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2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城 048100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科技的发展,电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对设备安装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不同的电力设备针对着不同的安装规则和要求。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关系着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对电力设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质量管控措施。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安全管理;隐患
引言
电力设备安装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存在诸多弊病和不足之处,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供电,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现有重点状况,分层次的进行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切实保证设备安装高标准完成。
1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的素质
电力设备安装中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诸多,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施工管理人员,二是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等对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持续投入对这些方面的严格培训,有利于提高电力设备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1.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电力设备安装设计的施工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具有种类繁杂、用量大的特点,每一种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安装关系着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电力设备包括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和需要进行安装的电力设备,其中机械设备作为电力设备安装中的辅助工具,其自身的使用性能、操作的特点以及生产工艺等都需要符合电力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电力设备则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整体质量,对于施工工程而言,如果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则难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法保证生产和生活正常的供电需求。可以看出,施工材料和电力设备的质量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1.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指的是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对人财物的组织、对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试手段等。施工方法贯穿施工中的整个过程,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完成施工项目和保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工程在施工方法的制定中,首先要从本次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对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仅要考虑施工方法的适当性、专业性和科学性,还要做到经济合理,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管理环境等。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气候的变化上,例如温度、湿度等;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也具有复杂变化性。因此在具体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到对当地的环境因素进行考量,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等,均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电气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再进行拆卸、解体、更换配件,将造成更大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气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电力设备安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人才培养
3.1 增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工作人员是项目施工的主体。数据调查表明:施工中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导致施工质量诱发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应该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出发,树立全局的安全意识。首先,施工人员应该以工程的质量为基本工作核心,不能因为工程质量和经济因素影响质量达标;其次,质量问题发生后的维修和调整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将质量隐患控制在最小数值之内;第三,电力设备的安装是为了满足用户基本的用电需求,所以,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核心,全面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第四,电力设备安装质量的优良不是凭借主观判断而形成的,需要依据用户的反馈资料以及相关数据为佐证,应该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数据参照意识;最后,电力设备质量的实现应该全面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工作人员应该树立全局的基本概念,切实完善电力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检查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施工准备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准备阶段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
(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针对各种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并指出相应处理预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2)健全培训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在培训中注重让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提升服务意识和预防意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注重对施工问题的解决,提升施工工程的综合效益;另外,强化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对施工出现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时普及,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3)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选择施工材料和电力设备过程中,要加强对生产厂家的调查,包括社会信誉、资金力量、产品质量认可度以及价格等,货比三家,选择适合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的厂家,并在购货后注重对使用情况的反馈和记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
4.2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过程是对施工设计进行实践的过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最终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难以更改的影响。施工过程不仅要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施工具体环节和进度进行控制等,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技术管理因素。
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做好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应该推动技术革新,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对新技术的应用;其次,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或者提升现有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保证相关技术问题的有效解决;最后,按照施工管理的制度和标准,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制定高质量的实施计划。
(2)建立和完善项目监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应该委托监理公司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理。对工程施工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理,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行业规定。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其整改。
4.3 竣工验收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是电力设备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着工程建设全面评价是否能够成功,也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投入使用。在这个阶段应该加强对施工资料的收集,保证有效的评价;在验收中注重对施工问题的总结,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案例。
5 安装工程中的常见隐患
5.1 接线问题
进行接线施工时,部分重要的工序流程没有受到重视,容易为日后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比如,相线直接与灯头螺口的线柱连接,处理开关的过程中未切断相线,未及时清理腐蚀剂等。因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导致线路搭接工序相对混乱,从某种程度来讲无疑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5.2 穿线施工
进行穿线施工时,如果管道直径太小,但设置的导线数相对较多,导管的内部散热空间受限,致使导线绝缘层加速老化,也不利于现场的安全施工。
5.3 避雷系统的施工
安装避雷系统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有多套可选方案,如采用构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墙体或构造柱内敷设,或采用镀锌圆钢施工。引下线施工过程中,若漏接或漏焊某处圆钢,就可能使得引下线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使整个避雷系统失去避雷作用,由此引发安全事故。
6 有效防治隐患的管控措施
6.1 加强教育培训
为顺利开展施工活动,首要任务便是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于未施工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项目,可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工程监理部门开展以现场操作人员为主体的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不断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在现场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施工人员麻痹大意,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促使其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使现场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6.2 构建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
施工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要熟悉规范的操作流程,熟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足实际,制定一套安全生产实施细则,用以指导施工建设。监管部门应认真研究以往的安全事故资料,重点排查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监督责任分解至各部门、岗位,促使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不作为”问题出现,一旦发现隐患,逐级追究安全责任,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杜绝违规操作。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全方位动态跟踪监督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监管人员要根据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对现场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力求将一切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确保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6.3 加强施工安全设施的管理
施工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除了依赖于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管,还需完善硬件设施,从制度和设施上为安全生产提供“双保险”。电力设备管理者要定期督促设备管理人员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其因长期沾染污垢而逐渐丧失安全防护功能。闲置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按编号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切忌乱堆乱放,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除此之外,施工范围要提前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的教育和培训,指导其规范操作。将要安装的电力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使用性能即安全测试才允许投入使用,以免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用电装置同电力设备一样,安装前必须验证其安全性能;重点排查电力设备的绝缘和接地部分,防止其漏电;对于工程的电气、电子产品,应重点测试其绝缘、接地部分的性能;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维修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测试,尽量提高维修操作的安全系数。
7 结束语
我国电力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加大,对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要求在不断增强。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想保证竞争优势,需要提升设备安装能力,重视对工程施工影响因素的考虑,以有效支撑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电力设备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论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A].2014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2]陆钧研.浅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
[3]朱健.浅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组织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
[4]翁蔚.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2011-12-08.
[5]常晓颖等.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1(11):245.
[6]曹家玮.电力公司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8):51-52.
[7]张赪.变电所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04).
论文作者:王振刚1,王振科2,桂菲菲1,魏辉1,庞百胜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