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许建伟

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许建伟

宁夏美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 750001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它的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符合自身的技术管理策略。为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基础施工工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重要,作为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对施工工程进行十分详细的了解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深基坑支护这一工序,深基坑支护技术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施工方来说,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有效进行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工程质量还可以提升建筑方的经济效益。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内涵

深基坑支护是指在施工中对深基坑的侧壁和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和加固处理,避免施工过程影响周边环境和建筑,并提升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随着当前城市地下工程如地铁和排水系统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复杂,容易受到施工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勘测,对施工环境的土质进行测量,避免土质松软或是沉降性较强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尽管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会出现基坑的失稳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样,包括设计人员在支护设计中的错误、支护施工质量较低以及勘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有效手段。

在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深基坑开方土作业时,采取科学适用的开挖方法可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筛选开方土的施工方法时,需要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工程的实际功能要求,将施工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全面考虑在内,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基坑深度问题、地下水位问题以及施工的地方渗水程度等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施工现场面积的大小,施工作业时场地的宽窄,还需要充分结合施工作业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将各种影响因素全面考虑在内,最后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2.1 深度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进行深基坑施工当中,需要将安全作为基础条件,以此来将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升。首先,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深度的合理控制。由于深基坑深度在施工中操作不断增加,所以,相对于相关的施工设备来说,其自身所受到的压力也非常大,为了能够使得施工要求获得满足,就需要加强对深度的有效增加。相对于深基坑挖掘工程来讲,其主要就是能够将土地的应用率有效的提升,能够将使用资源有效提升,因此,就需要将支护作为基础,对深基坑加强重视,对深基坑的深度合理的控制。

2.2 区域性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条件的重视。例如,在对于一些岩石厚度比较厚的地带进行施工中,尽管深基坑工程非常困难,在这当中,相对于深基坑的要求很简单,相对于一些地带土质松软的区域,尽管施工非常容易,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相对于有关施工人人员来讲,加强施工方案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严格实施,并且结合实际状况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风险性以及随机性

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来讲,其主要作用不但是对其他工程实现辅助,在一定意义上其只是一种临时工程。但是为了能够使得工程质量不断获得提升以及确保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挖掘工作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正是其属于一种临时性工程,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确保成本的节约,在施工中赶进度,对深基坑的支护质量不加强重视,一般,深基坑的质量和相关的标准要求不相符,这样就将施工风险加大。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某工程拟定建设1~12# 楼,主要是17~33 层高的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为框架体系,并且配备有对应的地下室;拟定建设人防与非人防地下车库。基坑挖掘面积大致是481367m2。前期调查过程中利用各钻孔发现工程地下可遇见地下水,其类型是孔隙型潜水,主要是通过降水以及地表水形成的,含水层位于强透水性的第四系冲积砾砂和卵石,相对水量较小,水位在3.31~5.41m之间,但是这对于基坑开挖作业影响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在该工程的地下还存在南北走向的线路以及各种输送管道。施工监测的主体对象为:基坑挖掘时,为实时检测所有围护的位移状况,顺着支护桩顶部每间距一定的距离就配置一个水平的勘测点,总共配置有55 个桩顶水平监测点。其次是围护体系周围土体深层次水平位移勘测。第三,基坑周边的路面与管线的位移勘测。第四,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勘测。最后是就其外部地下水位的检测。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进行深基坑支护作业中主要选择了桩锚支护、护坡桩支护、土层锚杆支护施工技术等。

3.1 桩锚支护

工程西边在进行深基坑基础施工过程中采取冲孔灌注桩,根据实测得出桩的直径距离是1.1m,长度是20.5m,采用C25混凝土添充到桩的中心位置,桩的支护方式采取单排形式,设置两桩的间距是2.5m。工程西边的居民楼的基础桩采取冲孔灌注方式进行桩的基础施工,桩距是3.5m,长度是14.4m,工程其它位置的施工情况均与西边一致。此次施工过程中还采取了桩锚支护施工技术,在进行作业施工过程中,首先使用的是冲孔灌注桩施工,随后在进行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将腰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此次施工作业中桩径可出现大约为4.7~5.1mm的偏差距离,主筋间距大约为8~11mm偏差距离,垂直度大约为0.51%的偏差度。

3.2 护坡桩施工

根据此次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标准,在工程的西边位置采用了护坡桩施工。护坡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无砂混凝土桩基础,在对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采取钻孔压浆技术,利用水泥浆进行护壁处理,直接投放碎石,进而成桩。首先采取螺旋钻杆进行钻孔,孔的位置钻到设计的深度时,然后将浆液从钻杆的最底的部位向孔内由下往上的方向灌入,钻杆在浆液到达安全部位后拔出,这时就可以将钢筋笼和骨料吊放到孔内,以上作业工序完成后,进行多次的高压纸浆工序一直到桩基的形成。

3.3 土层锚杆施工

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采用了土层锚杆施工方法,土层锚杆施工作业开始时,首先安排设计人员进行实地测量,施工作业人员要依据设计要求严格施工,找准锚杆机的安放位置,认真检查锚水平部位、标高、钻杆倾斜度等,保证安装准确后才开始施工,通过采用锚杆钻机钻至设计的要求深度时,进行水泥浆护壁处理以及穿钢绞线作业,并且需要采取多次补浆作业。当孔的强度达到要求时,需要采取张拉方法进行锁定。在进行钻孔作业期间一旦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一定要停止施工作业同时采取应对措施后再进行钻孔作业。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所在,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以此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落实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各项操作,恰当选择相应的技术处理方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OL].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2]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3]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111-112.

[4]孙元乙.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6):93+95.

论文作者:许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许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