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新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2)03-0010-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由于数字图书馆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在未来也只是图书馆总体的一部分,不可能代替现有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不仅要长期存在下去,而且仍是基本的、主要的。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图书馆模式,不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而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复合图书馆,也就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其认识问题、理论问题及发展策略问题等进行探讨。
1 什么是复合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又称混合图书馆,英文为Hybrid Library,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新概念,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基本模式。尽管目前复合图书馆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与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图书馆实践的发展,这一新的模式将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1.1 复合图书馆的定义
什么是复合图书馆,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有多种说法与解释,现选择几种介绍如下:①复合图书馆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不依赖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和管理范畴,以集成的和因地制宜的方式提供对广泛的信息服务的利用的一种管理环境。②复合图书馆旨在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引入图书馆,并探索在电子文献与印刷文献的双重环境下,将系统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③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信息用户在电子和印刷型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查询信息。④复合图书馆是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共存互补、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混合体。⑤复合图书馆是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数字化信息空间进行组织的服务机构。⑥复合图书馆既不是仅包含纸质信息资源的传统图书馆,也不是仅包含电子信息资源的虚拟图书馆,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是一个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成于一体的图书馆。⑦复合图书馆是一个能够为印刷和电子信息资源提供一体存取的图书馆。其信息系统应为终端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使用户既能够获取本地的纸质图书和杂志,也能够发现相关的联机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化资料。⑧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既提供对电子信息资源也提供对印刷型信息资源的利用。
以上关于复合图书馆的解释或定义,虽然文字表述不大一致,但基本方向与思路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复合图书馆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其内涵应有如下几方面的界定:①在一个机构的框架下;②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既有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又有信息空间;③图书馆工作者与信息用户均应处于电子信息资源与印刷型信息资源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中,并进行一体化存取;④不依赖信息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及管理范围,以集成的和因地制宜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⑤应把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图书馆传统技术揉合于一体;⑥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⑦图书馆为信息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既有电子信息资源,又有印刷型、缩微型等信息资源;⑧信息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既可亲自到图书馆查阅,也可在实体图书馆之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与网络联接的计算机,查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根据上述界定,可给复合图书馆定义为:复合图书馆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是实体加虚拟,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它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技术,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内服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总之,复合图书馆既不是纯传统的,又不是纯数字化的;既不是完全的实体,也不是完全的虚拟,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性体。
1.2 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综合。传统图书馆是一个物理实体,由藏书、读者、人员、建筑设备、技术方法及管理等要素构成。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信息空间、信息系统,其构成要素有数字化信息载体、数字化信息资源、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人员、通信网络或信息通道、联接网络的用户等。
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以上二者的综合,主要有:①印刷型书刊、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②读者及联接网络的用户;③能适应传统与数字化、网络化复合环境的工作人员;④传统建筑设备及计算机;⑤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及传统技术;⑥通信网络或信息通道;⑦管理,包括传统图书馆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等。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从性质与功能上分析,基本上是传统图书馆构成要素的延伸与扩展,不同的是将数字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与传统图书馆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有机结合。
