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1100
谦让,是孩子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会给予孩子。什么玩具零食呀,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的如何去谦让。
一、情景再现:
我们班有两个孩子,瑞瑞和阿仁,两个都是男孩,是堂兄弟。阿仁比瑞瑞大几个月,这两个孩子经常为争夺一个玩具而互不相让,有的时候还用起了武力。当然是瑞瑞吃亏要多一点,因为阿仁活泼好动又比较强势,瑞瑞则显得比较羞涩内敛。可每次阿仁也占不到便宜,他把弟弟惹哭了会被爷爷批评。幼儿园的孩子处于3-6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占有欲特别强,又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导致孩子喜欢抢玩具或其他东西。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会慢慢消失。但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认为无所谓,反正孩子大了就会自己知道的。如果你这样做了,很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自私的人。所以在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时,我们决不能放任自流。不要等孩子自己去过渡和消失,而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
二、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谦让品质的缺乏?
1.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局限性,尤其是3-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慢慢适应集体生活,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使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多从自我考虑问题,以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和认识问题,很少关心别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但也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除了自己以外,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使其养成乐于帮助他人,善于分享与谦让,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家长限制了幼儿的谦让欲望
孩子的谦让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人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一样,严格遵守着“用进废退”的自然原则,当孩子开始出现谦让的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得谦让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父母没给孩子学习与强化的机会。马克在《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经济水平的提高
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普遍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一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投资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目前城市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成人都以孩子为生活重心,长辈的疼爱更是让幼小的孩子感到我是家里的中心,他们的任何要求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满足,几乎每次都以家长的妥协而告终,这种过分的溺爱、迁就,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家长的宠爱造成了孩子缺乏经常和别人分享食物、玩具的愉快体验,久而久之便滋长了唯我独尊,独占一切的思想。
4.缺乏正确的引导。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吃亏,无论什么事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例如: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经老师调解孩子已经和好,可父母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非去横加指责地训斥别人孩子一番。殊不知这样做只会损害孩子的良好性格与品德的形成。
三、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谦让呢?
1.同伴交往,学会谦让。
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让孩子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他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受的权力,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减少孩子在交往中的不安全感。可以让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让孩子在同伴游戏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养成孩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
2.创造谦让的家庭气氛。
营造谦让的氛围,体验分享快乐。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充满“谦让”的环境的意识。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谦让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谦让”也会从心底发生。从孩子最在乎的食物开始,如果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放任不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偶尔的“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3.切忌“强迫性的谦让”。
谦让是发自内心的,在谦让的过程中是感到快乐的。孩子只有从自己的谦让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谦让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让行为,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谦让意识。孩子年龄虽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孩子自愿的谦让。
4.注重言传身教。
榜样、表率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正如艾伦凯所强调的: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我们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更有效的引导孩子会谦让,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好基础。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成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
论文作者:孙雪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孩子论文; 谦让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就会论文; 让孩子论文; 意识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