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安琼[1]2001年在《素质教育中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德育工作长于“管”和“灌”,过分强调思想改造,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的实践性,使德育工作的实效难以实现。目前,在理论方面对德育模式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旨在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中小学德育的活动教育模式,在德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提出本文将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小学德育的活动教育模式,以弥补德育模式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分析素质教育与德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叁部分:介绍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构建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提出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构建的依据,介绍了本模式通过实践应达到的目标及本模式的程序、特征、原则和实践中应注意的倾向。
杨炎轩[2]2006年在《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一个不断吸收德育实践的新成就和问题米充实自己的过程和阶段,现在,德育理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适应德育实践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阶段。德育理论发展变化的这种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德育理论发展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既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提高自身德育理论素养的必经之途,也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创新德育理论的内在需要。具体说,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我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历程、成效及问题所在,增强德育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德育现象、实践及其问题作出更科学的说明或解释,对今后的德育现象、德育实践作出科学判断、预测,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我们拓宽和深化德育理论研究的领域和主题,进而推动和促进德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德育理论发展是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性,德育理论发展研究是对德育研究活动及德育理论本身发展性问题的研究,即对德育研究的研究。借鉴教育基本理论关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的成果,德育理论发展体现为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德育理论研究内容的进展和德育理论研究趋势的展望。其中,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和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表征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理论研究内容的进展是从内容的角度来具体说明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理论研究趋势的展望则是从未来的角度对德育理论发展所进行的预测性分析。 以我国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1981~2005)所转载的德育论文及其引用着作文献为主要研究样本,我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叁个时期或阶段:1981~198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1989~199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1999~2005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换句话说,1981~2005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以科学化为起始,历经现代化,现正向人性化进发。在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德育过程率先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议题,德育的地位受到普遍关注,科学化成为几乎所有德育问题讨论的归宿;在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德育功能与效果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德育地位的讨论让位于“德育首位”的探讨,德育理论科学化问题继续受到关注;在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主体性德育思想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生活化成为几乎所有德育问题讨论的归宿,教育的道德性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及其所反映的德育理论发展状况,只是体现了德育理论表层结构的变化,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反映的则是德育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德育理论深层结构的变化。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包括德育理论研究的哲学科学基础转变,德育理论研究的理论核心转变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转变。德育理论研究的哲学科学基础转变主要表现为,从单一的哲学向度朝多样化的哲学科学向度转变;从哲学科学语录水平上的
赵颖霞[3]2016年在《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儿童国学教育虽然失去了传统的综合教育模式,但通过不同的国学教育科目被继续传承。民国初期,基于“国体初更,百事务新”的思想倾向,各种西方教育思潮,尤其是欧美教育思潮开始逐渐深入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民国政府宣布清朝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激进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小学国学教育由固守传统、模仿改良,迅速转向摒弃传统、激进转型。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国文教育取代读经讲经,中小学国学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革。1915年至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近现代教育的新进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迎合了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小学国学教育强调以儿童兴趣、儿童社会生活、儿童活动为中心,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国文科演变为国语科并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核心。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在叁民主义教育宗旨指导下,国民道德教育成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旋律。公民教育强调国民道德观念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养成儿童爱国爱群观念;国民道德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核心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中华”、“游中山陵记”、“黄花冈”、“游泰山记”、“林则徐”、“孔庙和孔林”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小学国语课本中普遍的内容。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教育的统一管理与控制,确立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叁育并进;文武合一;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自信”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调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权危机的特殊时期,尤其注重突出加强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战时的特殊状况,着重强调抗战、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育与根据地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小学国学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等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内容与根据地抗日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抗日教育和生产劳动、生活等实践教育。同时,基于抗战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也将传播革命真理,激发中小学民族、爱国意识和人民革命的情怀放在重要地位,呈现教育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征。
郑敬斌[4]2012年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个题目作为学位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吸收和汲取了以往研究者的理论和成果,特别是吸收和借鉴了当代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深化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建设的深入发展。本文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论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依据及其特征进行了简要梳理,并从承载形式视角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解读。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教材梳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叁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针对前面的分析,论文首先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而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思路、实施策略两个核心层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佚名[5]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研究说明[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徐明华[6]2003年在《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文中认为在今天全面知识化的社会中,人们礼赞知识就像中世纪的人们礼赞上帝,启蒙运动的人们礼赞理性一样。蓦然回首,道德教育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知识世界”的泥潭而与“生活世界”严重剥离。为此,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创造性地解决了由“知识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难题,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这一模式赋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系统的论述,以期对职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价值。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的历史必然,分析了职校德育的现状并揭示问题的根源,指出改变现状必须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变革的方向。第二部分全面论述活动道德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特征等。第叁部分论述这一模式建构的立足点,并从环境、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测评系统以及方法创新五个层面全面、完整地构建了极具职校特色的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第四部分论述这一模式的操作策略、实施原则与运行机制,提出了德育活动课、活动教学及教师观叁大策略,并从实施原则和运行机制上加以阐述,保证这一模式的良性运行。
张波, 林少芬, 乔少利, 乔凤香, 乔娟娟[7]2017年在《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项比较热门的话题。目前全国中小学的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十分激烈,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争取能够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新一代素质全面的学生。但是目前
万万[8]2016年在《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历来重视君子德行的修养,大陆教育始终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台湾教育也将“德、智、体、美、群”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本文从德育的宏观层面入手,综合运用了材料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等,在准确把握德育教育与中小学德育教育概念的前提下,首先梳理了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从殖民时期到独裁统治时期德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并重点结合具体案例对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台湾教育改革给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特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实用性,回归社会生活;内容趋向突出本土化特色。笔者认为,台湾开展中小学德育教育有自己成功的经验:社会、学校、家庭叁方的良性互动;方案、制度、法律的有利保障;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存在的忧患:过度强调道德多元化造成的价值观混淆,以及德育教育不平衡的发展趋势。文章最后在归纳了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给大陆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启示:树立核心价值,需求多方合作,扶持公益事业,及顺应历史发展。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实践环节中,充分结合区域特色,赢得更多合作契机,为两岸中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两岸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共同发展。
黄佳运[9]2016年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培养人专门活动,是创造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全面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健康的成长,是我国教育战线必须长期坚持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学校是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中小学德育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未来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在实践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相同或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建立和形成科学规范公正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德育评价功能的认识、德育评价的有效性和激励性的认识、德育成果评价中的终极目标评价或德育过程评价的关系、德育实践考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成绩的考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定,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实践证明,只有实行科学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注重对德育活动的评价与对学生品德的评价相结合进行,德育结果与德育过程相互印证,才能使德育评价研究走上正确轨道,德育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助于科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评价理论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德育实践和德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提升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等部分构成,主要观点和内容集中在第一至第五章。具体说来,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德育评价概念的界定以及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必要性及其功能;第二部分是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德育评价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凸显的问题;第叁部分针对构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依据和基本原则两个问题的思考,归纳和总结出了九个构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原则,并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述;第四部分是对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主客体和指标体系的探究;第五部分尝试提出构建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中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探究[D]. 汪安琼.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2]. 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D]. 杨炎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D]. 赵颖霞. 河北大学. 2016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 郑敬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6]. 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D]. 徐明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 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C]. 张波, 林少芬, 乔少利, 乔凤香, 乔娟娟.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叁卷). 2017
[8]. 台湾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研究[D]. 万万.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9]. 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D]. 黄佳运. 云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