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1]2009年在《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带来产业结构与就业制度、社会财富和分配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开始由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快速转变。中国城市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这种分化通过住宅市场的分流和住宅自有化的引导,空间化地表征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居住的相对隔离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构成了低收入人口及其聚居社区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尤其会对城市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对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条件。论文共九章,内容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和二章,在对相关概念——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态、低收入社区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的经典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空间分异理论、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述与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的宏观背景,随后聚焦大连实证研究区,系统梳理了大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历史脉络,并对大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居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为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分布和聚居研究打下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第叁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以大量社会调查资料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了城区——街道——社区不同地域层次的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程度,以社区低收入人口聚居指数和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指数这两项指标的综合值作为判定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标准,并通过MapInfo软件将判定结果落实到地域空间,明确了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空间分布。然后,通过对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状况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当前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主要存在叁种形态:旧城历史遗留衰退社区、传统产业工人聚居社区和农民工聚居社区,对各形态低收入社区的形成背景与区位分布、社区居民构成以及社区人居环境等形态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东关街社区、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和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辛社区为例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第四部分是第七章,首先对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别从历史发展惯性、政府导向、体制改革、市场分化、城市空间开发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因素,并构建了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形成的机理模式图。第五部分是第八章,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改善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大连低收入群体自身、社会公众意识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叁个方面,最后借鉴国外在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方面的经验措施,提出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低收入人口人居问题不能就住房建设论住房建设,在改善居住质量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才是改善低收入人口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展望。
姜斌[2]2008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切入,以现阶段我国快速城市化为背景,在系统研究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大连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居住空间日益分异问题,从理论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自身机理的探索,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发展趋势,运用GIS技术手段,建立评价模型,计算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度,将城市居民及其阶层的合理分布模式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框架之中,最终提出较为现实的调控策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干预,从而达到从不同层面缓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矛盾的目的。论文内容共分十章,主要分成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论文的前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研究的缘起与学界动态;第二章为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研究,提出了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一般规律和特点;第叁章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概述,通过对城市空间扩展和城市空间分异的研究,归纳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构成要素、体系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就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类型进行概述,分析了国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方法;第四章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及理论分析,从外部条件入手,归纳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及相互的空间作用过程,并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地租理论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五章为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形态特征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后五章。第六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介绍了大连市城市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特征,并对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历史格局及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表现及时空变化趋势;第七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研究,通过大连市市内四区34个街道的283个社区常住人口户的住房现状、需求情况的抽样调查,从房屋面积、开盘价格及建筑年代等方面分析了大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和不同居住区的分异格局,并对分异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八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定量研究,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手段,对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度,重点研究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九章为城市文化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响应,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文化的空间分异现状;第十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对策研究,从大连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国外和香港地区住房政策入手,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避免在城市居住空间上出现社会阶层“隔离”与“歧视”现象,实现人与人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关系和谐。