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50名新生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两组黄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3,4,5天的黄疸指数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胆红素下降率比对照组较好,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据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理过程中发挥出不小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中医护理干预的重要性。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选择我院接收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选择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婴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16例,黄疸出现时间为9h?20d,平均时间为(10.45±5.19)d,对照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13例,出现黄疸13h?17d,平均(10.28±5.09)d。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并无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儿童,护理人员做好环境护理,观察病情等工作,用仪器监测患儿胆红素情况等。[1]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观察患儿的病情,记录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情况,并查看患儿黄疸消退情况,观察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如嗜睡,肌张力降低,拒乳等情况。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解释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告知家长看护患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如:对患儿进行清洁是要用温水轻轻擦拭,向患儿喂食前应当提前洗手等等。
1.2.2穴位按摩
护理人员为儿童推拿按摩,推小天心,青田河水,推三关,补脾土,清肝木,清板门,推四横纹,颠倒运八卦,泻大肠,泻肺金,补肾水。教会家长们按摩方法,用按摩油对患儿进行按摩,按摩结束之后,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儿童身体。
1.2.3中药药浴
对患儿进行中药浴,配方为:黄柏、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等等,煎汤取汁550毫升,加温水10500毫升,药水温度约36.8℃,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中药药浴。
1.2.4中药灌肠
用茵陈蒿汤灌肠,配方为茵陈、泽泻、大黄、栀子、郁金、山楂、黄芩、炙甘草等等,煎药取汤21ml,煎汤温度约35.9℃时开始灌肠,每日灌肠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经皮黄疸仪收集的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标。皮肤检查的位置包括胸部上部、脸颊、额头的中间位置。记录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速度与住院时间。[2]
1.4统计方法
数据由Excel收集,数据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前2天黄疸指数和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3天,第4天和第5天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观察组胆红素下降速度和住院时间均都比对照组要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黄疸指数
3.讨论
出生1周内新生儿,他的脖子、面部甚至全身都呈黄色,通常延续1周,会逐渐消退,这被称之为生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而且在逐渐增加,也未消退,则这种症状被称为病理性黄疸。患有黄疸的新生儿会发生脑损伤和坏死,如果情况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黄疸儿童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以促进患儿的康复。[3]本研究中,观察组在第3,4,5天的黄疸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中医药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因脾气虚弱使脾胃功能失调,脾胃疏泄,气血亏虚,而导致黄疸。中医穴位按摩直接作用于疾病,使得迷走神经紧张度增加,从而刺激儿童体内吸收食物,可起到健脾理气,止热保湿的功效。中药灌肠使用的药物有茵陈、大黄等等,起到清热利湿、去黄,综合各种药物,舒肝理气的功效。中药药浴使药物直接被儿童皮肤吸收,能有效地起到去黄、清热解毒的功效,可增强治疗疗效果。[4]总而言之,中医药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琼珍,孙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护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杂志电子杂志,201517(08):1365-1367。
[2]许敏中国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药,2015,10(05):174-175。
[3]刘楚风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9(27):86-87。
[4]闫小红,刘云,李宗尚.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7(22):96—97.
论文作者:李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胆红素论文; 统计学论文; 意义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