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必须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强结构设计,加强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工序的工程质量,从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壮大,路桥设施越来越成为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路桥过渡段的建设更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它影响着人们的行车安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推动路桥建设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切实解决过渡段沉降不均匀问题,势在必行。
1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1.1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后填土压实度由施工用料、施工顺序、施工机械、施工经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涉及各个方面。从公路调查结果可知,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此外,在公路营运过程中,路基在车辆荷载以及自我因素作用下,会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导致路桥间的差异沉降,从而影响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平顺程度。
1.2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问题
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存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在桥头引道,由于存在软土地基,桥台台背路堤施工时填土压实不足,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桥台基础设计是按规范容许沉降值实施控制设计,一般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沉降值较设计时小。因此,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主要在于如何做好软基路堤沉降防治等路桥顺接构造物的设计。
1.3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设计问题
桥头引道过渡段多采用搭板结构。然而,设置搭板以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严重,桥头搭板断板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其设计原因,有下述情况:
(1)根据桥梁的长度,桥头设置搭板长度划分为:①大中桥,搭板长度为8 m;②小桥、填土高度小于0.5 m 的通道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 m。然而,桥头引道路堤处于高填方路段,软基路段桥涵结构与桥头路堤相对沉降量大,由于搭板长度不够而起不到顺接作用,行驶车辆通过时必然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2)搭板设计根据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板计算,未考虑台背路堤沉降,雨水冲刷带走台背填土等原因造成搭板与台背路堤脱空的不利受力状态。结果形成搭板设计强度不足,产生断板,引起桥头线形突变,诱发车辆跳车现象。
(3)桥头搭板处理目前尚没有定型的设计计算方法,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也没有明确规定。
(4)工程实践中,桥头搭板一般不作专项设计。但是,从工程实践可知,合理地处治软土地基,实施台背后填土压实是消除路堤填筑土体沉降的条件,而可靠的搭板设计是解决桥头跳车的重要保证。
2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路桥过渡段施工是工程控制的重点,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影响到了行车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才能使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要求得到保障。因此,在路桥工程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措施上下功夫是十分有必要的。
2.1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对于道路和桥梁工程,如果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施工质量没有保障,它是很难确保其在预计的成本范围内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为此,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编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 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程序。b. 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尽可能优化设计,从而有效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编制的水平。同时还要做好施工准备和检查工作,为施工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更要进行机械设备、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技术交底的质量保证工作。其中,对于道路和桥梁工程中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减少过渡段不均匀沉降之间的沉降差。通过使用相同的能源压实机械,按照大致相同的高度将过渡段路堤和一般路基路堤进行填筑。在分层填筑的时候,必须把每层的松铺厚度控制在15 cm 以内,并在桥台台背墙上做好记号,以保证厚度均匀,与此同时也便于建筑工人检查。在路堤和桥头接头的部位,锥坡和路堤的预压路基填土应同时填补并压实。当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困难时,还可以使用小型机械来振捣充分压实。
2.2加强台背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在桥台台背路堤施工前,要对施工的路段填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a. 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应着眼于当地的材料,这样既方便又经济,所以这种材料应作为选择的第一原则。b. 进行土壤的塑限和液限的联合测定,并实施击实和筛分试验。c. 根据实践经验,对二灰碎石混合料配比、集料级配方面进行控制。由于理论方案与实施施工多少存在差异,在实际施工时应适当增加粗集料,适当减少胶结料,以便改善二灰碎石的线性收缩系数。d. 对于拌和时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并注意正确的运输方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上进行碾压,同时也要做好养护工作,尽量保持二灰碎石基层表面的湿润,以有效减少基层收缩后的裂缝。
2.3加强台背路堤压实要求。对于台背路堤填土,一般最好与锥坡填土同步进行,并按照设计宽度采用一次填土、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必须把每层的压实厚度控制在15 cm 内。施工顺序应为运土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晾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必须保证压实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损伤台身。要符合下列3 个要求:a.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先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的连接处加以振动,从而增强碾压效果,除此之外在桥台附近也应采用不振动的静压,并且慢速碾压,以防桥台损伤。b. 对于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必须在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c. 应按照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
2.4发现裂缝及时养护维修。对沥青路面早期开展的非荷载疲劳裂缝,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a. 如果裂缝不宽,一般采用灌缝的方式,通常在秋冬交替时,采用可在常温下施工的乳化沥青进行灌缝。b. 如果是加热过的沥青,则由于其温度容易迅速下降而难以浸透到裂缝的深处。目前国内已开发出一种合成橡胶填缝材料,可以直接填缝,30 min 后便可通车。c. 如果裂缝的开展较大,可沿着裂缝两侧切割出15 cm ~ 20 cm 宽的条形槽。再将下层的缝隙清理干净,然后采用沥青砂进行填缝,再将槽中涂上粘层油,用细粒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填筑并碾压密实。同时要注意,当采用非渗水性材料时,比如石灰、水泥等,应在土中掺加外加剂,严禁使用淤泥以及含草皮、树根和其他杂物的土作为填料。
3结束语
路桥工程施工中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少或消除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就必须根据路桥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路桥经济技术指标,从一开始严把质量关,对路桥过渡段进行综合处治。只有这样才能让路桥工程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最终为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鹏宇.强化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创新的措施与对策[J].北京建筑资讯,2008(4).
[2]程远学. 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67-71.
论文作者:纪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路堤论文; 桥头论文; 不均匀论文; 桥台论文; 压实论文; 填土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