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摘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伴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来本院初步治疗的肺结核伴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进行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结束后菌阳性检出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伴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肺结核伴肺炎的一线药物。
【关键词】 肺结核;肺炎;莫西沙星;阿奇霉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79-02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有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球约有330万人死于结核病,成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单一传染病。临床上往往采用经验性治疗方案,采用抗结核药、广谱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也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真菌、细菌感染等并发症,造成患者出现结核病伴肺炎的产生。临床治疗肺结核病伴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困难,患者往往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1]。本研究选取60例肺结核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的探讨莫西沙星对治疗肺结核伴肺炎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伴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组。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年龄为(57.2±4.2)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6.9±5.7)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临床症状,肺部X线为出现广泛性的斑点或斑片,肺纹理紊乱。2组患者在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相比,无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患者病例选择包括:①经过抗肺结核治疗1个月以上;②未经过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③患者深部痰液培养后的涂片组织学检测发现细菌、真菌,连续3次检测同一样本为同一病原微生物;④心、肾、肝功能齐全,无精神病等其他并发症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
详细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3、6、9、12月菌阳性患者数;临床症状如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种,其中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患者病灶吸收>2/3,偶尔会出现咳嗽、发热、咳血等症状为显效;患者病灶吸收>1/3,临床症状表现减缓为有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综合计算出2组患者的菌阳性检出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治疗方法
基础方案采用李维芳等人的3HRZKm/3HRE/6HRZ方案(H 代表异烟肼,0.3g/d;R 代表利福平,0.5 g/d;Z代表吡嗪酰胺,1.5g/d;Km代表阿米卡星,0.4g/d;E代表乙胺丁醇,0.75g/d)即3个治疗阶段: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阿米卡星,治疗3个月;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3个月;③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6个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前2个治疗阶段口服莫西沙星,0.4g/d/次;对照组在前2个阶段口服阿奇霉素,0.5g/d/次。治疗疗程为12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即为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即百分比(%)。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33.3%、46.7%和20.0%;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50.0%、43.3%和6.7%。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 89.0%),两组间数据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后2、3、6、9、12个月的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0%、23.3%、6.7%、0、0;治疗组患者的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3.3%、20.0%、16.7%和16.7%。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在前2个月治疗,治疗组菌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菌阳性检出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高发性传染病之一[2-3],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会导致肺部出现大片病变而影响肺功能。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抗结核药物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司帕沙星和莫西沙星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的临床效果最好,但司帕沙星具有严重的光敏反应,导致不能够作为一线的抗结核药物。莫西沙星是临床治疗效果最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此外,莫西沙星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长达12h,药物的脂溶性较高,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在90%以上[4]。
在本研究中,采用比对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在治疗肺结核伴肺炎的临床疗效,发现采用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临床上治疗此类患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维芳,李峰.莫西沙星治疗干酪肺炎型肺结核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58-59.
[2] 周林,薛晓,王芳等.结核病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2):120-123.
[3] 胡杰,王琳,隗慧林等.肺结核即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8):4-9.
[4] 张世东.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肺炎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5,3(21):144.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西沙论文; 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肺炎论文; 检出论文; 对照组论文; 阳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