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李波

湖南省临澧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200

【摘 要】目的 研究探讨肩袖损伤应用肩关节MRI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肩关节损伤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所有患者接受肩关节关节镜镜检和核磁共振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结果 MRI诊断肩袖损伤32例,肩关节镜检肩袖损伤34例,其中:MRI扫描未诊断肩袖损伤而关节镜检诊断肩袖损伤3例,MRI扫描诊断肩袖损伤且关节镜检诊断肩袖损伤31例。结论 肩关节MRI扫描用于肩袖损伤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可对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初步诊断。

【关键词】MRI;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临床效果

Objective to study MRI diagnosis of shoulder rotator cuff injury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to extract the orthopaedic June 2013 - June 2016 were 53 patients with shoulder joint inju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y patients,all patients accep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 arthroscopy and mri scans,compare different test results. Results 32 cases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shoulder rotator cuff injury in 34 cases,among them:MRI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and joint mic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3 case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and joint mic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in 31 cases. Conclusion shoulder joint MRI scans for rotator cuff injury diagnosis accuracy,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s higher,can make preliminary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joint injury.

Key words MRI;Rotator cuff injury;Arthroscopic shoulder;Clinical effect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表现出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和肩关节运动障碍,需要手术治疗[1]。临床诊断可辅助治疗,主要包括X光、CT透视等,但是普通的射线检查结果分辨率低,不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是对关节周围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提高诊断准确性,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关节软组织损伤检查的影像学方法[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肩关节疾病患者,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肩关节损伤患者53例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项临床研究,并接受肩关节MRI扫描和肩关节镜检。研究对象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2±2.4)岁,病程1 天-6个月。入院初诊结果是:肩袖损伤33例、肩周炎10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5例、其他肩关节疾病5例。

1.2 检测方法

MRI扫描:使用西门子3.0 T核磁共振成像仪(四肢关节专用扫描系统)。患者保持仰卧位,上肢中立位,线圈环绕患侧肩关节,采用横轴位、斜冠状位、斜冠状位脂肪抑制FST2加权扫描,脂肪抑制FST1加权扫描,成像区域设定1602 mm、扫描厚度3.0-4.0 mm,扫描矩阵2562。MRI扫描肩袖损伤部分撕裂表现为:肌腱信号局限性强度增加,T2W1和STIR扫描信号异常高,影像提示肌腱连续性存在且伴随形态异常。肩袖损伤完全撕裂时,MRI影像提示肩袖肌腱信号异常增加伴随形态异常,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的脂肪层中断或消失。

肩关节镜检:关节镜检是关节损伤临床诊断最终结果。患者采取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并时时监控心电、呼吸等生命体征,麻醉后采取侧卧位或者沙滩椅位,使用史塞克关节镜系统,进行常规镜检入路。手术由主任医师操作,确保关节镜检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肩关节镜检出肩袖损伤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1.3 方法学评价指标[3]

检出率MRI检出阳性例数除以总的研究对象人数;准确性MRI检出真阳性、真阴性样本数之和除以总的研究对象人数;特异性MRI检出真阴性样本数除临床肩关节镜检手术确诊阴性样本数;敏感性MRI检出真阳性样本数除临床肩关节镜检手术确诊阳性样本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所得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扫描检出肩袖损伤60.38%(32/53),准确性92.45%(49/53)、特异性94.74%(18/19)、敏感性91.18%(31/34)。具体数值见表1.。

3 讨论

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动力部位,也是肩关节空间位置和稳定性的主要控制结构,肩袖是由肩峰部位肌腱连接关节构成。肩袖损伤多数是由外力作用导致肌腱撕裂造成,患者主述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制,影响其正常生活。肩袖撕裂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轻度的肩袖损伤可以采取绷带绑定等保守治疗方案,如果是肩袖撕裂必须采取手术修补进行治疗。进行肩袖撕裂手术前需准确判断冈上肌以外的肌腱是否受累,来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4]。

传统的影像学X射线、肩关节CT和造影等可直接提示关节部位骨骼病变情况,但是对于关节周围软组织分辨率低,尤其是肩关节主要是由肌群组成,影像学结果不够准确。核磁共振是一种新型影像学仪器,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其三维多平面成像技术能够清晰的建立肩关节周围解剖学结果,能够观察到肩袖组织形态和肌腱的连续性[5]。MRI扫描比传统影像技术辐射量低,且非侵入性诊断,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患者容易接受,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肩关节病变影像,逐渐发展为肩袖损伤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本文研究结果,MRI扫描检出肩袖损伤60.38%(32/53),准确性92.45%(49/53)、特异性94.74%(18/19)、敏感性91.18%(31/34)。与文献报道的MRI扫描方法学比对结果相符[6]。本研究中,MRI诊断肩袖损伤32例,肩关节镜检肩袖损伤34例,其中:MRI扫描未诊断肩袖损伤而关节镜检诊断肩袖损伤3例,MRI扫描诊断肩袖损伤且关节镜检诊断肩袖损伤31例。说明,MRI扫描结果不能完全替代关节镜检,关节镜检能够直接可视肩袖部位软组织状态、肌腱撕裂程度、肌腱退变情况等,并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MRI诊断肩袖损伤具有较高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虽然相比肩关节镜检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其非侵入性诊断、低辐射量等优势对于肩袖损伤的临床初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志林. MRI 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149-150.

[2]袁键冰,熊俭,马俊昌,等. MRI 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 微创医学,2015,10(4):432-434.

[3]熊俭,宋振和,韩大伟,等. MR 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7):81-82.

[4]周山. 肩袖损伤的 MRI 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0):931-934.

[5]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等. 肩袖损伤患者 MRI 和 MR 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6,14(5):129-131.

[6]宋玉萍,皋爱萍. 肩袖损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3044-3045.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  ;  ;  ;  ;  ;  ;  ;  

肩关节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