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一体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视野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把道德教育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认识,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思维对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并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德育一体化新路子,本文拟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探讨道德教育一体化的若干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
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首先,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正确把握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回归人的本质,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对道德教育的根本意义。道德教育不能远离了“做人”这个中心话题,从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共同趋势来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日趋浓厚。[1]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就是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全面提升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纪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现代道德教育要突出强烈的人学特征,核心思想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按照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德育要培养的德性是具有主体性的德性,德性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都要适合于培养人的道德主体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变革,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日益发展,创造了比以往历史时期更能促进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的优越条件,其明显的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显著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现代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德育实践证明,以往那种把受教育者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容器,主要以灌输道德知识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违背了德育教育主体性原则,因而事倍功半。人的德行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单靠“灌输”,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自身建构的。人的德性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包括积极的外部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主要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体验、体悟、践履活动。主体性的能动精神,不仅使人获得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力,而且落实在行为上,内化为自身内在素质。无论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还是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或从教育培养能独立思维、有创新精神、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是道德教育的原则。
其次,学校德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具有信息化、开放性特点,互联网正以一种全球化的存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思想意识等,“上网”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对象面对大量经各种途径传播的不同倾向的、互相冲突的思想文化,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便无法选择价值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多向、复杂难辨,没有较高的的思想道德素质,便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知识经济提出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问题,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不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达到高智商和高情感的平衡。因而学校德育方法的改革重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应以培养学生自我道德修养能力为基础,自主养成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德育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德育必须尽快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展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和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包括思想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这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发展理论要求道德教育的设计应体现系统综合的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表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作为系统而整体发展的。系统论强调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整体性原则也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德育的整体性观念体现在将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心理与行为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将道德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将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因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将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以往片面强调分数的应试德育、封闭的学校德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悖离了全面发展观。针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弊端,道德教育的系统设计,在思想观念上要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渗透;在学校管理上强调学校全员育人,包括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在教育力量上,强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形成合力;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做到教育、管理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外部要求和促进品德内化相结合;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纵横结合的学校德育运行机制。在横向维度上,从对象分析、目标体系、内容序列、实施途径体系、评价体系及领导和管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纵向维度上幼儿园德育、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高校德育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发展的系统,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各种要素优化组合,提高整体效果。[2](P8)
从横向结构看,学校德育完整的内容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使学生确立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了解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能分辨善恶,重点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培养自律的道德行为。法纪教育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心理教育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开拓创新精神,面对挫折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德育内容的五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的整体,经过德育的“内化”即认知理解和“外化”即道德选择践履过程,使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和谐发展,形成完整的德性。
从纵向结构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和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一高校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使德育五项内容在各阶段各年级合理分布而且和谐衔接。一方面,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在总体目标下应有各阶段的具体目标要求,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历史、大学讲理论”。另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个体差异,从普遍性要求到学生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上体现层次性,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起点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协调发展理论要求道德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多元一体的时代性
道德教育内容要体现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结合以及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协调统一,这是协调发展理论在德育领域中的必然要求。
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方面。(1)以整体和谐思维,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中华伦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美德是当今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根与源。研究与实验证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素质,其基本规范就是当代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3](P60~62)选择、确定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整体优化的原则,适应学校德育时代性的需要。
