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570125
摘要:在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有较高的要求。然而, 从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中相关技术的应用较为落后, 这就使得施工质量缺乏保障。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课题, 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有效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土建工程与普通建筑相比, 其施工工艺更繁琐, 涉及各个方面的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总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就会受到施工不合理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土建工程跨度大, 一些特殊工程对建筑结构有特殊要求, 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忽视土木工程的特殊性, 沿用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来建造, 将给建筑物整体埋下安全隐患, 使用后期施工时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特点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技术缺乏合理实践
土建工程涉及的施工范围非常广泛, 经过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施工体系, 如快速施工控制、施工系统的应用和鉴定, 从目前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 大部分土木工程仍在沿用传统的施工模式, 施工技术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土建工程理论也缺乏实用性, 难以适用于实际工程, 这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一直缺乏保障。同时, 土建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有许多不同之处。许多建筑单位忽视了土木工程的独特性, 将普通工程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对土建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1.2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土建工程项目规模很大, 工期长, 所以施工技术的应用, 需要管理和控制。如果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一般施工技术建设土建工程, 施工技术将因效率问题而导致整个工期延误, 使工程无法保证完工时间, 这将给建设单位带来利益损失。同时,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该项目的整体建设将由于监管质量问题薄弱, 以及一些监理在项目管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没有做前期的研究和评价,就正式进入管理阶段,而造成管理工作的漏洞, 最终导致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比预期低。
1.3 建筑技术不规范化
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在土木工程上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的统一准备, 这使得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施工问题, 使得施工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当施工技术缺乏规范约束时, 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 许多施工技术也停留在基本阶段, 各工艺也很落后, 有一些施工单位控制施工成本和并追求工程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违背了相关的合同或施工要求,造成在土建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2.1 创新土木工程施工程序
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为了使施工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施工单位, 要关注施工过程,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对各种安排进行合理安排, 使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技术上, 施工单位要站在实践的角度对各种施工方法, 不同的施工工艺实施在不同的区域, 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盲目性问题, 使整个工程能够在合理的工艺流程下完成。
2.2 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制约施工技术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机制, 也是整个土建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核心。在土木工程中, 施工技术管理需要从一般的施工管理中区分出来, 施工单位需要是土建类工程建设的创新, 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建立创新的管理机制: 一是根据土建工程建设的规模, 施工类型、施工要求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施工技术要建立明确的技术标准, 高层领导要对土建施工类型做全面的了解, 然后根据施工标准合理配置技术施工人员, 科学调配各类施工人员, 建设高技术要求的施工部门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 并对每个员工的职责进行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 减少不合理的施工现象。二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做严格的审查和文件的交接, 使各部分的实施得到全面实施的审核, 确保上一环节的实施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施工环节。
2.3 入新的预应力技术入建筑
预应力是土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施工技术也是施工环节的重点。目前, 我国许多土木工程项目仍在采用传统的预应力技术, 施工方法是将预应力钢筋放在混凝土中间, 但许多土木工程的实际工程跨度往往较大, 结构也不同, 如采用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就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新型预应力技术可以满足土木工程的不同施工要求。该技术的创新之处在技术上可分为外预应力和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通过混凝土截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施。因为这些类型的工程比普通工程有更高的预应力要求, 所以施工工艺要立足于实际施工条件的创新。
2.4 建筑材料创新
建筑施工材料是保护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结合土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例如,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 施工单位可以选择轻质、少甲醛危害、隔音效果强的工程材料, 这样的材料不仅能满足土建工程的施工需要, 而且还能降低材料成本, 给经济效益。同时, 目前市场上的新材料如空心砌块、实心砖、复合墙板、等, 这些建筑材料在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使土建工程建设具有高质量的同时与现代美学, 同时也能提高和提高工程结构的外部压缩水平, 在长期的应用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2.5 混凝土的有效固化
在混凝土施工中完成后期加固后的养护工作, 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由于混凝土具有水力问题, 混凝土的固化硬度也随之增加。因此, 养护混凝土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混凝土表面湿度适宜, 避免发生过量的失水等问题, 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和变色等问题, 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延长其使用寿命。
2.6 加强接触设计, 改变套管等加固方法, 防止过量钢的冲击
混凝土的振动表面应建立一个高效的有机硅防水剂, 直接喷洒在混凝土表面, 穿透到混凝土表面 5 ~ 8 毫米, 通过其混凝土浇注固化效果完全填充混凝土表面的水化热细裂缝, 形成永久性的防渗层, 确保混凝土罐壁的抗渗性;防水剂的施工需要进行基层处理, 保证混凝土表面无气孔, 无其它附着物, 然后涂上干净的表面刷防水剂。
2.7 为混凝土温度控制是防止裂缝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的温度难以通过直接观察来进行, 需要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在任何时候, 用信息手段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是必要的。为控制25℃温度范围内外温差, 有必要及时调整水分和养护措施, 确保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的平稳变化, 使其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
2.8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而适度延长固化时间, 在高温、低湿度或高风速条件下, 更应及早进行节水养护, 在节水困难时, 或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 可覆盖使用保湿材料的方法。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筑混凝土。夏季应注意浇注温度的混凝土, 采用低温入模, 低温固化, 如有必要, 可通过冰层测试, 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3结束语
随着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 先阶段已经有很多方法来控制房屋建筑的裂缝, 但有关人员要有创意意识, 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采用更现代化的方式来控制房屋的裂缝,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住房建设的质量, 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雄.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探析[J].科技风,2013( 03) : 15--17.
[2]梁蕾.建筑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 07) : 18--19.
论文作者:梅崇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预应力论文; 土木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