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栏:让公司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_国内宏观论文

第6栏:让公司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_国内宏观论文

专栏6:让企业在平等环境中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等论文,竞争论文,专栏论文,环境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在全球劳动密集型轻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背景下,外资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机电产业的技术更新和大发展,助推中国机电产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高台阶。进入新千年后,发达国家以IT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工艺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中国成了其主要承接地,促进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开放带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而且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中国国内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国中西部转移,形成了中西部地区产业改造与升级的新态势。通过对外开放,不仅实现了民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国际收益的目标,而且吸引了外资的大量进入,促进了中国经济、技术、管理乃至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初衷是为抵抗投资风险,外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做了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投资风险下降,再实行外资优惠政策就有违市场经济原则,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

目前,外资、民营和国有企业基本上三分中国企业,让这三类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才可能使中国经济正常发展。为此,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理所当然。如此明显的事实为什么有些外资企业不能接受?

我们知道,大部分外资企业来自发达经济体,这些企业在发达国家并不一定能得到特定的政策关照,但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和发展水平比中国高,所以,他们的预期收益相对稳定,企业安全性也不是问题。如果这些企业在中国经营,预期收益的稳定性就低一些,再加上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他们会认为自己处于竞争劣势状态,企业也不安全(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有些企业倒非真的需要什么实质性的特权,但却需要一个政策的保护伞,使企业的安全与利益能得到保障。因为中国还不是一个所有国家都认可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过特定政策来保障投资安全和收益相对稳定是许多企业需要的。所以,在中国人看来,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有些外企却无法接受。

其实,对外企的安全和稳定的诉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在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决不是税制和税负统一了,企业就必然在一个平等环境中竞争,区域分割、垄断、政府干预等都干扰了市场的正常和平等运行,而这些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彻底改变。如果我们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外企的抱怨,才有利于真正理解外企的言行,才能继续我们的开放政策。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仍然很低。到2007年底,中国人均使用外资仅为57美元,与发达国家人均使用外资超过500美元的实际相比,差距还相当大。这就是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中国的巨大市场、普遍受到良好教育且工资成本仍然相对较低的优质劳动力、便利的贸易通道和巨大的工业品综合加工能力等,都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新的主要引力。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国策。而深化改革,创造好的市场环境是进一步开放的前提。

标签:;  ;  ;  ;  

第6栏:让公司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