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论文_覃金婵

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论文_覃金婵

黄冈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生态园林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应加强城市近自然园林建设,了解其理论基础,并掌握相关的营建方法。实践过程中应对城市近自然园林的功能特性进行必要地了解,确定其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原则,提高科学的营建方法利用效率,提升这种园林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基于此,本文就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近自然园林;理论基础;硬件方法;可持续发展;潜在价值

城市近自然园林整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相关的理论基础及营建方法依赖性强,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加强对这种园林理论基础及营造方法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在对近自然园林理论基础分析中,需要考虑园林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应掌握好近自然园林的营建方法,确保其营建效果良好性。

一、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概念及内涵分析

所谓的近自然园林,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秉持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植被的合理搭配,促进植物群落自然化,应较低的投入成本获取最大生态效益所形成的园林。在城市近自然园林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学原理使用,加强园林实践应用中人地关系协调,突植物群落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功能园林创建,并增加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践过程中实施近自然园林建设中的各项作业计划时,也需要对其中的动植物生存环境进行考虑,并重视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使近自然园林作用下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效果不断增强,维持好其实践应用中的动态平衡性。同时,近自然园林建设中应按照自然规律开展作业,增加其生态效益是,实现园林的和可持续发展,并降低长期使用中的维护管理成本[1]。

(二)与传统园林、自然式园林的区别所在

为了使近自然园林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应在其理论基础分析中了解这种园林与传统园林、自然式园林的区别所在,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近自然园林与传统园林、自然式园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自然园林与传统园林之间的区别。传统园林建设中关注了园林的文化内涵及观赏性,对其自身的生态学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近自然园林建设中在研究园林观赏性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视了其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效组合,关注了园林自身的生态学特征。同时,近自然园林与生态园林组合合理性的增强,确保了园林在时间、空间方面都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能够相互结合,突出彼此间的和谐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维持了生态系统平衡性。

(2)近自然园林与自然式园林之间的区别。近自然园林建设中的设计与管理理念趋于自然化;自然式园林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其中的意境及观赏效果进行了重点考虑,但未包含生态效益。实践应用中二者在内涵及服务方面有所差异。

(三)相关的林业理论分析

近自然园林林业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及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其园林服务功能完善及潜在价值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对近自然园林理论基础分析中,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林业理论。其中,所谓的近自然林业理论,是指在基于森林自然动力生态机制的作用下,结合近似于原生态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要求,优化森林结构,确定其最佳的结构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良好运行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所开展的林业活动。这些林业活动开展,也需要遵循自然规律,逐渐形成接近大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实现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且与生态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有机结合[2]。

近自然林业生产计划实施中,若能与大自然之间无线接近,将会增强其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建立彼此间的和谐关系,开展林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也能维护好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在确定近自然林业经营目标、建立其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法,突出其复层、异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潜自然植被及新演替方面的理论

在无人为干扰及既有自然环境条件作用下所存在的植被,可视为潜自然植被。在对这类植被理论分析过程应考虑多种因素:是否处于平衡的演替终老状态、是否为所在区域环境因子方面协调效果良好的植被等,确保这些植被作用下的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高,近自然园林功能不断优化。同时,在近自然园林建设中也需要考虑新演替方面的理论,即在土壤改良、潜自然植被培育等措施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使裸地上形成植物群落,实现园林建设中人工营造与植物自然生长的有机结合[3]。

二、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方法

(一)设计方面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营建方法加强城市近自然园林建设时,需要在其设计方面给予更多的考虑具体表现在:(1)近自然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城市特点、园林的功能特性等,注重野生资源挖掘,并考虑不同景观的搭配效果及场地环境状况,逐渐形成良好的近自然植物群落;(2)近自然园林设计中应确保其生物群落稳定性及多样性,对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园林中动植物、微生物能够在良好的自然系统中正常生存,维护好生态系统稳定性;(3)加强既有地形地貌条件利用,在尊重自然、保护既有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要求下,优化城市近自然园林设计方案[4]。

(二)营造方面的方法

为了增加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生态效益,应考虑其中的园林植物。具体表现在:(1)确定潜自然植被的过程中,应了解潜自然植被的功能特性,在人工干扰较少的区域开展调查活动,并结合近自然园林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形条件等,确定最佳的园林潜自然植被;(2)重视园林中的幼苗培育及种子收集,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植物群落形成中的伴生种,并选择抗逆性强的幼苗,满足城市近自然园林建设要求;(3)注重城市近自然园林所在区域的土壤改良、混合密植及地表覆盖措施实施,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增强园林营造方法适用性。

(三)管护方面的方法

在选择城市近自然园林营建方法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管护方面的方法。具体表现在:(1)结合近自然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幼林管护期、速生管护期及成熟管护期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外界竞争性的强的杂草进入,并注重植物生长状况观察及调整,确保植物营养状况良好性;(2)明确近自然园林管护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了解其管护内容。近自然园林管护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包含内容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并提高园林中植物群落稳定性,且园林实践应用中应与人之间保持亲和性;(3)在确定近自然园林管护方法的过程中,应对其中的植物群落开展调查活动,并突出其自然性,对其中的杂草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园林管护方法,保持其良好的管护效果[5]。

结束语

城市近自然园林实践应用中需要充分发挥其理论基础及营建方法优势,对其中的基本原则进行考虑,确保这种园林服务功能能够不断完善,为现代城市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可靠保障。因此,未来城市近自然园林建设中应对其理论基础、营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它们应用于园林建设过程中,促使其中存在问题得以高效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中胜.在城市构建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方法[J].科技资讯,2011,(28).

[2]赵杰,冯闯.城市近自然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6,(35).

[3]全晓东,刘米米,白娟.城市近自然园林理论与构建方法研究[J].北京农业,2014,(30).

[4]董璐璐.营建城市近自然园林的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

[5]雷文龙.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J].江西建材,2015,(17).

论文作者:覃金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论文_覃金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