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出了主要结论和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杨波[3]2002年在《大连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城市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出发,分别从“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叁个方面阐述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明确其主要研究范围,从不同研究角度讨论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大连城市居住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归纳整理大连城市居民问卷调查表,运用统计映射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现阶段大连城市居住区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居民个体差异评价;基于居民家庭月收入差异和居住空间分异的关系,绘制大连城市居住区空间分异图,并提出了大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刘秀洋[4]2009年在《大连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宜居性分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宜居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的城市,应该是所有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宜居城市包括城市的安全性,环境的健康性,生活的便利性,出行的便捷性,居住的舒适性等方面,因此,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各方面的关系,创造更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的城市空间,达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本文基于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宜居性,研究空间范围以社区为单元,通过研究社区的宜居性,分析城市内部不同社区之间宜居性的分异状况,以大连市为例,将GIS和计量地理模型等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居住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利用GIS实现大连市内居住社区的宜居性评价研究,并利用计量地理模型定量研究城市宜居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社区的宜居状况,可以对城市的宜居性进行评价,为城市社区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连市的社区进行调查,充分考虑评价因子的代表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选取6项二级指标和24项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社区宜居度偏好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 8.0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进行初步评价,最后得到社区宜居性分异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整体评价较好,市内四区存在较大差异;宜居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风景优美的地区、以及商业活动的中心、行政中心所在地等地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反映社区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家庭人口属性信息与社区宜居性评价的六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大连社区居民属性和社区宜居性的相关关系。作为影响社区宜居性的主观评价的众多因素之一,居民属性和社区宜居性的相关系数值普遍很小,但是总体能够反映社区居民属性对社区宜居性评价的影响。本文基于居民属性的社区宜居性评价研究不够详细,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居民组群对社区宜居性的评价影响。
张力[5]2011年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文中认为内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迅猛发展,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九十年代城镇住宅商品化制度改革推进,住宅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广大家庭的消费范畴之中,通过市场获取满意的住宅逐渐成为居民共识,这样不同居民的不同层次居住需求被激发出来并通过市场被满足,居住的区位问题随之成为政府和房地产相关产业关注的重点,居住空间分异亦相伴而出。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居住研究领域,居住生态位中居民对住区需求越相似,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住区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居住需求相同的居民间会产生激烈竞争,最终由居民态较高的居民获得该住区。另一个居民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居住需求,退而求其次选择能满足该居民最重视需求的住区,在获得该住区的过程中必然仍要与其他选择该住区的居民产生竞争,若居民态高于竞争者则获得该住区,若低于竞争者则再次调整居住需求重新选择住区直至最终获得某一住区为止。这样不同居住需求的居民按其居民态大小居住在住区生态场势大小不同的住区,这样便形成了不同的住区生态位。应用居住生态位理论,将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然后构建区位评价模型,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生态位评价,并分别从居住态、势两方面分析区位空间分布。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从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关系看,居住生态位与居住势空间分布大致相同,居住态强化或弱化不同居住势地区的居住生态位。居住生态位包含居民社会属性因子和传统区位影响因子,能从居民及居住环境两方面描述及评价居住区位。大连市居住生态位空间分布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距中心越远居住生态位越小。居住生态位高的地域,居住势亦较高,居住态则有不同层次;居住生态位低的地域,居住势亦较低,居住态以低居住态为主少数街道偏高。居住态能弥补从区位角度研究居住空间分异的不足。大连市居住态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居住空间隔离不明显。市中心及城市周边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域为富裕居民聚居区,但是市中心区域已出现富裕居民外迁及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承接中心繁华城区外迁的富裕人口的现象。泉水等街道说明政府能强有力得影响居住空间分布。
张建[6]2006年在《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市居民闲暇时间总体上在增多,休闲对现实城市生活越来越重要。休闲问题关系到城市产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综观国内外休闲研究现状,都市休闲空间管治问题研究尚显薄弱。城市管理既包含政府层面的调控手段,也包括非政府参与的城市“管治”(Goverance)。本文的休闲空间整合与调控属于城市管治研究的范畴。城市管治理论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城市休闲空间管治研究尤显紧迫:一方面,城市休闲空间的系统整合、重构是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研究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近年城市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术界对我国都市休闲空间整合与调控实践作理论上的响应。本文拟对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作理论和实证探索。本文分为七章来展开本课题的论述。 在第一章,主要论述论题的来源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并检索有关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展,对休闲研究作简要述评,进而提出笔者解决研究课题的方案。 第二章,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将有关理论基础分为时间维度的理论基础、空间维度的理论基础、主体维度的理论基础。其中,时间维度方面,生命时间哲学、时间经济学、时间地理学和城市时问距离理论是研究城市休闲时间有关的重要理论。城市空间分析方法和城市空间解析方法是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在主体维度方面,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休闲行为方式是城市休闲空间研究必然涉及的问题。在以上时间、空间和主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用PRED协调发展理论,提出城市休闲空间调控有关理论。 第叁章,主要分析大都市休闲系统的构成。大都市休闲系统主要涉及到主体系统、空间系统和时间系统。在大都市休闲主体及主体行为方面,本文研究了大都市居民生活结构,在研究居民休闲行为的同时,讨论提出了休闲的概念并予以界定。在大都市休闲时间的系统分析方面,主要归纳了目前人对时间的认识论,对社会范畴的时间予以界定,并重点分析了闲暇时间问题。都市休闲空间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对空间的认识观,对社会空间、城市空间、城市生活空间、城市休闲空间等方面予以研究。本章还研究了休闲产业的内容、休闲产业发展的基础,对都市休闲产业与休闲产品作了解剖。都市休闲系统是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 第四章,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解剖我国都市休闲空间的演进规律和现实形态。从纵向研究角度,本文从东西方城市发展史中,研究了中外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过程,总结了都市休闲空间历史演进规律。古为今用,本章从历史脉络中归纳出现实转型时期城市休闲空间重构的机制。从横向研究角度,本文主要论述现代都市休闲空间的形态特征。笔者采用归纳法,提出现代都市休闲空间的形态主要包括:基于生活起居功能的同心圆型休闲空间;基于居民休闲需求强度的都市区休
