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之探究论文_黄小琴

小学古诗教学之探究论文_黄小琴

(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 广安 638000)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夏日阳光照耀下的荷叶,那么诗歌教学就好似荷叶上闪动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因此,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诗是什么?《无咎诗三百序》曰“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诗歌教学不是教师教会学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感性认识,生硬的去理解某些词句,而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和意图之后,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使之在学习诗歌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愉悦,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那么,小学古诗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不拘形式,体悟诗歌语言美

古诗词一般篇幅都比较短,但意境深远,语言精练。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要以学生诵读为主,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把握诗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在低、中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围绕学生“读”展开教学。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对照拼音,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自读后,可指名读、挑战读,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互纠错字、互正节奏。教师可适时范读,并提醒学生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然后还可变换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接龙读、“唱歌”读、“品味”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体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读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

二、课堂创设情景,感受诗歌意境美

小学古诗教学,教师要努力创设课堂情景,带领学生的反复吟诵,感受诗的语言美;要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对古诗的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后,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怀。要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营造氛围,因为诗就文学角度而言,它不是一种文字的简单排列和杂乱随意的堆砌,而是一种赋予了灵魂,能够撩动人们心弦的情感反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艺术。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江雪》一诗。(案例)

1、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配乐朗读,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寒江垂钓”图。

(3).指导朗读。

(4)、说说脑海中想到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3、情景模式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A、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B、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教师点拨: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可以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A、抽生读。

B、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C、练读: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课堂延伸: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课后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综上教学实例所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积极创设诗情意境,营造诗意氛围,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心去感受,用情去吟诵。

三、教学不求甚解,追求诗歌朦胧美

我国古诗词中的谴词造句,很多是为了追求韵律美,形式美。例如通假,倒装等现象,还有如古诗词中押韵,平仄等,除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需深入探究外,一般学生不求甚解亦无妨。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如果直译的话,译句可能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让学生描述诗词大体意思就可以了,不需要像“释字”环节逐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远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就是诗歌的朦胧之美。

总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多读,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品味诗歌的内涵、情感和语言美,从而走进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怀。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灵活多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才,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品味诗歌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诸葛山人编译

2.《教学实例》一中国语文教育网、腾讯教育网

3.《训学斋规》——朱熹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黄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小学古诗教学之探究论文_黄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