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失业、谁就业、谁上学--2003~200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发展道路选择的观察_高校学生论文

谁失业、谁就业、谁升学——2003年-2009年中国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谁就论文,路径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毕业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2)01-0072-09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凸显,尤其是在近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该问题日趋严峻。作为中国社会“失业者”中的特殊群体,高校失业者在承受心理、经济、生活窘困的同时,将对家庭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甚至可能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基于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关切,本研究在对相关先行研究进行归纳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探讨近年来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的变化趋势,考察高校学生毕业后不同选择群体的特征,分析其背后决定因素,以期为未来政策完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二、相关研究的梳理

1.高校就业问题的研究视域

高校就业问题研究的发展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呈现出不同态势。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与就业曾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当时,高等教育被寄望于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流动,经济学者与社会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未来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研究,分析焦点集中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职业流动的模式、社经背景和教育在个体社会经济地位获取中所具有的影响作用。然而进入70年代之后,该领域的研究焦点逐步转移至技能型劳动力需求与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错位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过度教育”和“学术无产阶级”等问题①。时至8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淡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心地带。但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知识经济的崛起、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切性需求、高学历失业现象的骤增、社会问责压力的增加,高等教育与就业间关联性的研究重新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多年以来,教育与就业关联性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学者们对该领域的主要概念与理论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讨②。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者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市场的调节能力、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收益率的测量、教育生产函数与教育的筛选功能等。而在社会学领域中,研究者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社会流动机会、教育的社会阶层再生产功能、教育所引发的社会地位强化和社会地位再分配、文凭在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等方面。

2.金融危机后各国高学历者失业趋势的加剧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经济不景气导致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增加,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原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各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纷纷创历史新高。据欧共体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洲国家25岁—34岁大学生失业比例平均为6.2%,其中西班牙则高达11.5%。③2010年英国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英国每11位高校毕业生中就有1人在毕业后6个月内处于失业状况,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已达到1993年以来的最高值。④此外,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实施的大学毕业生长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半后,仍然有接近28%的人尚未从事全职的工作。⑤

另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大学以上教育程度者失业比例达5.1%,达到1970年以来的最高值。⑥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近日公布的《学校基本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本科院校毕业生中,继续升学或非进入正规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高达10.7万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1.6%。⑦

与之类似,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呈现类似趋势。据麦可思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6月,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2%,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43%。⑧

3.高学历者失业的成因

失业问题的原因极为复杂,对于高学历失业问题,大量的先行研究分别从劳动力需求方、供给方以及求职者本人三个不同视角,对问题出现的机理提供了解释。

从劳动力需求方,即从劳动力市场视角解释该问题的观点可归纳为如下三大类:市场分割论⑨、产业发展模式论⑩和劳动力市场工资匹配论(11)。

其次,从劳动力供给方,即高等院校视角解释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关联性、高学历失业问题。代表观点为过度教育论(12)和学用匹配失衡论(13)。

最后,从求职者的角度,即高校毕业生个体的视角考察高学历失业现象的生成。代表观点包括地位获得的资本理论(14)和择业观念滞后论(15)。受篇幅所限,各种理论不做逐一展开。

4.高学历失业者的特征

农村户口、政治面貌为非党员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16)父母的社会资本存量,可操作的资源能够显著增加子女的就业概率。相反,家庭社会资本存量较少的高校毕业生容易陷入高学历失业的困境。(17)此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包括所属高校学历层次、学术声望以及院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的充足性等。(18)

5.失业背后隐含的危机

高学历失业将造成严重的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浪费(19)。高学历者失业影响人们正常的教育投资与教育消费。一方面可能引发中产阶级家庭不断加大教育投资,盲目追求高学历。另一方面导致教育投资收益下降风险增大,使得一些低收入阶层减少甚至放弃教育投资。(20)

