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论文_张娟1,刘恩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论文_张娟1,刘恩2

1菏泽市定陶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菏泽 274100

2菏泽市定陶区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1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危险性,因此,树立起良好的施工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控制对策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建筑材料当属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因素,选择及采购建筑材料属于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是有序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建筑原材料质量水平的直接影响,所以相关采购人员要在采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严格筛选比对市场上的各类原材料,最终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此处需要注意虽然建筑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但是也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建筑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别,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合格之后才可进场使用。国家于建筑原材料的使用方法也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如使用配比、使用温度以及量能等方面的内容。因国家相对严格的规定了原材料的使用,所以无形中使得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定程度增加,个别企业会为了降低建筑成本使用劣质材料,为后续工程施工埋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直接体现和实现,也就是说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来推进,因此人文因素也对质量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周期较长、人员流动性较大以及不固定性等是建筑工程的基本特征,所以说对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的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资金都需要通过管理人员的丰富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完成上述各项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如项目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可实现现有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可建设出更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并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相关领导层可以由大局角度做出突出贡献,但是工程中各项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还需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切实落实,由此可以得出,工程质量有效保证的基本前提是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施工技术人员是各项施工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所以需要构建高质量、高素质的施工技术团队,进而由根本确保工程质量。

1.3机械设备和管理质量的影响

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一种组织形式,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管理水平对被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进行直接反应,因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其具体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初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来说,建筑企业需要以技术培训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各项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会使其技能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于技术能力较强人员的培训而言,需要为其提供到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如其在工程中遇到苦难要及时帮助解决,进而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并将其价值最大限度发挥。

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工程机械好坏程度的直接影响,管理机械设备时除了日常专人专机的维修保养外,还需定期对其进行全面检查,而且需要做好详细的维修保养记录。一旦工程机械发生问题,要即刻联系责任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对于建筑过程中引入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而言,需要对其使用的稳定性进行保证,确保其始终可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而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2.1提高人员素质

2.1.1施工人员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一方面,通过教育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甲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工序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的施工要点,明确责任分工,并实行奖惩制度,给予那些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人员必要的物质奖励,而对不按施工规范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甲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监督施工人员的作业过程,提高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使施工人员遵守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施工规范,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1.2监理人员

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素质就需要严把“入口”关。一方面,监理公司在聘请监理人员时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选拔措施,确保聘请的监理人员是有真才实学的。另一方面,在监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甲方应对监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以确保其能够具备监理人员应有的能力,对于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应要求监理公司更换监理人员。

2.1.3甲方现场代表

一方面,建设单位应给甲方现场代表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熟悉掌握本工程的情况,从而重点把握重要施工工序的监督。另一方面,应要求甲方现场代表每周汇报工地情况,并安排相关人员去现场核实情况,从而提高甲方现场代表的监督力度。

2.2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正如上文所言,只有结合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为建筑概念股才建设奠定基础与保证,便于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据可依,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任务,进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与效率。其中笔者认为,建筑企业需要从国家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出发,不断调整与完善,使其具有现代化与完善性。第一是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正则制定与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这样可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基础与保障;第二是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力度,要进一步明确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将目标落实到员工身上,实施质量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考核制度的结果实施奖罚,如此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第三则是要对施工环境加以管理,这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可有效保证施工的有序性,所以首要任务便是要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秩序的通畅。

2.3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单纯的从属性上分析,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长,工作量比较大,且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众多,为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则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做好建筑材料的抽样检查,其中需格外注意的一点则是要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派遣专业的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加以监督。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有效的材料检查体系以及生产材料责任制度,对材料管理与监督实施系统化规范处理,这一系列举措下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材料的实用性。笔者认为还需要按照质量标准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其检查的方式要包括书面检查、直观检查、测试检查等等,当然还要与施工材料的基本信息数据相互结合,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与全部检查。对于施工材料安全管理,则要根据现实制作施工流程安排表,保证每一项工作都以流程表为主,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施工材料的合理性,在进行施工材料保管的时候,要派专人加以管理,并且还需要考虑恶劣天气对施工材料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特殊材料,如果存储不当容易发生损坏,或者危险品材料容易发生危险,所以需要按照要求加以存储,避免对工程产生影响。

结语

综合上述所言可以发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会对我国建筑行业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所以需要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增长,可推动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卫.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7(09):271,276.

[2] 吴明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7(03):275.

论文作者:张娟1,刘恩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论文_张娟1,刘恩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