1.3 复合图书馆的复合形式
复合图书馆的复合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是整体复合,也就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复合。第二层次是各个部分的复合。从信息资源来说,是馆藏传统书刊与电子文献、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复合;从信息载体类型来说,是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与电子型、网络型的复合;从技术方法来说,是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复合;从服务范围来说,是馆内服务与馆外服务及远程服务的复合;从服务对象来说,是固定的服务对象与不固定的服务对象的复合;从服务手段来说,是传统手段与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的复合;从馆舍来说,是固定的物理场所与信息空间的复合;从设备来说,是书架、目录柜、阅览桌椅、卡片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复合;从形态来说,是实体与虚拟的复合;从人员知识结构来说,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外语及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第三层次是各个部分的子部分复合。
1.4 复合图书馆的内在联系
复合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1+1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二者的凑合,更不是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中间阶段或过渡模式,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种新模式。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二者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必然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性质或本质相同。二者的本质都是一种信息现象,属于社会信息机构,是信息事业的组成部分,信息是二者共同的工作对象。②二者的办馆目的与服务对象相同,都属于非赢利性的社会设施,其根本目的都是收集、处理、转换、储存、传播信息,为全社会广大信息用户提供免费服务。③二者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都是由信息资源、读者或用户、工作人员、设备、技术方法及管理等要素构成。④二者的工作流程大致相似,都有信息的收集、处理、转换、储存、传播或提供使用等环节。⑤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例如数字图书馆依赖传统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传统图书馆则依赖数字图书馆改进工作方法、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等。
2 复合图书馆产生的条件、背景及必要性
2.1 复合图书馆产生的条件
复合图书馆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传统图书馆的充分发展。由于复合图书馆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建立的,因此要求传统图书馆具有坚实的基础、一定的规模及相当的实力。传统图书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18~20世纪这三百年的发展,不少图书馆已具有相当规模,拥有丰富的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舒适的阅读环境,并有引导和帮助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图书馆员,这为复合图书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复合图书馆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也是复合图书馆产生的催生剂,没有数字图书馆就谈不上复合图书馆。目前,尽管数字图书馆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成熟的或成型的数字图书馆并不多见,但这并不妨碍复合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可在复合图书馆的建立过程中,继续去建立、完善和发展,因为二者本身是不矛盾的,能共存互补,且能真正做到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加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③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水平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④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技术队伍的建设。⑤经费的保证。⑥馆长与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有这种认识和要求。
2.2 复合图书馆产生的背景
复合图书馆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背景:
(1)不少大中型图书馆强烈希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 数字化及网络化的水平,不仅有认识,而且有规划,行动积极,措施具体。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中国互联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国金桥信息网已经相继实现了国际联网和国内互联。
(3)已有一些大中型图书馆在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并发展较快。据统计,2000年我国已有40多所公共图书馆和171所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4)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就。目前,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美国的记忆”,已将500 万件馆藏文献进行了数字化转换,并通过网络向各界发布。日本国会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馆”,已经完成的数据总量仅图像数据就达1000多万页,存储在3000张光盘中。英国图书馆通过“网络OPAC”可提供600 万条书目数据。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我国,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牵头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0年6 月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国家图书馆于1999年3月成立了文献数字化中心,每天可加工20万页全文影像数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在2000年一年内上网点击达1.4亿人次。清华大学图书馆与IBM合作建成了中文全文检索功能的“中国高校学位论文联机服务系统”,收录15所高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用户可在国内15所联网高校和互联网上进行检索。