与传统失业群体相比,高校毕业生失业者由于缺少系统的就业经历和社会生活阅历,心理耐挫能力相对较弱,日趋加剧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焦虑、恐惧、人际交往障碍、非理性认知以及群体事件、犯罪等应激反应,甚至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火药桶”,产生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21)

三、分析框架与数据说明

通过以上的相关先行研究梳理,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复杂性。这也意味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考察,需要建构多维度的分析框架,提升研究的解释力度。

1998年至2000年由欧洲九国和日本共同实施的高校毕业生调查研究(Careers after Higher Education.A European Research Study,CHEERS)团队提出了将个体特征、高等教育体系特征等要素包含在内的,考察高等教育与毕业生就业甚至职业发展间关联性的综合性分析框架。(22)本研究在借鉴该研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设定,构建了从宏观背景、毕业生个体特征、院校特征以及区域劳动力市场四个视角,考察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参见图1)。

图1 研究的分析框架

本研究首先假设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受到其个体特征的制约。具体而言,主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社经背景、性别、户籍、学业成绩以及专业兴趣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的影响;其次考察劳动力供给方,即高等院校特征在学生个体毕业后发展的影响作用,其中具体考察院校的学术声望、学科专业、教学质量及其就业指导对学生毕业后是否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是否选择继续升学的影响;此外研究也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特征,即毕业生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劳动力市场的整体供求结构(城镇就业失业率)对学生毕业后选择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控制了上述学生个体、高等院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关注宏观背景对于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的影响,具体将关注2008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带来的冲击效应。

本研究的分析素材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的混合截面数据。四年调查的总计样本数为70,803人。其中各调查年度样本所占比重分别为2003年24%;2005年28%;2007年21%;2009年27%。调查院校分布在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来自东部(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西部(包括陕西、贵州、宁夏、四川、新疆和云南)院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8%、21%、21%。

调查总样本的分布特征为,从性别看,男性占56%,女性占44%;从民族看,汉族学生占91%,少数民族学生占9%;从生源地而言,城市学生占31%,非城市学生(包括县镇和农村在内)比例达69%。在院校类型方面,“985”院校毕业生占总体的12%,“211”院校毕业生占总体的13%,来自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3%和22%。学科专业上,人文学科(包括文史哲学科)占15%,社会科学(包括经法教管学科)占32%,工学类(含军事)及理农医则分别占总体的31%和22%。

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考察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校毕业生发展路径的影响,本研究依据不同调查年度和各毕业生所属院校的所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增加了相应地区的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等相关指标。具体数据来自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1.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毕业发展路径

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高校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图2)。具体变化态势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图2 2003年-2009年高校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

第一,顺利签约、确定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比例明显下滑。2003年,1999年扩招入学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该年度高校毕业生中顺利签约,确定就业单位的比例仅43%。该比例虽然在2005年升至52%,但在2007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2009年仅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

第二,择业失败毕业生比例呈微弱增长趋势。择业失败陷入待业困境毕业生的比例在2003年高达34%,但此后大为改善,在2005年减少为18%,但2007年开始却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第三,选择非传统就业模式的毕业生比例快速增长。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选择从事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等非传统就业模式的毕业生在2005年之后出现了快速增长,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15%和12%,这是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中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第四,在国内或国外高校继续升学已经成为后扩招时代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相关研究指出,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提升学历、强化就业市场竞争力或暂时规避就业风险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的重要动机。(23)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专升本或国外留学的学生比例在2009年达23%。

2.不同发展路径选择的毕业生群体的特征

表1是对四个不同发展路径选择的毕业生就业者群体的统计描述。根据该表,可以将这些毕业生群体的特征做如下归纳:

首先,毕业后顺利与雇佣方签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群体中约有13%就读于“985”院校,其中毕业于专科院校学生的比例为23.4%,明显高于继续升学群体。相对于自由职业等非传统性就业群体和待业群体,就业群体对所就读高校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从就业者个体特征来看,男性在这一群体中占主体地位,这一群体的家庭社经地位明显高于待业群体,并且在专业兴趣和学业成绩方面也优于待业群体。

