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泰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五小学 3256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探讨学情分析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结果发现:课前、课堂中与课后学情分析对于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意识、行为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验组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及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对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情;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58-0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与目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让小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则需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则是增加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学情的分析与了解,研究适合小学生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文章则是依据这一原理,从学情分析研究入手,两个方面来解释与验证学情分析对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大意义,即教学理论与实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某小学3年级的77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在探究学情包含内容、学情分析基本原则、如何获取学情分析等内容的基础上,解读、探析学情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通过查阅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概况,并重点调查课前与课堂中的学情。
1.2.3实验法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为佳,同时由于本实验要研究学情分析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而在实际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难以找到两个学情一样的班级,故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为方便实验,最终确定选取了平时体育学习情况较为平行的两个班级77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38人、二班39人,并将77名小学生按照班级分成对照组(一班)与实验组(二班)。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前学情分析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文章针对体育课前学情情况负责的特点,在分析时采取两种方法,其中,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育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等学情进行分析,采取一次性分析多次使用的做法,分析之后的结果在接下去的教学中都加以运用;对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体育知识储备、体育学习兴趣与动机等学情进行分析,釆取在每节内容教学前分别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学情分析,分别在每节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1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
通过调查,实验组(二班)学生的人数为39人,年龄基本分布在9-10岁,所占比例为80.5%,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学生之间个性差别大,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其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且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此年龄段学生亦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体育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应该注意及时改正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有所突破。
2.1.2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及水平的分析
对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就应当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及水平为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以相关规定为基准进行衡量,学生的体能指标中涵盖着柔韧、灵巧及耐力等三大力量指标,在速度一致的情况下,学生受到自身体能的直接影响,力量指标就会随之发生改变,相对的不同指标范畴中细化项目也存在差异性特点。通过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获取学生体能参数,在分析基础上就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二班的学生体能素质普遍较强,而学生在这一阶段中的身体素质是优于男生的,这可能与女生身体发育早于男生有关系,无论是形态还是体能方面,女生的成绩都比男生好,在10岁时是高峰点。
2.1.3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生体育知识储备的分析
在体育教学阶段,引导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确定,实验组二班的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较多,但是他们的体育文史知识却相对匮乏,因此,这就需要将健康与体育文史有机结合,促使二者形成关联框架,相对的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创建与教学任务相联系的趣味性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2课堂中学情分析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通过对实验组二班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认真程度能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转变,在此基础上,教学活动也能更加高效的开展。
3结论
3.1课前、课中及课后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主要表现:课前进行学情分析能够帮助体育教师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明确学生体育学习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课中进行学情分析则帮助体育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确定学生体育学习加强点;课后进行学情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帮助教师正确地评价整个教学效果。
3.2通过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可进行课前学情分析,通过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投入状态、学生接受课堂的体育信息状况、学生互动的交往状态可进行课堂中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体会的了解可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法,还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一个充分的了解。
4.建议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目标高度相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体育学习。针对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教师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将游戏等形式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本波.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解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
[2]龚尧.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研究[J].体育时空,2016(3).
论文作者:王温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情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论文; 效率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