(5 )一些大中型传统图书馆不仅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而且承担了传统与数字图书馆的双重任务,它们已是复合图书馆的雏形。
(6)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 这为复合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与设备条件。
(7)一些政府、议会、社会团体愿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投入巨资。 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府、议会、社会团体纷纷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试验拨款。例如,1994年以来,美国拨款已超过8亿美元; 日本国会为日本国会图书馆牵头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包括其国家联合书目的建立,计划下拨50亿日元的经费;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以“变革高等教育机构中知识使用和存储”为主题征集项目,将1500万英镑的启动资金分配给了“电子图书馆计划”,等等。
从上述可见,复合图书馆产生的背景,主要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及虚拟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图书馆提出了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倡议,并承担了研究、试验的任务。既然数字图书馆建设没有离开传统图书馆,那么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于一体,是很自然的。将这种新型结合体命名为“复合图书馆”,也是顺理成章的。
2.3 建立复合图书馆的必要性
(1)为了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互补。 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在于:一是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及视听型文献信息收藏比较系统、全面、丰富,不仅系统地保存了人类文化、而且可供广大用户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二是传统图书馆属于非赢利性、免费服务于全社会的文化教育设施和科学研究的辅助机构,任何人只要自己愿意,并办理简单手续就可以去利用。三是传统图书馆的利用比较方便,没有过高的要求。四是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一般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五是内容不易失真,且保存期长。传统图书馆的劣势在于:一是印刷型文献载体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二是图书馆的开放和利用受时空限制及受读者人数限制;三是信息传递慢,一些最新的和急需的信息难以及时获取。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在于:一是电子文献、数据库存储密度大、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二是网络传递信息快,最新信息可快速通过网络传送;三是利用数字图书馆不受时空限制,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与网络联接的计算机就可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劣势在于:一是上网文献信息受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制,许多文献信息不能随意上网传播;二是从目前来说,网上传递的知识信息并不全面系统,难以构成知识体系;三是数字图书馆的利用受一定条件限制,必须有与网络联接的计算机;四是数字图书馆的利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或付费;五是内容容易失真,甚至很快消失,安全性差。从上述看来,传统图书馆的优势正是数字图书馆的劣势,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又正是传统图书馆的劣势,二者若有机结合于一体,就能优势互补,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完善。
(2)为了加速传统图书馆的改革, 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实已经很清楚,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达的今日社会,传统图书馆不仅没有消亡,而且仍是基本的、主要的,这就说明传统图书馆的地位是牢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我们又必须承认,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来说,传统图书馆已显得落后。因此,必须尽快提高传统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水平,而最好的途径是与建设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合二为一。
(3)为了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可有两种作法;一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依赖传统图书馆;二是避开传统图书馆,另起炉灶。后者也可建立起数字图书馆,但大多是属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公司,它们不可能反映图书馆的特色。一般来说,数字图书馆进入正常运转后,就必须依赖传统图书馆。这种依赖主要表现在:一是依赖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来转换成数字信息,建立数据库。二是依赖传统图书馆的现有技术能力。三是依赖传统图书馆的现有信息化、网络化设施。
(4)为了实现印刷型与电子型、实体与虚拟文献的一体化存取。
(5)为了方便用户, 满足他们在不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对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不同需求。
(6)为了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统一管理。 二者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图书馆,实行统一管理,就可以统一规划、组织,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合理使用财力。
(7)为了发挥系统的属性与功能的放大作用。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成复合图书馆后,其属性与功能肯定会大于二者之和。
3 复合图书馆的发展过程
这里所说的复合图书馆的发展过程,是指复合图书馆的研究与探索过程。“复合图书馆”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对它的全面研究也才刚刚开始。由于数字图书馆是1993年9月由美国提出的,目前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 真正成型的或成熟的复合图书馆在全世界并不多见,但潜在型的复合图书馆可能大量存在。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90年代中期又出现数字图书馆,这样复合图书馆就孕育于某些传统图书馆之中,特别是已着手研究、试验数字图书馆的传统图书馆,将率先成为复合图书馆。
