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保护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的创新论文_张华,杨静云

古代建筑保护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的创新论文_张华,杨静云

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 山西 046000

摘要: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建筑作为古人起居的场所,其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类科技不断发展的当前阶段,对古代建筑进行全面精细化的保护工作,是现阶段历史研究者以及文物保护者应重点关注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意义以及保护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我国古代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古代建筑;保护价值;保护措施;措施创新

1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提高对古建筑保护意义认识。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象征价值

古建筑是我国的标志,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主要结果,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全方位反映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具有价值高、代表性强、分布广、时间横跨大,类型多样的特点,已成为自开展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以来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要对象。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特殊的不动产,在现代化建设中,它具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价值。

1.2古建筑有其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1.3古建筑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我国的古代建筑有着很大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把建筑的审美价值与政治的伦理价值进行了统一。我国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北京的故宫,东北的标志性观建筑就是盛京三陵,在很多情况下,艺术成就越高的建筑,其政治色彩也很强烈。还有这样的古建筑往往有助于统治者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有利于制定社会的政治制度,起到教化于民的作用。其次是我国的古建筑都有其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从历史遗留下来的古书去研究之外,还可以研究我们的古建筑,这些古代的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还有就是这些古建筑都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不管是从色彩的搭配还是空间结构的组成,古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整体。

2 古代建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古建筑保护意识

在以往我国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但是由于部分人对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文物保护工作响应者较少,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对其给予支持[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几年前开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古建筑中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标准,因此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经常对现存古建筑开展翻新工程,对我国古建筑产生严重的损害,同时,伴随之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部分开发商打起了古建筑的主意,开发商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大肆改造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使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2 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古建筑的作用是传承历史文化,而在曾经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只将保护工作应用于建筑本身,忽视了对建筑周边的文化以及环境的保护,使得古建筑在城市中显得不伦不类,丢失其传承的历史文化,尽管在后期我国政府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但是其执行力不足,致使很大一部分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对历史街区都产生了一定破坏[3]。并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很多古建筑在外观和周围环境都进行了改建,使很多建筑外观看上去饱含历史韵味,但是进去后会发现内部建设多为钢筋水泥结构,失去古建筑特有的韵味。

我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不同的地方为我国古建筑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木材,而木材结构易燃的缺陷也较为明显,且建筑内部的装饰也很容易被点燃,导致如果古建筑发生火灾很难进行扑灭工作,并且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大部分古建筑中灭火设备分布不均,经常会导致火灾发生时,没有可用灭火设备的情况,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文化损失。

3古代建筑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正确把握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要与时俱进。不同的保护要求直接决定了保护工作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不同。比如对大遗址是进行覆盖保护还是展示出来?古代建筑是要进行“博物馆式保护”还是“与城市生活融合”?具体的保护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总体保护目标进行确定,否则具体的保护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保护理念该如何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大课题,本文限于研究重点不在于此,暂时搁置,留待日后深入探讨。 多学科合作要有指向性。多学科科技保护是有目的的,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不管动用了什么样的学科知识,最终的目的不能偏离保护的方向。这就要求整个工作团队有一个能够掌握古代建筑这个复杂系统特点和需求的“帅才”。从以上实践中可以发现,一般的保护工作中担任这个角色的都是建筑师和规划师。 学科的选取和技术的应用要符合保护规律。想要正确把握保护目标,要对古代建筑的价值体系有清楚的认识,对当今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有正确的观念。

古代建筑的保护工作不同于原样保存,更不是简单的建设活动,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了很多符合古代建筑保护需求的理念和独特标准。现在很多它学科人员对这些理念和标准还不很清楚,比如清华大学某专家发明了清除粘土砖泛碱的化学药剂,但他就对保护界耐久年限不能小于多少年、不能让表层完全封死、不能带来粘土砖力学性能的变化等要求感到很不理解。这些都需要慢慢地普及,在保护的独特理念和标准获得所有从业者的认同之前,保护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握住多学科技术应用不能陷入技术极大化的趋势之中。

3.2在古建筑修复工程中提高其科技含量

我们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不能只从表面上进行保护,应该从内部做起,提高材料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去解决保护的难题。我们对古代建筑的保护,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忘记前辈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前辈们的智慧。我们一定要提高保护古建筑的技术,不能盲目的去保护。要充分去研究古代建筑的特点,找到和建筑相适应的修缮方法。同时在修建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如果用传统的技术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就去用现代的高科技去解决。我们应该运用更高的技术手段去进行修复,比如说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把古建筑的布局采用这种技术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整,直到达到恢复它原来的样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建筑是见证和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作为实物史书,一旦受到损毁,产生的文化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每个公民应尽一份自己的社会责任去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提高和创新我国古建筑保护措施,使我国历史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让我国历史精神被世界所知晓。

参考文献

[1]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张华,杨静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古代建筑保护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的创新论文_张华,杨静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