其次,放弃就业,选择在国内外院校继续升学的毕业生群体,无论院校选拔性,还是家庭社经地位,都明显优于其他群体。该类群体中,毕业于“985”院校的学生占四分之一,主要为本科院校毕业生,并且这类群体对就读院校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毕业生。从家庭社经背景和学业而言,升学群体处于明显的优势,约70%的学生对所就读专业具有浓厚兴趣。

第三,对于选择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非传统型就业方式的毕业生而言,他们中毕业于“985”院校的比例极少,其大多数毕业于低选拔性院校,其中约38%毕业于专科院校。从家庭社经地位而言,选择非传统型就业的毕业生虽然低于升学群体,但与选择传统就业或失业群体相比,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类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差,并且其中有约3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该比例甚至高于待业群体。

最后,至于高校毕业时陷入失业困境的群体,这类毕业生中毕业于“985”院校的仅占3.4%,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专科院校,并且对就读院校的满意度最低。失业群体中农村学生的比例最高,其家庭的社经地位也明显处于弱势。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类群体的学生学业成绩在各类毕业生中为最低,并且有超过37%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3.毕业发展路径选择背后的影响机制

通过上述四个不同毕业生群体特征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毕业生的发展路径选择与其就读院校的特征、毕业生的个体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这里依据本研究设定的分析框架,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作进一步分析与检验,以估计学生个体特征、高等院校特征、所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四个不同层次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需要特别注明的是,在模型中投入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变量时,考虑到本研究数据集为混合截面数据,为了控制时间变化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对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此外,在考察宏观背景影响作用时,为了考察2008年之后的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模型中投入了2009调查年度虚拟变量(2009调查年度=1,其他调查年度为0)。

在具体分析中,本研究将“待业”毕业生作为参照组,其系数标准化为零。逻辑斯特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反映的是每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概率的对数的影响,发生比Exp(B)则表明自变量每一个单位的变化给原发生比带来的变化。多元逻辑模型的估计结果参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该模型的对数拟然值为1.071E5,模型整体检验显著,表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首先,看毕业后顺利签约就业的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特征而言,与基准参照组的“待业”毕业生群体相比,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男性、来自城市、学业成绩优异,并且对所学专业抱有兴趣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成功就业的概率较大。此外,毕业生的家庭社经地位对其是否成功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相对于待业群体,父亲职业地位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倾向性更强。至于高等院校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院校的选拔性和教育质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其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概率分别增加1.545倍和1.271倍。在专业方面,相对于参照组(理农医学科),工科、社科专业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概率更大,而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概率则比参照组少14.4%。从劳动力市场特征来看,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可能性越高。但研究也发现,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与所在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呈负向关系,并且与城镇劳动市场的失业程度呈正向影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相比之前,2009年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概率降低了42.5%。

其次,对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分析结果显示,成绩优异、专业兴趣浓厚、城市生源、家庭社经地位较好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继续升学。并且院校的学术选拔性和教育质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的概率分别增加163.1%和16.5%。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准相对较低的地区,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的倾向越强。而区域劳动力市场的整体供求状况,即城镇失业率对升学选择并无显著影响作用。此外,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毕业生继续升学选择的增加。

最后,对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等非传统型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上,相对于待业群体,男性、城市生源、家庭社经地位较好的学生选择非传统型就业的可能性更大。但值得深思的是,专业兴趣与这一选择之间存在显著负向作用,即和继续升学的群体不同,院校选拔性的影响方向为负。具体而言,院校的学术选拔性每增加一个单位,其毕业生选择非传统型就业路径的概率就降低19.4%。此外,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导致高校学生毕业后选择非传统型就业路径的概率显著增加。

