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好初中第一步——初一班主任衔接管理方法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任论文,初中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谓一个不小的转折点。面对新增的学科,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和小学迥然有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就成为初一年级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根据笔者的一点粗浅的摸索,我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脉搏
摸清脉搏,即要了解新生情况。班主任老师最好在新生入学前进行家访,并到小学向原班主任了解情况,积极主动地争得老师、家长、学生的支持。通过交谈,班主任可以大概了解新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个性兴趣、交友范围、健康状况及家教方式等,获得第一手材料。同时,班主任还要对新生材料静心翻阅,仔细分析,以期对每个新生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还有必要对新生材料理出头绪,进行归纳整理:(1)班级男女生人数比例;(2)新生家庭成员基本情况;(3)新生各科入学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4)新生中曾担任队、班干部人数比例;(5)新生中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人数比例;(6)新生中有多少特长爱好者;(7)近视患者占班级人数比例,班内是否有患严重疾病的新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归类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班级新生的整体素质构成。当然,有些情况不一定能从新生材料中反映出来,需要在新生入学后再调查了解。
总之,新学期开始后,班主任要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尽快摸清新生情况,以利于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进行班级建设。
二、建立档案
建立新生成长档案是班主任激励新生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种教育手段。根据成长档案的记录,新生既可以看到自己走过的闪光足迹,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更加自信地迎接生活、学习的各种挑战,又可认识到自己的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1.设计、制作成长档案。可从品德、智慧、体育、文艺、劳动、科技等几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设计。(如图所示)
2.成长档案要同新生学期计划相结合。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新学期开始,都会产生努力学习、追求进步的想法。班主任可抓住这一教育的有利契机,让新生同成长档案见面。让学生根据成长档案制定出自己的学期计划,以鞭策新生不断自励。
3.组织评比活动。为巩固教育成果,进一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我在班内组织开展了评选“金星少年”的活动。根据成长档案的记录,学生只要在任何方面有突出表现,均可得到小红花一朵,得五朵小红花可换小红旗一面,得五面小红放可换金星一颗,金星达到一定数目,就可以佩带上特定的“金星少年”绶带,给予表彰、奖励,记入成长档案。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班主任老师在记录学生成长档案时,对班级后进生要格外关注。新生人手一“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但是,一个班级里总有几个在某方面较为后进的学生,他们很难做到与其他同学并驾齐驱。因此,班主任要格外尊重这些后进生的自尊,保护他们的自信。不要一有什么问题就记录在“案”,把成长档案变为历数其过错的“批评簿”,而是应该积极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当鼓励、记载,运用激励效应促其不断进步。
三、疏导心理
我们曾对初一新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120名新生中对初中生活抱有畏难心理的占67%,对过去小学生活怀有恋旧心理的占85%。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以上两种消极心理已成为初一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必须引起班主任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系学生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严。中学则要求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常喜欢将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过去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新的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根据首因效应,要化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我认为应该抓好四个“第一”: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应该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真心真情缩短同学生的距离。同时,自我介绍要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新生的喜欢。总之,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力争唤起新生的“似曾相识”之感,在其心目中留下自己可亲可敬的第一印象。
2.组织好第一次献艺会。为增强新生对班级生活的热情,增强新生的集体意识,同时增进他们的了解和彼此欣赏,在班内形成一个较为和谐的人际氛围,新学期开始后,班主任要着手组织好第一次献艺会,给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献艺会可采取推荐和自我报名的方式,班主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鼓励胆小内向的学生参加,力争人人参与,个个献艺。
3.上好第一堂课。初一班主任的第一堂课,重要的不是讲授课文内容,而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初中和小学相比,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初中教材重复少、进度快、难度大,教法上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及思维能力,班主任可在第一堂课上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使其在心理上为适应初中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为打消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畏难情绪,班主任可向学生介绍初中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告诉他们只要方法得当、刻苦勤奋,将会领略到比小学更为广阔、更为瑰丽的知识风光,力争唤起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能够学好的信心。
4.处理好第一个偶发事件。偶发事件即预想之外、偶然发生的事件。比如,课堂上个别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怪问题,使老师难以回答;个别学生因一点小摩擦突然争执起来甚至拳脚相加,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无理顶撞等。新学期出现了第一个偶发事件,作为初一新生,他们特别关注班主任对事件的态度,希望能以此来评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人格修养、心理素质等。假如班主任只是一味地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训诉,不仅影响到事件本身的妥善处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班主任自身的形象,不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面对新学期的第一个偶发事件,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激动,不发火,同时使学生冷静下来;其次要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事件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然后本着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的原则,正确妥善地处理。
面对这群心理上尚未“断乳”,又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初一新生,班主任不仅应是一位有着高超驾驭艺术的组织者,同时还应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我以为,抓好上述四个第一,仅是有效化解学生消极心理的第一步。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来继续巩固学生已初步建立起来的稳定健康的情绪,为其平稳度过初中时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培养习惯
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曾经指出,他不是在什么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告诉人们:“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话用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品德、态度和习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初一学生处于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时期,他们在小学已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未达到中学教育管理的标准,不少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摆脱不良习惯对其成长的影响,适应初中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初一班主任进行衔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优化环境。实质上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反之,一个松松垮垮的集体,也同样能使学生消极散漫。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有责任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是从以下几点去落实的:
(1)班级墙壁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这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伟人崇高的形象,名言深邃的思想,都会激励学生从严要求、积极上进。
(2)要求学生确立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内容:终生崇拜的伟人的名字,本班要追及的同学的名字,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我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片上,贴在桌角上。学生天天能看到自己的座右铭,无形中也能起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作用。
(3)制订班级公约。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认真讨论,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逐条用小楷工整地写在纸上,置于教室的醒目位置,使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2.行为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置于严格的行为训练中,需要老师严格要求与督促,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并在大脑中形成“动力定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乱打乱闹中;有的学生个人生活没有条理,书桌、书包乱糟糟;有的学生只向本班老师打招呼,见了其他老师则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利用班级活动时间有计划地设计了行为习惯训练课。内容如:怎样使自己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怎样收拾课桌、书包;怎样行队礼;怎样接待客人;怎样接电话等等。老师讲授示范,学生反复训练。有时我们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相声、小品,利用教材编成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3.活动评比。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比如,为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我们开展了“五一”冷餐大赛。“五一”下午,以小组为单位摆好餐桌,先集体商量好菜谱,然后分头制作,每人一样,拼成一桌,最后进行评比,评出最佳菜肴,授予其制作者“优秀小厨师”的称号。为纠正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现象,我们举行了消灭错别字大赛,成绩最佳者被授予“纠错卫士”。此外,我们还举行了礼貌表演大赛,最佳选手被授予“礼仪标兵”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初一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时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管理得当,衔接合理,学生就会平稳过渡,健康成长。否则,学生就会陷入茫然、迷惑,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一步步地走,难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也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每一位有志于此的初中班主任都要悉心钻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迈好初中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