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伴发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论文_杨来,李倩

急性脑梗死伴发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论文_杨来,李倩

江苏省县盱眙人民医院 江苏盱眙 211700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伴发的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存在焦虑状态的实验组及无焦虑状态的对照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NIHSS评分获得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相应评分,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最终时间点的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卒中评分与焦虑评分存在正相关且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发的持续焦虑状态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并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以减轻该不利影响,应该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予及时、长期的正规药物治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焦虑状态;长期预后;文拉法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发生率增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并因其高致残率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在此类病人的诊治、复诊过程中,笔者发现某些身体状况及初始病情类似的患者长期预后有很大不同,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很多预后相对较差的患者存在共同点:有明显的焦虑状态。

1资料及方法:

1.1入组标准

急性期住院治疗的头颅MRI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愿意配合焦虑评估及长期随访;有高血压危险因素但研究期间血压控制良好。排除标准:明确诊断的焦虑症等神经症既往史;符合抑郁状态诊断;女性(女性脑梗死患者相当一部分存在更年期综合征);长期酗酒。

1.2.方法

第一阶段:研究焦虑状态对于急性脑梗死长期预后是否有影响。

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取NIHSS评分评估起病一周、一月、两月、三月时患者功能障碍水平,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起病后一周、一月、两月、三月时焦虑评分,确保实验组研究对象处于焦虑状态影响下,并确保对照组未受焦虑状态影响。

第二阶段:研究文拉法辛干预下,实验组的预后水平是否提高。

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文拉法辛75mg QD;起病半月仍有焦虑状态的改为150mg QD;均衡年龄、性别干扰因素并两组间初始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及对照组,采取NIHSS评分评估起病一周、一月、两月、三月时患者功能障碍水平,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起病后一周、一月、两月、三月时焦虑评分,确保实验组一月后无焦虑状态(未达标则排除),并确保对照组未受焦虑状态影响。

最后采用等方差假设双尾T检验分别分析两个阶段两组间最后时间点评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第一阶段 起病三月后NIHSS评分与焦虑评分正相关,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第二阶段 起病三月后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3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发的持续焦虑状态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并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该不利影响,应该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予及时、长期的正规药物治疗。

4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各级医院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并有很高的致残率、死亡率,严重危害社会健康事业及人民生活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学界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因、治疗及预防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如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危害;如急诊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及新型抗凝药物的使用等;如对急性脑梗死伴发的焦虑抑郁的越加重视;如二级预防概念的提出;如康复治疗的迅勃发展等,当下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且预后明显改善。但就根本来说急性脑梗死目前并无特效性治疗而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因此对于影响预后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焦虑状态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有的精神心理异常,它的产生既有社会家庭个人性格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也有脑器质性损害的客观发病基础。当下临床医生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已经越来越重视,住院期间往往会予相应治疗,但就笔者在多所三甲医院学习进修的经历来看,因我国医疗工作的异常繁忙及社会客观发展水平所限,此类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是否会长期存在、是否会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及是否需要长期治疗或如何治疗等问题并没有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三月后的预后状态的相关研究证实急性脑梗死伴发的焦虑状态可以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并且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水平。关于其中可能涉及的机制,结合患者自己的临床感悟及查阅相关文献、书籍,笔者有以下推测:首先,患者伴发焦虑状态往往有急性脑梗死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系统紊乱等客观损害基础,如不及时治疗,必然影响脑梗死恢复过程中涉及的突触重构,递质再平衡等机制,甚至出现恶性循环。[1]其次: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必然出现夜眠差、肌肉疼痛不适、手脚麻木、潮热虚汗、心慌等躯体症状中的一种或数种,这必然影响患者机体的整体状态、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进而影响脑梗死恢复。再次,此类患者因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在后续的康复治疗、脑梗死二级预防、原有的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控制上配合度往往较差,甚至有的患者因精神心理异常而无法与家人朋友正常相处,也就失去了家人朋友的悉心照顾。第四,此类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抗焦虑治疗,不仅焦虑病情会加重,往往还会伴发其他精神心理异常。有的患者可能转变为抑郁障碍而可能导致自伤、自杀等严重后果。[2-3]

目前,国际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推荐新型抗焦虑抑郁药物,如SSRI、SNRI等,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都明显小于传统的三环类药物,本次研究便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总而言之,临床医生特别是神经内科医生应该重视此类病人的发现、治疗及长期随访,为脑卒中防治工程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Tang WK, Chen Y, Lu J.Frontal infarcts and anxiety in stroke[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2012 May;43(5):1426-87.

[2]Castellanos Pinedo F, Hernández Pérez JM, Zurdo M。sychopathological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rain infarction[J]. Neurología(Barcelona,Spain)2012 Mar;27(2):76-82.

[3]Snaphaan L,van der Werf S, Kanselaar K.Post-stroke depressive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characteristics[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Basel,Switzerland)2009;28(6):551-7.

论文作者:杨来,李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死伴发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论文_杨来,李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