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观内涵论析
张 倩
(齐齐哈尔大学 通讯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 习近平特别重视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他认为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鼓励青年人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扎扎实实做好事,原原本本做好人,凝聚奋斗的热情与创新的活力,在民族复兴大业的蓝图上绘下浓重的笔墨。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观
习近平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青年参加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青年的参与积极性,促使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奋斗理念、养成良好奋斗习惯。 在理论教育基础上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青年更好的吸收应用理论知识,以达到更好教育效果。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的幸福观
幸福观主要是人们对幸福定义的理解,通俗的讲,也就是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既是理性的、抽象的,也是感性的、具体的,所以,幸福观不可被量化、也不可被实证。“‘幸福观’是个人对‘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理解,并且在其中包含与此相关的信念、价值、态度以及行为意向”。 人类自身幸福需要依靠社会来获得,在追求幸福感的过程中,必须牢记集体幸福,将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当代青年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持有正确的幸福观,就可以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倍感自豪,就可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伟业。
(一)劳动创造幸福
幸福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所有的幸福都来源于劳动、来源于创造。劳动营造了个体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氛围,使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劳动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是人类幸福的本质,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根本。所有的劳动者,只有刻苦学习、掌握真正技术,才能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这就是说,劳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社会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坚持想信念,立鸿鹄志,坚定正确的幸福观,才能最终够实现青年们想要的幸福。
(二)勇于奉献担当
幸福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幸福不是空谈而是实践的行动。青年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奉献社会,在实践与奉献中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行合一, 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青年成长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在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奉献中,才能领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道理,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为人民服务,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实现美好的生活,从而获得充实的幸福感。
(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018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幸福是每个人不断为之追求的目标。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源于奋斗,每个人只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懒惰者将会被奋斗的步伐抛弃,社会只会铭记坚定者、前进者、奋斗者,奋斗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是通往人民幸福生活的桥梁。通过努力奋斗所获得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和感官上的幸福,而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毛泽东的话,“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可见永久奋斗不仅是青年应具备的优良品质,更是党的光荣传统。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需要依托于一代又一代青年,青年永久奋斗教育是青年励志教育的重要环节,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为青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蓬勃生命力。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永久奋斗。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的学习观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执政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高度重视学习,并紧密结合新时期新要求,以独具特色的理论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学习思想,形成了系统有效的学习观。“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生更应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自觉学习,练就本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年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不断提高学习意识,将学习放在首要地位,知识是使其走向成功的基础。一是要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将读书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课,慢慢的变为一种生活习惯,从少到多、从浅到深。而且青年还需要学会思考,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要向身边人学习,自觉到基层、生产一线学习,让自己增长才干为社会最贡献,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好学乐学、持之以恒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年自身成长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人应该明确求真务实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勤于求学,敏于求知,努力开拓眼界,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将个人激情与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既脚踏实地地求知求学,又不忘国家的使命与担当,切实感受实现全过程参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不断达到自己学习目标过程中,靠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成就有激情、有梦想、有进取、有奉献的无悔青春。
青年人要自觉培养良好道德习惯,习惯能从细微处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习近平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们、领悟它们,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4]青年人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性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只有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能不断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在义与利方面发生冲突时,应及时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大义,放弃个人的小利,以小利而就大义,是为“德”是为“智”,而以大义而就小利,是为“盗”是为“逆”。青年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志存高远、求真务实
习近平强调,“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3]乐学是只有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满足,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会激发想学爱学的精神动力,才会愿意努力学习知识,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同时,“兴趣是学习进步的最好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青年学习态度的应有要求。勤奋苦读,虚心求知,才会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终有所获。“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如是说。“为学只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孜孜不倦的探索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需要吃苦耐劳的毅力与坚持不懈的韧劲。同时要将学习任务贯穿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作为自己立身修德的基础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途径,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深刻领悟、学以致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学习提供了极为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但同时也滋生了“坐享其成”的思维惰性,学习知识不再强调思考,只求现成答案,万能模板。青年人首先应该摒弃浅尝辄止式的表面学习,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发扬学习的挤劲,钻劲,韧劲,把知识深刻领悟,透彻理解,真正把知识学“活”。青年人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品质,系统全面地把握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目的。
习近平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激励青年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奋发努力。 习近平在2017年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首次使用“励志”一词勉励青年,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青年励志教育的总目标是激励青年集中心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的道德观教育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引发互联网金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互联网技术中存在漏洞,在企业应用该项技术进行风险管控时,会让互联网专业人员进行漏洞封堵,提升互联网技术安全性的同时,深入推动互联网技术改革,从而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