4.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以上的分析表明,高校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除受到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制约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毕业生个体特征、所就读院校的机构特征、所在地区劳动力市场特征三个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以下聚焦学生就业与待业两种毕业后发展路径,考察在不同调查年度中求职者个体、高等院校、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的变化。

图3是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依次追加学生个体特征、高等院校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相关变量时,不同年度高校毕业生失业影响机制分析模型的判定系数的累计变化趋势。需要指出的是,与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不同,逻辑回归模型并不能提供模型的判定系数。为此,本研究尝试使用在拟然值基础上模仿线性回归模型R[2]解释的Cox&Snell R[2],考察以上不同层次因素在近年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中的解释力度。

图3 不同年份不同层次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作用

通过图3可以清晰地发现,虽然在不同年度中解释力度有所不同,但其共性体现为,导致高校毕业生陷入失业的首要因素是高等院校特征的影响作用,其次才是求职者个体特征,而相比之下作为需求方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则最弱。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包括家庭社经地位在内的求职者个体特征在2003年分析模型中的解释力度为0.045,在此后一度出现明显下滑,然而在2009年之后该层面因素的影响作用却再度上升,并且超过了2003年的水平。虽然由于数据样本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对年度之间分析结果进行直接对比需持谨慎态度,但该现象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就业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个体所拥有的资源(资本)在其职业获得中的决定作用可能再度上升。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进入21世纪之后,一方面,由于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规模急速膨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的滞后使得用人单位吸纳高学历劳动力的能力出现停滞。二者形成的合力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本研究利用2003年-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对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的变化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性考察。主要研究结论为:

第一,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效应,高校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近年高校毕业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呈下滑趋势,但与此同时继续升学和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非传统型就业成为目前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发展路径。2009年后两种群体的合计比例已高达35%。

第二,高校毕业生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群体在毕业后陷入失业(待业)困境。研究发现该群体比重在近年出现再次上升的趋势。同时,相对于就业和继续升学群体,女性,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社经地位和文化资本积累不足等先致性因素导致毕业生陷入失业困境的概率增高。院校在学术选拔性、教学质量、学历层次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成功就业的可能性。此外,学生本人就学期间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业成绩不良也是此后陷入失业困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其所处区域的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有密切关联,而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未能有效发挥其就业吸纳能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将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或继续升学。但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关研究中所发现的第三产业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截然相反,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之间却出现了负相关性。对于该现象的解释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与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相关研究发现,由于近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涌入城镇,其规模高达2.2亿,其中约71%的流动人口进入第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比例高达83%,而金融、保险、高新技术等现代服务行业所占比例却极低。(24)这意味着,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低端化,其吸纳的主要劳动力为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本投入较低的农村流动人口。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并没有为吸纳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支撑。

第四,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受到个体特征、所属高等院校特征、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而相比于其他层面因素,高等院校的特征对于学生毕业后的成功就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以上研究对未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其一,政府及高等院校应给予充分关注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面对非传统型就业毕业生群体,如何提升其就业质量和保障其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高校就业促进政策的新课题。其二,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群体的特征,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需要瞄准农村、女性、家庭社经地位较低、学业成绩及兴趣薄弱等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扶持。其三,高等院校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中的重要影响作用,特别是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选拔性,为毕业生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效支撑。其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决策部门与高等院校,同时需要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而其中改变现有的粗放的低端发展模式,升级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是提升劳动力市场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的重要前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未来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如,为了准确全面地考察高校学生的毕业后发展路径及其职业生涯发展,一方面需要研究设计的精致化,另一方面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在方法论方面,还需要引入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对多层嵌套性数据进行恰当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注释:

①Schomburg,H.and Teichler,U.,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Europe(Netherlands:Springer,2006).

②Karabel,J.and Halsey,A.H.,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sacharopoulos,G.,Economics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Studies(Oxford:Pergamon,1987); Carnoy,M.,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Second edition)(Ox ford:Pergamon,1995).