道德教育的内容还要体现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如全球伦理(普遍伦理)是以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威胁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伦理危机为背景,是现代人类交往模式和生存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存在状态与发展方式的理性反思,它的基本内容也与其使命相适应,表现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大主旨。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普遍伦理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构成普通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的道德理念,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善与正义,这个道德理念在道德教育中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观来体现。即引导人们从道德角度善待自然,实现人类整体与自然的和谐,自觉地把发展置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道德尺度下。第二个层次是人类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或伦理规则,包含一系列天人协调、人际和谐规范,主要强调各文化传统的伦理共识。比如“仁爱”、“诚实”、“勇敢”等是各国伦理文化都认同的“底线伦理”,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历来就是我国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21世纪的道德教育既应以民族性又应以全球性作为基本视野,两者并不相悖,是统一的、互补的,应当而且可以使两者结合。一方面,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包含着全球性的成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全球性必须通过民族性来体现。实际上中西方伦理道德的对话已经开始,近年来全球伦理在西方流行,有人认为这是西方社会对科学理性盲目崇拜的必然结果,许多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德性文化,希望从中获得“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尊重自然,关心他人,学会共同生活的智慧。而中国自“五四”运动近百年来孜孜不倦地向西方取经,学习“科学”与“民主”。西方教育传统中蕴含的理性精神、科学和民主取向,尊重个性发展、崇尚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也已经成为我国道德教育资源中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学、系统地把全球伦理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要求纳入到道德教育的视野中,使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培养青少年既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具有全球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成为合格的公民,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道德教育的途径应体现贴近生活的实践性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贤从来都是践履仁德的典范,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就是实践哲学。从人类总体认识的角度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从个体发展的微观领域看,在西方30年代即有皮亚杰根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得出结论,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发展了相互尊敬、相互关心、平等公正、仁爱、节制、团结协作、责任意识和义务感。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客观的社会实践,德性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基础是实践活动。主体在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评价的活动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评价别人,而且学会了评价自己,并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评价,调整对自我的认识。在逐渐有了比较正确、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体不断形成和发展了协调和控制自己德性的能力。每个人德性的成长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认同、选择、践履道德要求,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主体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基本特点是知行合一。知行不一,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不能用内化了的道德准则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向、方式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就不能称之为“有道德”。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阶段:“教”是学习道德要求,“育”是培育养成,将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主体的道德知识、情感、信念,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内化”和“外化”的互动只能在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
当今深化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使道德教育生活化,即道德的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使主体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德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学校德育应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把实践活动作为道德教育的课程开设,这种实践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生活,而且把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教育视野,由学校向社区延伸。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地参与真实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通过自我教育实现个体道德进步,同时主动地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与发展。如广州市推进学生义工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实行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的注册登记制,从2003年起对全市中学生进行义工服务的登记注册,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学生义工服务,并将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及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中。[4]道德教育既重视课堂教育,更注重养成教育,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道德知、情、意、信、行和谐统一的发展。
五、道德教育的管理应体现齐抓共管的延续性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合力建设。党和政府应重视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促进德育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加强德治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以德治国能够落实。
在宏观上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德育体制,形成三者的合力,建设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综合德育网络,学校德育要走出“温室”,走向社会,社会要参与德育。其一,注重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生活的起点,家庭影响对人的个性、人格、德性打上了难以磨灭的深刻烙印。其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基地。开展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助合作、共同活动,建设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把德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社会化的德育教育新体系,以社区建设作为依托和动力,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落实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志愿者工作。其三,在学校内部,构建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途径的德育功能,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校内环境。
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要领导责任在政府,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党政群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的社会系统工程。[5]西方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国家重视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促进德育与法制建设相结合,道德的制度建设是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各国道德建设所走的一条成功之路。[6](P375)
加强德治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道德立法。把法治和德治教育做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教育。一般来说法的要求与道德要求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道德以法律规范为底线,法律以实现社会伦理为目标。其次,由单纯的道德说教转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道德教育,也就是说,要把主体的德行作为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以选择性激励帮助人们在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付出物质利益代价和成本中学会遵守社会道德。再次,德育应实现法制化管理。法制化管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德育方式,通过执行制度、管理行为去教育人们,完善人格,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但是,长期以来,这项重要工作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主要的问题是制度不完善和有章不循。这种状态既费时费力,又做不到公平公正,使管理混乱,人们受不到应有教育。因而,凡可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德育工作和活动,都应制订相应制度,实行法制化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实现人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德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最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一体化模式,要立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之厚土,以开放的心态在中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与交流中汲取全人类最优秀文化之精华。最重要的是从系统和整体优化的角度来规划和实施道德教育,注重德育与客观要求之间的整体和谐,教育体系内在的整体和谐,教育对象自身德性的整体和谐。在德育教学上把知识教学与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以及行为训练相结合,使知、情、意、信、行统一起来,实现人的道德发展的内在一体化,符合人的德性发展规律。在德育形式上,使德育课程教学、各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有关社区服务相结合,使学校成为一个教育的整体,保证德育的完整统一性,符合道德养成的规律。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结合,不仅三者努力配合协作,而且致力于使各种教育力量、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形成合力,减少内耗抵消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德育一体化和制度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主体性论文; 道德素质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生活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