(一)培育道德理想精神
2) 墙体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在此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点ZQT-01、ZQT-03、ZQT-23随着土方开挖的变形时程曲线进行分析,三个测点的变形时程曲线见图3~图5。
(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的企业都能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产品的销售和物资的采购[2]。同时,竞争范围也从企业所在地区或国家延伸到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的石油巨头们为应对这种变化,纷纷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使胜利油田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
中国梦是我国人民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不断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时代精神,它包含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理想和追求。“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公民梦的统一,是集个体为整体的的升华。 中国梦最大特点就是它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民族梦想,在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征程中,也为实现个人梦想的提供了广阔天地。新时代为我国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理想、创造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广大青年要将自我人生价值与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相结合,将中国梦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精神旗帜,不断激励自我奋进,树立坚定的道德理想目标,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行动的指南,作为人生道德理想追求。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也是一种大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是一个人追求理想、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和源泉,国家、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是孕育精神动力的摇篮。青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践行者和见证者,伟大民族复兴必须倚靠广大青年,只有牢牢的把握青年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道德精神,发挥青年强大中坚力量,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提升自身道德认知。
为提升广大妇女姐妹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她们在家庭服务领域创业就业,吉林省通化市妇联日前在通化市巾帼职业培训中心举办了“通化大姐”家庭服务技能培训班,50名妇女姐妹参加了此次培训。
(三)营造良好道德环境
环境对青年道德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习近平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努力做到每一趟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为新时代青年道德教育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青年在国家、民族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青年道德价值观念确立时期,要加强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优秀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量和引导力量,能为广大青年提供精神指引。 要为青年搭建服务平台,做到真正服务青年,关爱青年,让青年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遇到困难能及时找到组织,做广大青年坚强后盾;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网络管理,培育健康的网络空间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道德精神、以中国梦塑造青年的道德理想、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涵养道德规范。
四、习近平新时代青年的励志观教育
农民用水户协会由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共同组建非营利性互助合作组织,产权归农民用水户协会,具有法人地位,由“村两委”牵头,组织每个用水户推荐一个代表,再由代表推荐具有权威的村庄能人组成理事会。理事会采取股份合作制来筹集资金,政府以鼓励性资金投入为引导,吸引村集体组织资金及农民投资投劳,农民也可以用财物、土地、技术等折资入股。农民用水户协会同时制定章程和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实施农民全过程参与。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个行政村内坑塘建设管理。
(一)青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6]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丧失了根脉、丢掉了灵魂,就无法在世界上立足、无法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蕴含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哲学思想。 当下,青年最富有朝气,是国家的希望,必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才能产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进而才能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还指出,“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把蕴藏在青年身上的创造能量和活力激发出来,使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8]鼓励青年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智慧与力量。
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没有贴近社会、紧扣时代脉搏;宣传形式单调化、形式化、表面化,宣传方式呆板单一,缺少创新和亮点,喜闻乐见的方法不够多。如一些单位一搞宣传活动,就摆几张桌子,拉几条横幅,放一段视频,发几张资料,贴几张海报等,缺乏新鲜的、富有趣味、易于为群众接受的新形式、新花样,不少老百姓对此熟视无睹,毫无参与兴趣,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二)青年要对中国走向未来充满信心
青年在接受外在激励的同时,不断通过自我修养、自我思考、自我鼓励等形式积极调动自身奋斗情绪,为达到最终奋斗目标而不断给予自身心理暗示与心理激励的过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是青年励志教育的动力源泉。“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这是习近平首提青年是“创新的未来”,并将其置于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同等高度。
“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是习近平继邓小平1980年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后,面向新时代向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培养“新时代四有新人”的根本前提和方向保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年人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总之,当代青年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对待所遇到的问题,正确看待社会中所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以自信、积极、勇敢的态度,为自身赢得提升的空间,为国家和民族的前进赢得未来。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当代青年要放飞梦想,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参考文献:
[1]陶倩,石玉莹.时代新人的新使命、新标准、新塑造[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
[2]韩晓.“红船精神”引领下提升青年网络话语权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9,(04).
[3]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 努力推动桂林烟草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王通贤[J].广西烟草,2013,(06).
[4]杨宝国.论共产主义理想的当代自觉、自信与践行 [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11).
[5]习近平高调纪念孔子的深意 金苍[J].环球人物,2014,(10).
[6]高兴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 [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5,(03).
[7]王申,刘利才.论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8]吴东莞.习近平人才工作思想综论 [J].第一资源,2014,(10).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XI Jin -ping 's New Era Youth Education Concept
ZHANG Qian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He thinks the youth shoulde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He encouraged young people to be strivers in the new era,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faith of youth, set up lofty aspirations, do good deeds, be a good person, pool the enthusiasm of struggle and the vitality of innovation, and draw thick ink on the blueprin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XI Jin-ping. new age, youth educa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 D4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8-0005-03
收稿日期: 2019-04-28
作者简介: 张倩(1986-),女,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2018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我市地域文化资源实现模式与价值研究(QSX2018-54XG)
(责任编辑 马 蓉)
标签:习近平论文; 新时代论文; 青年教育观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通讯与电子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