③Spain News,"Graduate unemployment rate one of EU's highest," http://www.barcelonareporter.com/index.php?/comments/graduate_unemployment_rate_one_of_eus_highest/,2011-07-02.

④The Guardian,"Graduate unemployment at highest level for 17 years," http://www.guardian.co.uk/business/2010/nov/01/graduate-unemployment-highest-for-17-years,2011-07-05.

⑤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Destinations of leavers from higher education(DLHE)longitudinal study," http://www.hesa.ac.uk/,2011-07-04.

⑥USA Today,"Unemployment rate for college grads is highest since 1970," http://www.usatoday.com/money/economy/employment/2010-12-06-collegegrads06_ST_N.htm,2011-06-30.

⑦産経ニュース,“大卒進路未定10万7千人就職率61.6%文科省調查,”http://sankei.jp.msn.com/life/news/110804/edc11080417030004-n1.htm,2011-07-07.

⑧法制晚报.教育咨询机构: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五成[EB/OL].http://news.china.com/zh-cn/domestic/945/20100702/16008053.html,2011-07-07.

⑨潘石.中国“高学历失业”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1,(3):56-61;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111-120;武秀波.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5-108;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80-86.

⑩金子元久.“就職難”を超ぇて.IDE:現代の高等教育,2011,(6):4-12;赖德胜,田永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和政策选择[J].红旗文稿,2009,(07):34-36;鲍威.中国も大卒就職難.IDE:現代の高等教育,2010,(1):66-71.

(11)翁杰,周必彧.基于劳动力市场工资匹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3):32-39.

(12)Freeman,R.B.,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6); Ashenfelter,Orley and Ham,John,"Education,Unemployment,and Earning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7,5(1979):S99-116.

(13)盖浙生.我国高等教育与人力运用的关系[A].淡江大学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体制、功能与学校组织[C].台北:师大书苑,1990.285-314;卢敏,朱晓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进展[J].现代经济,2008,(9):102-103;朱生玉等.基于就业市场因素分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1-97.

(14)方长春.地位获得的资本理论:转型社会分层过程的一个研究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09,(10):90-93;Blau,Peter and O.D.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Wiley,1967); John Knight and Linda Y.Yueh,"Urban Insiders versus Rural Outsiders:Complementarity or Competition in China's Urban Labour Market?" Economics Series Working Papers 217(University of Oxford,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4); Granovetter,Mark,"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973):1360-1380; Lin,Nan,Ensel,Walter M.and Vaughn,John C,"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4(1981):393-405; Marsden,Peter and Hurlbert,Jeanne S.,"Social Resources and Mobility Outcome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Social Forces 66(1988):1038-1059; Wegener,Bernd,"Job Mobility and Social Ties:Social Resources,Prior Job,and Status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1991):60-71; Bian,Yanjie,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 Calvo-Armengol,Antoni and Jackson,Matthew O.,"Like Father,Like Son:Social Networks,Human Capital Investment,and Social Mobility," Working Papers 1242(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ivision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5).

(15)瞿振元.2001-2003中国高等学校就业形式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瞿振元.2000-2002中国高等学校就业形式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调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鲍威.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52-61;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16)刘小瑜,胡军刚.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15-120.

(17)秦永,裴育.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2):113-128.

(18)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80-86.

(19)袁宁.我国知识失业现象及其负面效应解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30.

(20)邵汝军,胡斌.知识失业的成因、影响和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12):125-127.

(21)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社会科学,2008,(9):76-84;杨建超.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存在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1,(14):173-174.

(22)Schomburg,H.and Teichler,U.,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Europe(Netherlands:Springer,2006).

(23)鲍威,张倩.扩招后我国研究生入学选择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5):5-11.

(24)张艳华.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86-188.

标签:;  ;  ;  ;  ;  

谁失业、谁就业、谁上学--2003~200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发展道路选择的观察_高校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