李陈[7]2015年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当今世界一种主要的人居环境。自1996年联合国《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化的世界》发布以来,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导致城市人居环境发生迅速变化。但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快速城镇化建立在经济粗放增长之上,创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建设任重道远;②受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半城镇化现象显着;③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④城镇化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有所扩大。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论文一共7章,第1-2章为绪论和理论,第3-5章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叁个方面的实证研究,第6章为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是结论与对策。第1章绪论,包括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背景、基本概念、研究进展与述评、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和主要创新点。第2章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社会理论和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回顾与评价,参考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卫生组织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由于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将多维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凝聚到若干个主要方面,本文确立以居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叁个方面间题为导向,主要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的手段做评价研究。第3章中国城市居住条件评价。回顾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演化过程,分析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城市居住困难群体仍存在一定规模。以中国特大城市上海为例,对其建国以来的居住条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的居住条件经历“整体居住困难-本市居住条件改善-外来人口居住问题/本市少数居住困难问题”的变化过程。利用上海“城中村”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居住条件的因素,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因素影响最大。第4章中国城市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回顾了中国生态环境污染过程,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和A模式、B模式和C模式等理论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理论解释。建立环保部2014年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库对161座城市空气质量空间格局进行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整体污染较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对比1981年和2014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北高南低”的格局变化不大。从直接污染源、重大事件、地形和气候、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定性解释,进一步利用空气质量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每增加排放1吨,空气质量指数将增加9.25%-9.70%。第5章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构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数据库,利用熵值法对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进行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发现地级以上城市整体进步较大;利用Nich指数、ESDA空间自相关和集中度指数对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团块状”分布,基础设施集中度指数缩小;利用Theil指数、GINI系数和变异系数对城市公共服务差异进行测度,发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发展迅速,公共服务差异指数缩小。论文特别对上海的基础设施承载力过程进行评价研究,从地理区位、浦东开发、快速城镇化、重大事件(世博会)等角度对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解释,结果显示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压力度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第6章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回顾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标准,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居住条件、城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构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结论与对策。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得出主要结论:①城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住宅配套设施拥有率有所提高,但大城市高房价和城市居住困难群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统筹解决。②中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明显,1981-2014年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③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异缩小,特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载。④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中西”的梯度差异特征,经济越发达,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和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系数达到0.620,处于强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可持续性原则,提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王丹[8]2010年在《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经济社会转型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空间处于深刻而迅速的变革之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发生变化。根据我国现行制度框架,制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要素。本文在总结制度与居住空间结构演化一般机理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同时结合GIS绘图技术,对上海市解放前、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社会空间,以及制度对居住空间结构演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外转型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行总结,从其制度成因角度探求转型期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共有规律,最后提出解决居住空间结构现存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全文按照“一般规律总结——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制度成因——中外对比”这一主线,可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概念入手,指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我国现阶段的制度框架使自上而下型机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尤其突出。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章,对解放前、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总结。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主要体现为:紧凑的空间形态;工业扩张成为居住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职、居”接近使“单位”成为居住空间的细胞元;以标准化“工房”作为主要的住宅形式;均质化的居住空间,居住条件普遍较差。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空间特征表现为“单位”内的同质化与单位间的异质化现象,即职业上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居住空间的总体形态表现为:(1)居住空间急剧外延扩张;(2)总体上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呈同心圆状圈层结构;(3)高档社区集中于市中心与城市的东西轴线;(4)中低档社区集中于北侧外环线附近;(5)居住密度自城市中心向外围梯状递减(6)总体上仍表现为“大混居,小聚居”的特征。上海市居住空间的演化过程是旧城改造中豪华住宅区嵌入中心区老住宅区的过程,是城市扩张中新住宅区的填充过程与豪华住宅区的形成过程。第叁部分包括第五章,在理解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一般因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上海居住空间结构的主导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因素是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经济因素、人口增长、管理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沿着旧城改造与城市扩展两条主线探讨上述制度政策对居住空间结构的具体影响。