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课堂模式
小学数学相比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理论难度要小的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由于数学本身逻辑性很强,一些学生思维发育较慢,对复杂的数学关系理解不到位;同时由于年纪较小,注意力和精力很难集中。针对于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从课前设计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巩固及课外拓展阶段等多个教学环节入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下我们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课程为例进行分析浅论,对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探索构建。
一、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课前预热,做足功课
数学本身的逻辑理论性较强,相比于语文、自然等小学课程来说趣味性不够,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枯燥。因此在课前备课时,教师应要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高效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学习能力,做好教学心理预期,对授课有宏观的预判和估计,这样才能做到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
二、丰富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高效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进行加减乘除等基础课程教学时,可以采用动画课件等形式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其高度集中,及时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讲解。
(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中等、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对于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对不不懂的问题经过成绩高的同学讲解,知识点又被巩固一遍;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在讲解沟通的时候教学相长,思考反思的同时对于自己的理解也会相应加深。
(三)采取间断式教学,将教学有效性最大化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分段的间歇性教学法,把课程按十分钟或十五分钟一小节,将重点知识点分散在各个小节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将教学时间效率最大化,也可以让小学生的学习有个缓冲,更好地吸收消化课堂教学知识。
(四)采取游戏、趣味竞赛等教学形式,丰富教学环节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动爱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欢和兴趣寓教于乐,比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更多的题目,比比哪一组的准确率更高;或者在图形等课程的教学时,鼓励大家动手画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尽可能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
三、加大数学背景知识和数学文化教学侧重
数学这一学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十分深厚。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也作为了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是启蒙阶段,可以说数学成绩的高低远没有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渗透数学的背景故事和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既是一种新奇,也是对数学的一种深层次感悟。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π的故事,教师在教学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时,可以将祖冲之每日不断演算的事迹讲给大家听。祖冲之为了进行计算圆周率用了上千上万根算筹,可以想象古代数学家为了追求数学事业,发展数学理论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通过讲解故事,学生们对数学的严谨和精密推演会有更直观的认识,对数学的认知也会更进一步。
四、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数学这一学科对于逻辑和思维的活跃要求较高,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启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与兴趣,通过简单的数学原理与公式对理论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会举一反三。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学习长方形和四边形”关系时,应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以及和正方形、圆的不同。这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主动的接受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
四、加强课外拓展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尤其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小学数学难度较低,对于接受能力快、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接触课外读物和数学知识,因材施教,更好地对数学科目进行学习
五、结语
小学数学的理论难度不大,但是对教学质量和有效性要求较高。随着教学理念不断革新,高效教学模式成为目前数学教学的主流。相信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高效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沈鹏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华传奇,2019,0(15):0102-0102.
[2]赵桂宏.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7,0(24):11-12.
论文作者:黎概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数学论文; 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成绩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