在国外,“复合图书馆”一词首先出现于英国。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苏顿(S.Sutton)在题为《未来的服务模式与功能的融合:作为技术人员、著作者和咨询员的参考馆员》的文章中,将图书馆连续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他认为“图书馆已经或必定要沿着这一序列,从作为一个场所的图书馆向作为一个逻辑存在的图书馆演进。”尽管苏顿在这篇文章中对四种图书馆的关系说得不大明确,然而他把复合图书馆摆在数字图书馆之前。在他看来,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自动化图书馆的复合,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过渡图书馆。对苏顿的这些看法是否正确,前面已作评论,这里要肯定的是他较早提出了“复合图书馆”一词。
苏顿提出“复合图书馆”一词后,立即得到英国电子图书馆计划主任路斯布里奇(Chris Rusbridge)的认同,并于1996年11 月修改了他提交给电子图书馆发展计划工作小组的文件,文件中采用了“复合图书馆”一词。1997年,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直属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在其《通报》(1997年第3期)中正式使用了这一词。此后的几年中,欧美国家图书馆界不少专家学者连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并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如1998年,英国的路斯布里奇撰文阐述复合图书馆的定义。同年,英国的穆里(R.Murray )发表题为《世纪挑战——走向复合图书馆》的演讲报告,并对复合图书馆的定义进行阐述。
在我国,对复合图书馆的认识与研究,一点也不亚于欧美,几乎是同时起步,其思想与认识也无多大差别。1996年,笔者在《图书与情报》第2期上发表了《论21世纪图书馆》一文,提出21 世纪图书馆的模式是纸质印刷型图书、缩微图书、电子图书、虚拟图书(计算机软件)共存互补,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1998年,笔者又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第1~2期上发表的《论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文中,对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相互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正式提出“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混合体论’”。1999年,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刘爱荣的《图书馆的未来》一书,该书也提出:“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是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成为一个混合体。”2000年,我国台湾学者顾敏在《图书情报工作》第3 期发表《千禧年初复合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策略》一文,他认为:“估计到21世纪初叶,除了极少数的图书馆可以维持前述的传统图书馆型态,又有极少数的图书馆可以转变为全部的数位化典藏之外,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将面临复合图书馆的情境与挑战。”同年,张福学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第5 期发表《论混合式图书馆》一文。 2001年,初景利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第3 期发表《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构想》一文,李致忠在《国家图书馆学刊》第4 期发表《图书馆的科学定位与发展战略》一文,沈迪飞在《少儿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发表《对当前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路子和模式的探讨》一文。以上列举,虽然不是全面的,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复合图书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建设和研究复合图书馆都是有益的。
4 复合图书馆的优势与分类
4.1 复合图书馆的优势
(1)信息资源更丰富,来源渠道更多,品种更齐全。同时, 各个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能都有一定的特色,从而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2)服务范围更广,读者更多,效益更好。 复合图书馆不仅为本地、本单位服务,还能为任何地点的与网络联接的用户服务,服务面更宽,利用者更多,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3)突破时空限制。复合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 一天24小时,不分区域,不分远近,都可进行信息资源的存储与传播。
(4)虚实结合,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与选择。 复合图书馆既有物理场所,又有信息空间;既有虚拟信息资源,又有实体文献,可供读者任意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5)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传统图书馆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在复合图书馆时代,由于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共享就能变为现实。
(6)图书馆的功能更全面、更完善。 它不仅会提高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价值与地位,增强竞争力,而且会改善图书馆的形象。
(7)能使图书馆的发展既符合社会实际,又适应未来的需要。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比较发达的今天,传统图书馆仍是基本的、主要的,但需要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它。因此,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不仅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缺陷,而且适应了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整体需要。
4.2 复合图书馆的分类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的不同,未来的社会将存在三种类型图书馆:一是纯传统图书馆,主要存在于基层图书馆及不发达地区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将会逐步提升:二是纯数字图书馆,主要是跨库跨馆、跨系统的网络图书馆或样板性质的图书馆;三是复合图书馆,它将首先出现在国家图书馆、大中型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
对复合图书馆自身可作如下划分:①从规模划分,可分为大、中、小型;②从信息载体内容划分,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③从性质、作用、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厂矿、企业、公司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版本保存图书馆等;④从数字化程度划分,可分为数字化程度高和数字化程度低的图书馆。
5 复合图书馆的特征与功能
5.1 复合图书馆的特征
