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正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硕大的成果。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技术不断更新,冲孔灌装施工作为一种有效的施工技术,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其具有施工简单、且承载力较强的优点,但是由于受冲孔灌注桩施工还存在不足,如工程地质情况不可预见、施工管理不善、施工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质量出现问题。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测量定位
(1)要有专业的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以“放线、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2)中心桩、线路交点、转点、圆曲线起、终点、重点控制部位,加密临时控制桩,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上述部位的控制桩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定的精度。
1.2护筒埋设
(1)在桩位埋设6~8mm厚钢板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200mm,埋深1~1.5m,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同时挖好水源坑、排泥槽、泥浆池等。
(2)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1.3泥浆制备
冲孔灌注桩是靠泥浆护壁,防止坍孔,运用泥浆循环清孔掏渣,泥浆比重和黏度是两项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泥浆比重太小,则难以护壁,容易坍孔;泥浆比重太大,则会影响冲孔进度,且孔壁泥皮太厚会影响侧摩阻力的发挥,因此,正确控制泥浆比重是成孔施工顺利及保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4冲击成孔
(1)为保证冲击成孔的施工质量,施工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少松绳,勤松绳,勤捞渣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冲孔开始时小冲程(低锤)密击,锤高0.4~1.0m,以免偏斜。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m后,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1.5~2.0m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软土层中冲孔时,可在孔中投入黏土和小片石以提高护壁强度;进入基岩后,应采用大冲程、低频率冲击,发现成孔偏移时,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500mm处,然后重新冲孔;遇到孤石时,可采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挤入孔壁。
(2)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进入基岩后,桩端持力层每钻进100~300mm时,应清孔取样一次,并应做好记录。
1.5清孔和终孔
(1)清孔分为两次,在冲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经冲孔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一次清孔,先往孔底投入一些散碎黏土,用冲击锤低冲程反复拌浆,使孔底沉渣悬浮掏出。二次清孔为放入钢筋笼之后,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2)二次清孔后,泥浆的控制指标为:泥浆密度>1.15,黏度控制在20~25Pa·s;混凝土灌注之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1.2,含砂率≤8%,黏度≤28Pa·s,孔底沉渣厚度须符合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钢筋笼的制作及吊放
对钢筋笼的制作,要注意对质量的严格把控,还需要对使用的原材料、钢筋接头的连接工艺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取样科学、检测合格,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需要对钢筋笼的尺寸以及型号、规格参数等进行核实;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固定。如果吊放钢筋笼施工作业时遇到突发情况,最好不要强行吊放,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查明具体的故障原因之后再进行钢筋笼的吊放。
1.7浇筑施工的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在施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浇筑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需要保证钢筋笼的质量,而且还要将埋管的深度控好,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质量。
2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其具一定的特点,就是砂层较厚,就会导致冲孔灌注桩成桩过程的清孔清渣不太干净,且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极易存在沉渣的现象。而采用高压后注浆法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状的发生。以下就对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分析。
2.1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首先要考虑到现场冲孔桩形成的孔底为锅底形状。由于锅底的形状具有一定的不平整性,这对钢筋笼内部的注浆管来说,要达到最底部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方案时,需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将注浆焊管垂直放下,并固定其顶端,有效使注浆管能够达到最深处。完成其安放过后,将清水注入其中,并及堵头锁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泥浆进入而造成堵塞的现象。
2.2及时劈裂冲开注浆通道
完成桩身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高压力清水注入其中,其主要是为了将底部的胶皮绑扎注浆通道,其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将通道冲开。当冲开注浆通道后,应立即将注浆口球阀关闭,以防止出现堵住的情况。
2.3桩身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灌注水下混凝土,特别是灌注桩混凝土.首先应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因为混凝土塌落度过大,会导致灌注导管堵管;反之,会产生离析现象,导致混凝土骨料之间、与钢筋之间未能有效粘结,出现断桩。观测塌落度的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及表面情况,现在的水下混凝土为避免混凝土提前凝固,一般会添加缓凝剂。缓凝剂添加过量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不断冒泡,离析泌水,影响混凝土塌落度。因此观测塌落度的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及表面情况。
其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明确应该控制混凝土的初灌量,根据桩径大小计算料斗内所需混凝土初灌量,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压力挤开孔底残渣,顺利返浆并满足初次埋管深度,避免因埋管深度不足、泥浆影响桩身质量。再次,在灌注桩身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测探桩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在砼中的埋深宜控制在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最后,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0m左右时,需减慢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底口以上4m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2.4后注浆施工控制
桩底注浆是通过泵送水泥浆体经桩底向周围介质渗透、劈裂、充填、挤压、胶结来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一定量的水泥浆体送达桩底,并使之留驻桩底周围不远的范围内。注浆过程采用高压注浆,一旦注浆周边土体存在孔洞,就会出现冒浆现象,所以注浆应选择成片已完工的工程桩,避免浆体出现在其他桩孔内。
在桩身混凝土灌注48h后对注浆管实施预压裂通道工序,桩身砼浇筑完成后2天-30天内完成孔底注浆。尽可能采用浓浆、低压慢注及间歇注浆,以利于定量水泥浆体留驻桩底有效范围内。各注浆管尽可能依次等量注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复杂、多环节,在复杂地质作用下,桩孔和桩身易出现是不可见的情况。因此,对于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心施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规定、施工技术来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保证冲孔桩的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林俊.冲孔灌注桩基础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14).
[2]王晓亮.冲孔灌注桩的现场施工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5).
[3]陶林洋.浅谈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21)
论文作者:王建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冲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钢筋论文; 注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冲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