本文认为政府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及企业化战略措施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最本质原因。政府的企业化战略体现为:(1)为促进经济增长,过分透支房地产业的发展;(2)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地方财政收入;(3)把塑造城市形象作为吸引外来资本的手段。为保证这些战略的实现,政府直接主导旧城改造。在城市扩张当中政府的企业化战略体现为:开发区、商务区的修建引导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并带动新居住区的形成;直接在开发区周边规划、建设国际社区,以此作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手段。政府一系列向资本倾斜的政策给上海市居住空间带来的问题包括:房价高涨引发社会问题;居住绅士化对中低收入居民的驱逐和排挤;拆迁与安置导致空间公正的缺失;中心区用地的商业化与居住职能淡化。第四部分为中外对比分析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对中东欧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总结,并对其居住空间结构及制度变迁与我国进行了对比,认为我国的制度变迁存在独特性,主要体现为:“强政府、弱社会”的社会氛围使行政权力被放大;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仍保留主要权力;渐进式土地制度改革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结成联盟。根据以上研究,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政策缺陷的根本措施是要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由管治向治理的转化。具体的措施包括:明确政府职能;建立土地出让金专款专用制度;引入物业税降低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完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城市规划作用的理性回归。
冀保程[9]2008年在《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内容摘要:人居环境是研究人类聚居空间的各类环境的综合状况,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是关于居民对所住社区人居环境满意程度的评价研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提供的各种设施、服务和环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不同社区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居民素质等原因,导致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出现很大的差别。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很多社区是在较短时间里构筑起来的,社区的人居环境状况往往较差,居民满意率也较低,这就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福利,以至影响了社区稳定和城市和谐。当前对城市和社区的人居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住区的宏观描述上,而从居民的角度出发,研究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满意状况的文献还很少。在此背景下,作者引用经济学中的“顾客满意度”原理,阐述居民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社区居民看作“顾客”,把社区人居环境看作“商品”,则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就成为一种新型的“顾客”对“商品”的满意度评价。在当前的转轨期间,“顾客”即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满意度状况,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社区现在和将来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完善。本文以大连市社区为例,以居民对社区的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学模型和评价体系,评价了各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数的高低状况,研究了各社区满意度指数在城市层面上的空间分异,并进一步深入探究影响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高低的各种原因要素,如自然生态环境原因、社会经济环境原因、居民背景差异原因等。
邢兰芹[10]2005年在《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优化研究目益成为环境科学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改造领域的热点问题。 论文首先系统探讨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技术路线;以此为基础,从组成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经济、社会、建筑、基础设施五个子系统出发,以人居环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等为指导,构建了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叁级指标体系;基于西安市1991年—2003年的统计和监测数据,运用人居环境发展指数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3年来西安市人居环境动态发展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了西安市人居环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建设优质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西安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出了优化西安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系统地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叁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居住系统、资源环境、科技经济和社会人文五个因素;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了12个因子;叁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解释,包括了35个因子。 (2)运用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西安市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1991年以来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符合多项式模型预测的结果,人居环境质量曰益得到改善,并朝着创造未来的方向发展。 (3)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90年代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各影响因素稳步低速发展阶段;1996年至2000年人居环境硬件设施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人居环境高质量均衡发展阶段。 (4)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西安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二级指标分析的结果论证了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均受制于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居住系统与社会发展水平是人对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的人文化感受的程度。 (5)新住宅开发胁迫下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异质性的分析研究表明,新住宅区的区位及价格是影响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6)提出西安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的目标是建立优质人居环境,给出了西安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与建设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D]. 李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D]. 姜斌.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3]. 大连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初步研究[D]. 杨波. 辽宁师范大学. 2002
[4]. 大连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宜居性分异特征研究[D]. 刘秀洋.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D]. 张力.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6]. 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 张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 李陈.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8]. 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王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 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 冀保程.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10]. 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D]. 邢兰芹. 西北大学. 2005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生态位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大连生活论文; 宜居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