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体尺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尺度论文,主体论文,建设学习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0)07-0018-05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并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2010年4月6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1]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把握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体尺度,对于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历史启迪: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进行学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是一种自觉的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理想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除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规划行为外,还善于根据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规划自己的行动。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十分注重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总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而展开,有着鲜明的主体尺度,使学习活动及时因应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多方面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20世纪初叶,以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率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共产主义学习研究小组,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唯物史观,坚持“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道路”,完成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从而使党的成立变为现实。因此,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公开写着指导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党在建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才刚刚起步,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也处于肤浅阶段,但通过进一步广泛学习科学理论,特别是深入探索、研究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在克服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过程中实现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2]显然,离开了党的主体需要尺度,离开了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党就不会有自己的旗帜与方向。
在学习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根据中心任务需要,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3]。幼年的党和它绝对领导下的弱小军队,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逐渐认识和把握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经历了从不重视战争、不懂得战争,到开始重视战争、逐渐懂得战争,再到十分注重战争、娴熟驾驭战争的痛苦学习历程。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基本上是一支以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为主体的革命队伍,必须把加强学习作为大事来抓。1929年12月,毛泽东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所写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关于党和红军加强学习问题的决议。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关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士兵政治训练与民众宣传的内容,本质上讲的就是学习问题。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特定的实际工作,直接决定了党的主体尺度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并进而赢得胜利”。尽管战斗频繁,条件艰苦,革命前辈们仍把学习作为最紧迫的需要之一。每打胜一仗,党的领导人都把搜集书籍报刊等学习资料与搜集粮食、银元、药品等主存资料同等对待,在江西瑞金还筹备建立了第一个图书馆。可以说,当时的苏区十分注重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军队的纪律作风及战略战术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当推延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我们党发展很快,80万党员中90%以上是新同志。为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使全党思想上政治上高度统一和行动上高度一致,亟须通过学习提高各项本领。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并要求大家确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的科学态度。延安整风时期,党中央还成立了由毛泽东当主任的总学委,派出许多巡视员,深入各重要机关、学校、部队检查学习情况,听取各单位汇报,抽阅高级干部的学习笔记,推动了学习运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中央还有计划地分批抽调各方面干部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亲自讲课,建立健全了干部学习的制度与方法,大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为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与能力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转移即现代化建设大规模展开,全党的学习任务必定转换。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多次指出,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特别要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执行党的指示,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入接管城市、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新中国的行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要求全党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收到了显著成效。邓小平回忆说:“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4]后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失误,党的中心工作出现偏差,学习变成政治斗争的形式,建设本领没学好,国家发展遭遇挫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5]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也高度重视学习问题,认为讲学习十分重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学习”[6]。
进入新世纪,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我们党继承历史传统,不仅发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号召,而且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并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7]。为此,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胡锦涛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列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第一条,要求大家牢记周恩来关于“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座右铭。他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勉励大家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现实需要: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
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任务,要求现实的学习活动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完全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同时也应该说,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中心内容。2010年4月6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8]显然,提高全党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是长期战略任务;大规模学习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不是主体需要尺度的更张,而是新过程的开端,体现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科学意蕴。当前,提高全党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深化:
首先,进一步增强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主体自觉性。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党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难得机遇,积极投身其中,交出了合格答卷。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学习实践活动在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把握不够深刻,一些领导干部领导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影响与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这表明,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运用于经常性工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切实使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胡锦涛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的模范。”[9]只有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主体自觉性,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是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始终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党,也才能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整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为正确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0我们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时,需要认真把握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忽视”或者“漏掉”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使科学发展观失去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态。二是整体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四个要素在区别与联结的有机统一中形成一个整体:“第一要义”表明了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时代功能,凸显出基本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是解决发展问题;“核心”表明了科学发展观伟大的价值取向,凸显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永不动摇;“基本要求”表明了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原则设定,发展必须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要素空间上的全面性、系统结构上的协调性与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根本方法”表明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现实路径,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等。三是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2]因此,我们要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必须同时认真学习和运用从马克思到江泽民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再次,进一步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掌握指导我国发展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要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各方面发展和各层次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自觉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与能力。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保障。
最后,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色。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理论特色。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来源于实践,是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实践的理论总结,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性提升,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并获得检验与完善,其形成发展过程表现出直接的实践特色。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一种革命理论必然印上它赖以产生的时空标记。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有着深厚的民族土壤,具备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所阐发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等一系列科学理念,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浸润着浓浓的国情、民情、中华情的馨香,渗透着厚重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及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获得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致认同,其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的有机结合与鼎力推动,使科学发展观凸显出时代精神的理性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刻回答了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等辩证关系,透过时代主题把握时代本质,透过国际大局抓住发展机遇,生动地诠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活的灵魂”[13],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科学理论指导。
当然,学习型政党的学习任务根据主体尺度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并非“单打一”,而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因此,现实的学习任务,必定围绕中心内容展开一系列相配套的具体内容。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素养。”[14]从2002年12月至目前,中央政治局已进行了60多次集体学习,平均每40天就有一次,其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等多个方面,领域宽广,研究深入,态度认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型政党的创建。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习面,认真摄取各方面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广泛需要。坚持深入持久的学习实践活动,必将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水平与能力,也必将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学风贯彻: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建设学习型政党,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认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端正学习型政党主体尺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使创新理论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本质上也反映着党风。富有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风的端正,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根据我们党的实际写下了一系列光辉著作,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他亲自组织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坚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联系当时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危害的历史教训,他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5]他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在于运用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6]。他多次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7]
正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培育下,我们党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江泽民指出:“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他把树立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称之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18]胡锦涛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相长”[19],为我们进一步转变学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需要我们学用结合,切实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我们要自觉避免把学习拿来作为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东西,努力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提高素质的基础,成为为指导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难题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当前,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主要应从“内”、“外”两个维度来进行:
从内向维度说,着力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一要把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内在素质。这就需要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结合自己的思想,加强品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自重”的标准、“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同时要努力解决自身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勤勤恳恳做事,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二要反对不正之风,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要认真改进文风会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反对弄虚作假;要注重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以优良学风促政风带民风。
从外向维度上说,着力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学习科学理论不能“躺”在理论上面搞教条主义,而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胡锦涛强调:“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20]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与现实化,在发展中高举旗帜。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使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欲达此目的,除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就是建立健全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机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久性,是对人们进行外控和他律的重要依据。加强学风建设是我们党一项长期任务,坚持学习、端正学风不仅靠自觉,还必须有切实的制度保证。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建立学习考核制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必须先学好,这就需要有制度保证。当前,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切实做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等各项制度,努力使党员、干部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做到学思统一,及时总结提高,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学习运用交流制度。要制定科学的学习效果检查制度,以确保党员、干部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总结的有益体会,在运用中获得的良好效果,应采取经验交流等形式及时推广;同时对学习运用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通报纠正,达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工作的目的。三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具备优良学风者脱颖而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公正廉明,大力选拔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优秀干部,使真正具备优良学风者不被埋没,使那些“跑官要官”不干正事者被淘汰。为此,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加强考察考核,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所属党员、干部的学风状况,把握其党性修养、政治品质与道德境界,将此作为奖惩与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坚持用好的学风选人、选学风好的人,自觉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学风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为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收稿日期]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