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分析论文_刘翔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分析论文_刘翔宇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01

摘要:在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老旧小区内涝改造的现状以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通过设置源头低影响开发措施来解决存在的不足,在遵循因地制宜理念的前提下促进雨水的自然渗蓄以及净化,避免出现大拆大建行为,并且,还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老旧小区而言,应当做好小区内涝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海绵城市和其他城市的特点不一样,海绵城市自身具备适应多变环境以及生态友好型的特征,当面对极端天气的时候,自身有着比较好的弹性,所以,这个也就成为了城市雨水排水建设关注的热点。

1、海绵城市的提出

我国是全球上贫水国家之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降水量大约处于648毫米左右,并且还经常受到以往传统城市建设理念的影响,使得城市内硬质的道路以及屋面等比重增大,由此一来,就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同时还会使城市中的降雨形成一定的径流,仅仅只有20%-30%的雨水可以流入到地下,城市内涝以及洪水资源短缺多重问题交叉在一起。

前几年,中央政府在某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将雨水留下来,或者利用自然的力量排水,从而建设出具备自然存积、自然渗透以及自然净化的城市。所以,在这一现状下,我国便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并且在全国多个城市中纷纷建设了海绵城市。

2、海绵城市的问题

我国海绵城市还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建设。首先,在海绵城市中,透水性道路、绿色屋顶以及绿地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海绵体,并且在进行降雨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水、蓄水、渗水,在干旱的时候,就需要释放出水来满足各种用水的条件。其次,海绵城市中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先强调以往的原位保护以及减排,然后对雨洪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以及自然净化,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低影响的开发。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选择

居住小区用地占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一半以上,它就被称之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怎样合理的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优化或者改变既有居住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雨污水排水方式,实现雨污分流改造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成为了缓解城市水污染环境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构建海绵城市理念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技术规则,采取适合自身的技术来实施建设工作。在本文中,重点对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3.1 屋面雨水新接

从屋面雨水排水断接的方式来看,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雨落管断接的方法,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极高,运行原理为:把经雨落管流下的雨水直接导入到人工花园或者是雨水花园区域内,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屋面雨水径流直接排入到雨水管道中。

3.2 透水铺装

①从缝隙透水下垫面处,可以先进行铺装,在砖和砖之间,需要设置好缝隙,在缝隙中适当的增添陶粒、小石子以及细砂等多种材料,目的是要将水渗透下去。其中,经常见到的有面包砖铺装、植草砖铺装。

②在自然水下垫面进行铺装时,雨水可以通过铺装材料自身的孔隙直接渗透到表层和土层上,如果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铺装材料会透水进行换气。其中,常见到的有透水混凝土铺装以及透水沥青铺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植草沟

所谓植草沟,其实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之后就需要进行收集、传输以及排放等多个过程,从操作原理来看,它还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

3.4 下凹式绿地

相对来说,下凹式绿地的功能其实和植草沟的功能一样,同时它也是一种比较自然的雨水渗透设施,能够使雨水快速的渗透下去。

3.5 雨水花园

从实际情况来看,雨水花园是一个比较浅的洼地区域种植植物,主要是根据土壤和植被的联合形式进行过滤,最后将雨水进行净化,而且还需要将雨水慢慢渗透到土壤中,从而减少雨水经流量。

3.6 生态树池

对于生态树池而言,它是由种植土层、砂滤层以及排水系统等多个内容组成,而且还可以将单独的树池结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一个连续性的海绵体道。

3.7 雨水调蓄池

在雨水调蓄池中,它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雨水滞留、储存和调节的作用,并且,还可以采取室外的方式来调节雨水蓄水池以及混凝土水池等。

4、老旧小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

现阶段,某市有各种类型的居住房屋,大约为6亿平方米,其中老旧住房为1.4亿平方米。一方面来看,老旧小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比较大,而这个时候的地表硬化率也比较高,绿化面积有限,综合起来的径流系数也随之增大。另外一方面,排水管网大多数是合流混凝土管,管网布置起来也比较乱、管径流量明显低,所以会使得河道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居住环境差。

在该市中,相关的政府加强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各委办局联合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指标体系,在该市中,有些区域就对环境保护以及卫生管理局进行了研究,并且选择了某小区开展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试点。以下便是对这一小区的实际情况、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①小区现阶段发展情况

在该老旧小区内,总区域的面积约为106686平方米,各类型垫面的面积为房屋屋面的一半以上,绿化面积为4.519平方米、硬质铺装为32033平方米。

②海绵城市建设总目标

第一,关从该市中海绵城市技术规则可以看出来,在该市中,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作用大多数是老旧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所提出的限制性重要指标。

第二,评估中所提出的对场地实施径流总量控制,还需要尽可能的使场地雨水就地消纳,避免径流外排到其他区域,从而形成水涝和污染。如果要想使建设区域恢复到自然地貌水文状态,那么雨水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大于雨水控制的面积,这个时候需要有合适的雨水径流,并且用于补充河道水体中。另外,在自然地貌或者是绿色的发展情况下,径流系数为0.15-0.20,年径流量可以通过每天的降雨量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折算设计降雨量的时候,要小于某一降雨量的总和。

③加强对海绵城市的措施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老旧小区雨污水分流的改造方式以及建设的指标要求,建立雨污水分流、透水铺装改造、绿色生态改造等,从而改善老旧小区雨水的水文过程,综合性采取渗、蓄等措施来控制雨水的径流总量。

④海绵城市预期效果分析

可以根据该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措施以及相关设计参数进行评估,这个时候可以容纳的雨水量为3520立方米,其中,透水铺装约1085立方米,植草沟就为778立方米。所以从该小区中可以看出来,各类型下垫面需要控制的雨水量不一样,而各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蓄存水量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就需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管理控制。

5、小结

在本文中就结合老旧小区雨污分流进行改造,并且引入对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相关理念根据老旧小区的下垫面目前发展的情况,利用渗、蓄、净等设施和其他组合系统来选择出合适的老旧小区发展方案,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解决城市水系统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暴雨,不断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参考文献:

[1]左燃燃, 龚智. 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J]. 大科技, 2017(26).

[2]曹国平.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内涝防治探讨[J]. 四川建材, 2016, 42(3):275-276.

[3]任冬. 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研究[J]. 经济管理:全文版, 2016(9):00116-00116.

论文作者:刘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分析论文_刘翔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