复合图书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混合性。从整体来说,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混合;从部分来说,其文献是手写本、印刷品、缩微品、声像品与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混合;其服务是本地与远程混合,受时空限制与不受时空限制混合;其形态是物理场所与信息空间混合,实体与虚拟混合;其技术方法是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混合。②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内部结构多样化,文献载体多样化,信息存储、传播的形式、渠道及手段多样化,用户多样化。③独立性。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是一个复合体,具有独立性,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是一种独立的类型与独立的形态。④整体性。复合图书馆虽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体,但二者联系紧,是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存取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及管理一体化。⑤两面性。复合图书馆虽是一个整体,但又具有两面性,即:既有实,又有虚;既是物理场所,又是信息空间;既受时空限制,又不受时空限制;既采用最新技术与手段,又保留传统技术与设施。⑥非赢利性。复合图书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是一种社会福利设施,供全社会免费共同使用,具有公益性、公共性。但它的某些项目或某些部分可实行有偿服务,如上网查询、数据库利用等可收取一定费用。⑦人文性。复合图书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重视人与人、馆员与用户的关系,重视社会效益。⑧信息性。复合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收集、存储、转换、传播信息,并提供信息服务。⑨存储性。复合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信息的存储与转换场所,承担永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⑩适应性与先进性。复合图书馆既是为适应当代社会与未来发展需要的产物,又充分重视当代有关先进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5.2 复合图书馆的功能
复合图书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文献信息收集功能,包括传统采访、网络采访和网络下载。②文献信息处理功能,即对采集来的文献信息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等处理。③文献信息存储功能,对传统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进行存储、保管。④文献信息转换功能,将手写品、印刷品、缩微品等有特色的馆藏逐步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并建立相关数据库。⑤文献信息检索与咨询功能,包括传统检索、网络检索、传统咨询和网络咨询。⑥信息知识传播功能,包括传统的流通阅览、馆际互借、网络传播等。⑦文献信息宣传报道功能,包括传统与网络的宣传报道。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包括传统的馆际互借、网络利用、跨馆跨库利用等。⑨教育功能。⑩情报功能。(11)娱乐功能,等等。
6 发展复合图书馆的基本策略
如何发展复合图书馆?我们认为,从整个图书馆事业来说,应是一驾马车往前赶,而不是几驾马车同时走。所谓一驾马车,就是发展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纳入这个轨道,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与传统图书馆的改革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发展复合图书馆应采取以下策略:
(1)调整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无纸化社会”、 “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衰落论”等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就是一些人言必称数字,只把视线和注意力投向数字化图书馆,忽视了传统图书馆的存在与发展,更看不到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相互依赖关系。现在我们应调整视角,既看到数字图书馆,又看到传统图书馆,更看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使二者真正实现共存互补。
(2)选择一些基础好的传统图书馆发展复合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既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与母体,也是复合图书馆的基础。当然,并不是所有传统图书馆都同时具有条件建立复合图书馆,因而必须先选择一些基础好的、具备条件的传统图书馆发展复合图书馆,其他传统图书馆待自身条件成熟时再建立。所谓基础好,一是有一定规模,信息资源丰富,又有特色,传统文献转换为数字信息后,其内容在网络上不会重复。二是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有一支技术队伍。三是投入的资金能适应发展需要。四是图书馆领导与工作人员有这种愿望与要求。
(3)大力扶植传统图书馆,加速传统图书馆的结构改革, 特别是大、中型图书馆,要使其尽快进入复合图书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增加数字化信息的比重。
(4)加速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试验。要统一标准, 突破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应该有大小概念之分。大概念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因特网、地区网、系统网上的数字图书馆,它们除图书馆参加外,还有其他单位参加,如书商、出版商、报刊社、信息咨询公司、科研机构等。小概念的数字图书馆,则是指未来复合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我们要建立的是后者。但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数字图书馆,依靠小数字图书馆为它提供网上信息;小数字图书馆依靠网上的广域信息,进行选择下载和利用。
(5)培养复合型图书馆人才,建立复合型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 复合图书馆的人员,既要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信息科学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界的某些人士,认为掌握信息科学是情报专业所必需,而忽视了图书馆学专业对信息科学教学内容的加强,从而造成今日图书馆学教育的尴尬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是建立图书馆学加有关信息科学内容的复合图书馆学教育体系。
(6)加强理论研究。要在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 对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标签:数字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公共空间论文; 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