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猜想”_电视剧论文

电视剧“猜想”_电视剧论文

关于电视剧的“猜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向市场报告

与电影相比,一直甘居“下里巴人”地位的电视剧却在电影胶片的硝烟中悄无声息的拉开了市场大战的帷幕。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电视剧的市场收益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广告商的各种形式的投资赞助,二是播出、发布权的销售,三是音像版权的转让,而其中播出权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电视台播映收益是电视剧的主要收入来源。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几乎所有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电视剧广告收入,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级电视台,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收入占到了他们整个广告收入的70%以上,投入回报率几乎是1∶10。

对于中国电视剧市场化的起源,行业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92年,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第一次采用企业赞助的融资方式,并首次将广告随电视剧捆绑播出。这种方式为电视剧的市场商业化运作开辟了一种途径,此后中国的电视剧逐渐走入市场体系。另一说则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以350万元的高价买断了《爱你没商量》的首播权,央视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做了电视剧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由此撞开了中国电视剧市场化的大门。其实,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识:中国的电视剧要比电影更早踏上了市场化的漫漫征程。而国产剧的兴起和内地电视市场的真正形成却是在下一个世纪了。

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在各电视台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包括港、台)剧”的禁令,明令全国各电视台、各有线电台在19:00至21:30的晚间黄金时段内,播放港台 电视剧的比例全年不超过15%,除经广电总局确定允许播放的引进剧外,不得安排播放 引进剧。这就是业内所说的“第一次大地震”。而正是这样的一纸新世纪禁令给我们内 地一直低迷的电视剧市场带来了异常的繁荣,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它改变了全中国每一个 电视剧从业人员的命运。于是,在经过近一年的立项批复,拍摄制作,发行播出等等诸 多环节的一个周期之后,2002年,中国电视剧迎来了它的黄金年。

2004,电视剧第二次大地震

自连续剧《重案六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之后,涉案剧成为近两年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最为显眼的类型片,影视制作单位纷纷瞄准了这个新生的市场。

平地一声惊雷。2004年4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一个“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于是,昨天还在市场威风八面的涉案题材电视剧,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跌入谷底。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目前国内电视行业市场化最为成功的领域,面对这个因行政要求而颁布的条例突然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初春的寒意。业界人士纷纷认为, 这是有史以来针对电视剧市场的最大的一次整顿。因为“这直接规定到了什么可以播, 什么不能播的问题”。

接二连三,此后的半个月内,国家广电总局又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并要求各地电视台扩大播出动画片时段比例,为青少年营造绿色广播影视文化空间。这就是业内著名的“2004三条禁令”。

经历了一个晚春初夏的寒冷,电视剧业终于迎来了热潮。2004年6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颁证座谈会,包括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深圳万科影视有限公司等16家民营影视机构获得了由广电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至此,加上2003年第一批获颁此证的8家非公有制影视机构,这24家影视制作单位将享受和中央电视台一样的“正规军”待遇。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向记者介绍说:《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是一种长期许可证,是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最高级别的电视剧制作资格证书,有了这个证书,持证机构就可以独立制作和发行电视剧,拍摄不受时间和数量限制。早先这种许可证只发给制作业绩充分的市级(含)以上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台或电视剧制作中心、电影制片厂(公司),以及已取得制作经营许可证的音像出版社。而乙种许可证通常是一剧一证,再拍必须重新申请。王卫平副司长说,广电总局为非公有制制作机构核发了属于稀缺资源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不但是政府媒介政策逐渐宽松的表现和电视产业市场扩大开放的信号,更是中国电视产业市场从无序走向规范的良好标志。

2004年12月底,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公布了《2004年(第四批)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申报立项剧目的批复》。来自全国的210家电视剧制作单位报送了675部电视剧,共计16959集。最终有12000多集通过审批。也就是说这些电视剧即将在2005年的荧屏与观众见面 。

2005,中国电视剧怎么办

由于电视剧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因此,2004年这一系列事件的后果必然要到2005年才能够显现。那么,2005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将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新特征呢?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和电视制作机构。

1.主旋律题材继续高歌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近些年,这一题材在所有从业者的努力下,也在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大雪无痕》、《荣誉》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而且在这次“涉案题材”的禁令中,并没有对题材极为相近且同为热点的“反腐”题材做出任何限制,因此,专家预测,2005年,反腐题材可能会成为荧屏一大主角,尽管它会给人以擦“涉案题材”边球的嫌疑。深圳万科影视总裁郑凯南女士告诉记者:用效果和效益统一的观点看待电视剧市场化,就应该把“主旋律”电视剧看作财富而不是包袱。“主旋律”不是题材的规定,也不是人物或故事的规定,“主旋律”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惩恶扬善的一种集体理念,也是我们创作者吸引观众眼球的启发点或着力点,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经历了《林海雪原》风波的万科影视仍然将继续秉承一贯的制作理念,力争为观众献上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影视精品。

2.古装剧如鱼得水

古装剧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一直是国内供需两旺的拳头产品,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古装剧也极大地满足了电视剧生产的可操作性,比如编剧简单不容易出现硬伤,投资规模易于控制,拍摄周期短,观众缘深、广等等。而记者也从广电总局获悉,最近批复的一批电视剧题材规划申报立项剧目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国传统三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全部重拍。当然古装剧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门类:武侠剧。

3.人生哲理以及家庭生活伦理片继续火爆

从1999年的《牵手》到2004年热播至今的《中国式离婚》,这一家庭题材一直长盛不衰。而在引进剧中,韩剧的生活题材甚至肥皂剧近年来也在我们国家大行其道。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系周星教授说: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必然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惑,尤其在个体层面,感情婚姻等实际生活问题往往更加容易使人迷茫,因此,这样的电视剧无形之中成为都市人群的一个慰藉、一个不算标准的答案。复杂的情感,错综的家庭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矛盾,没有无聊的搞笑,没有瞎编的离奇故事,来源生活,贴近生活。这正是牢牢吸引观众的秘诀。

4.喜剧题材的力量不容忽视

戏剧学有一句话:悲剧即正剧。意思是说悲剧才算是真正的可以打动人的戏剧。而在业内也有说法“中国无喜剧”。然而,英达这位号称“中国情景喜剧之父”的知名导演,从早年的《我爱我家》开始,一直都在身体力行地致力于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2004 年底,其家族企业“英氏影视”与中央电视台一举签订了年产720集情景喜剧的大单,2 005年即将与观众见面。英达告诉记者:中国的情景喜剧发展得确实太慢了,我希望有 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竞争出效益,竞争才能出高低。

5.青春偶像剧正在崛起,警惕日韩全面占领市场

国产剧从《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始,进口片则应该从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开始,青春偶像剧这一词汇终于登陆中国内地,然而诸多原因,内地国产的偶像剧质量始终不如日韩,甚至还比不上中国台湾地区,因此该市场一直处于温吞水状态。但是等不及的观众却顾不上国产的速度,一窝蜂地瞄准了韩剧,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韩剧这两年以飞快的速度,仅仅凭借上文所说的家庭生活和青春偶像言情两个题材就击溃日剧,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我们的绝大部分市场,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05年的荧屏,在市场的主导下,将会有更多的韩国或者中国本土偶像剧出现。

尽管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开播为涉案剧提供了品牌不错的“专卖店”,但国内影视制作行业巨头保利华亿以及海润影视仍就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不会涉足“三大禁令”禁区。而北京电视台节目购销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主要引进的还是古装剧,同时也力求多样。

标签:;  ;  ;  

电视剧“猜想”_电视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