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国土工程”技术与应用论文_王焱筠

浅谈“数字国土工程”技术与应用论文_王焱筠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我国对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国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数字化国土资源中开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极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本文提出了数字国土工程技术在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对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实际应用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国土工程”;技术与应用

1导言

近年来,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达到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数字地球和人文因素方面的相关数据,并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的效果,根据这样的基础来科学地表达国土资源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国土资源利用的反应能力。数字国土工程是一种国家各级国土部门对各种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帮助的主要手段,主要通过数字更新、统计和建设工程用地的管理等。

2数字国土的概念

数字地球的最早提出是在美国,在当今时代,赋予了我国社会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其主要就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构建通信框架,加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方便人们获取。这种框架下,其能够实现三维的表达方式,进而打破原有的地域限制。所以,必须要从多个层次对其理解。其一,将地球表面的信息数字化,能够全方位地描述地球。其二,在数字化框架内,加入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政治、经济等,进而能够更加丰富框架。数字地球已成为衡量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国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措施。其逐渐改变了世界的形态,并将信息时代更加清晰地诠释出来。数字地球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包括诸多领域,比如军事、资源、经济和交通等,数字国土是其中一种,其主要会涉及资源、农业和水文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数字国土已覆盖我国诸多省市,已快速融入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3传统国土工程存在的问题

3.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传统国土工程的部门属于长期分割,勘察和设计工作比较分散。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滞后,导致相关的勘察技术十分落后,造成国土工程一直十分被动。由于国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设计与勘察之间存在脱节关系,导致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会以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方式出现,并且勘察较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人员受自身知识限制,并不能全面掌握国土勘察信息,最终造成勘察成果在设计过程中的转化率比较低,造成严重的浪费。

3.2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

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基础条件和数据,由于在设计地图的时候,其数字化程度比较低,与CAD软件并不匹配,导致其并不能实现实时对接,进而造成设计系统不得不重新将勘察资料数字化,直接影响设计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也会延误设计时间。

3.3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勘察部门所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就是以图纸和文字等形式为主,在设计的时候,由于其数字化程度较低,进而导致设计人员并不能准确理解勘察信息,而且在处理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给设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问题。

4数字国土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探讨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国家对信息和数据方向的发展加大重视度,借助数据支持,现代化建设得以实现,而数字国土工程的数据收集、提取、分析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未来是大数据时代,利用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势在必行。

4.1国土资源土地管理

按照规范进行土地管理工作,调查和监测、土地登记、地籍调查等方式管理土地,注重土地总体规划,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开展土地利用计划、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按建设用地管理进行征地、评估,加强对土地市场管理、土地监察。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设计土地信息系统,注重推广土地管理系统的软件功能网络覆盖面积,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土地系统相关信息公开化。合理打造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网络,具有先进手段,完整体系的高效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国家、省、地、县四级土地管理部门分别建立,对土地利用、地籍管理、法规检查、市场管理及信息服务等土地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根据各省市特点统一建立办公自动一体化办公信息系统,规范日常业务办公,完成土地登记、估计、详查、定级、规划等专业性工作,将土地信息系统管理业务系统化,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完善,对我国土地资源系统的规划、使用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务办公、信息服务体统载体,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国有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分析,建成综合评价、科学规划和合理化开发利用的有效土地资源,保证耕地面积的现代化管理。

4.2加强国土资源的动态管理

在国土资源动态管理中,耕地的动态监测是重点。随着现代化数字国土工程技术的提高,利用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进而合理制定耕地保护措施。近年来我国卫星的发射,给国土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利用影像融合等技术自动判读,对土地数据中的矢量数据进行使用,辅助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土地资源基础图件及数据库的更新下,实现农用的分级与评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基础数据库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辖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实施对土地进行观测,保持土地信息的高效准确管理。

5数字国土工程技术可持续发展

5.1从根本上做到数字化管理应用

在建设数字地球及数字中国的目标下,不乏数字国土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地球涵盖了数字国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从数据库的建设到网络基础的建设,到标准化国土信息的专业化,直至服务社会大众,都需要数字国土的工程技术支持,保持商业与公益、保密与公开平衡等多重性发展,转变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具体的工程技术应用,从简单的信息使用到简单的加工处理上提升到真正的数字化管理,从根本上转变,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5.2加强系统化管理

规范信息的统一标准,具体落实到实际,加强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统一性。应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面向对象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满足统一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和面向对象的数据定义和处理,完成时态数据组织和多尺度数据表达。加强日常技术管理,保证信息管理流程的通畅,注重一致性、标准化,促进技术的进步,推动数字国土的快速发展。

5.3信息化管理需要持续性发展

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复杂,工程软件也在不断开发,国土基层项目、人员、环境复杂多变,但是数字国土工程建成后,是国家规范性标准,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其实施情况、完成使用情况的资料需要长期永久管理保存,不能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及时制定信息化基础标准、数据库标准、元数据标准,从而形成统一完整信息化的体系。正确反映国土资源情况,在地理信息中标准的收集内容、质量、空间参照等各个方面,快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使用与交换,实现数字国土的资源共享。

5.4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一个合理的工作流程,将信息化与国土资源管理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相关管理实施单位、监管部门及社会民众的需要。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有准确的信息技术管理,让数字工程技术在应用中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相关人员长期坚持推进,深入研究分析,协调统一地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我国数字中国的快速发展。

6结语

我国对数字国土工程的建设不断加强,逐渐增强了对资源利用的反应能力,对国土资源的现代化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新时期对国土资源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数字国土工程是我国建设信息化的主要途径,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建设,不仅仅能达到数字化的生产和管理。在我国相关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和配置就变得非常重要。数字国土工程的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超.数字国土工程中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0):226-227.

[2]毛永生.基于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159.

[3]李学森.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J].河南科技,2014(10):21.

[4]王森,余兆明.浅谈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8):356.

论文作者:王焱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字国土工程”技术与应用论文_王焱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