质量提出更多要求。电力有效调度运行,这是电力生产的一项责任,调度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性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领域越来越多,我国用电量也在逐年增加,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供电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电力调度工作在外界因素和内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实际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点,对整体工作效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对上述情况进行改善,电力企业需要针对相关的危险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效的预控措施合理规避危险点,从而提高电力调度效果,为人们和社会各行业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
1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
1.1错误送电和延误送电
(1)错误送电。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导致错误送电问题频频出现。除此之外在发出命令后对于操作任务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汇报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很易引发用电安全事故。
(2)延误送电。造成延误送电的主要原因就是导读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专业水平较差,没有全面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导致出现问题也全然不知,打乱了工作秩序,最终造成送电延误问题。
1.2电力调度危险点宣传指导工作不到位
通过电力调度危险点宣传工作可以让电力调度人员对危险点控制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指导工作可以对危险点预防及控制工作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支持,减少危险点出现的几率和带来的影响。但是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导致调度人员对危险点控制工作有所忽视,并且在发生相关危险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致使危险点带来的影响增加,严重时会出现跳闸或者停电的情况,对人们生活及工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1.3检测计划制定片面
检测计划制定片面,使得电力系统调度的安全性变低。一般调度工作的危险点为事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所以,在不超过定义范畴条件下,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多是在检测计划制定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行方式及制定不详细,进而产生了相应的误停电甩负荷情况。此外,检测计划制定片面还表现为,在检查受理线路过程中,企业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继而带来了很大的错误,就是未将安全措施落实下去。这给调度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导致危险点产生次数变多。
1.4调度人员缺少安全意识
调度人员不具有安全意识,原因在于,未定期组织培训。很多调度人员不认识安全自动装置,缺少继电保护知识,改变了电网方式,酿成了电网事故。如,很多调度人员没有深入认识自动安全设施,未深入了解继电保护,继而出现了错误投退。此外,对运行方式的应用,很多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缺少强烈的责任心,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只是借助先前的经验,草率地使用调度方法,继而使得整体执行流程不具有程序性,没有认识到电力运行状况,同时不重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监控,预防工作未做到位,使得事件范围变大。
2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2.1下达调度指令的预控
调度指令的下达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有审核之后的指令下达文件方可下达,不可以在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监管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调度,且调度指令的发布方与指令接收方要上报彼此的单位与姓名。调度指令的下达需要双方在信息核对准确之后在进行,并且双方要对这个过程进行录音,以保证调度指令的正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是对调度指令有疑问,要及时上报给调度员,对由调度指令发生的危险及时进行预控。
2.2加大危险点管控力度
不断加大管控力度是预防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的重要措施,电力企业需要对自动预控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其一,在使用此系统后当班组人员交接班时其会对电网异常方式,交接工作的重要内容,待执行的操作以及当前设备或者线路问题等进行自动提出,让上岗的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当前的情况,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进而减少操作危险点出现。其二,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提示做好调度拟票及票据审查工作,减少敷衍了事的情况。其三,在预发票过程中当相关单位未给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时系统提示工作人员返回上一程序,同时能够对预发票程序进行终止,对不合理的预发票操作进行减少。其四,当上一操作完成进入下一操作时如果存在遗漏情况时系统会向工作人员发送一定的提示,要求工作人员对遗漏问题进行处理,在处理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处理的全面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需要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对操作危险点预控工作产生更多的认识,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从而使操作危险点出现的几率降低。
2.3健全风险预测机制
健全风险预测机制,在此过程中,一,先结合具体工作内容,预测风险,基于此,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做出判定,分析操作中出现的危险点。二,在健全风险预测机制时,电力企业还需要猜测负荷的预控风险,基于此,按部就班搞好预防工作。此外,风险预测机制的健全,需要电力企业运用好自身的网路优势,以此逐步健全安全监管制度,主动参与到安全意识活动中,当指令下达后,能够强有力的落实。
2.4搞好安全意识培训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控制,组织调度人员开展安全意识的培训。在此过程中,一,切实认识到强化调度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所以,这也表明,电力企业应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为调动运行营造安全的环境。二,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时,需要为调度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基于此,让调度人员对安全意识产生认识。另外,在该过程中,电力企业兼顾经济利益,还应将运行安全考虑在内,让经济责任制与考核制结合起来,平稳推进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落实。
2.5做好调度数据信息的分类和整理
在调度运行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其中包括危险点种类、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方案以及解决措施等,并加以整理和分类,合理储存,以便为以后的调度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图纸,出现变更或修改时要及时确认,同时做好系统的检修工作。
2.6对电力调度操作中相关设备危险点分析工作产生足够重视
电力调度工作中涉及的设备较多,每种设备均有自身的特点,在操作危险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将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出现的几率降至最低,电力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设备运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其是否存在危险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及时发觉危险点,能够尽快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控和处理,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保证电力调度过程安全、顺利的进行,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要保证其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工作占据重要位置,有必要加强管理,否则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是人身伤害。所以,有效预防电网系统调度存在的危险点,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有效进行。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密切监控极可能出现的事故危险点,切实践行各类规章制度,维持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碧霞.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15.
[2]符永康.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及防控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6(18):125-126.
[3]邰旭.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85.
论文作者:张亚东,赵文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指令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