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合小学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论文_樊群英

浅谈整合小学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论文_樊群英

樊群英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观音镇沙沟小学 644600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阅读,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内外阅读,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体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增加语文知识,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069-01

学生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有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与整合,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样,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可以在课内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文章,或同一体裁的文章,同一类内容的文章,使学生在课内学习后,及时的进行同类文章的阅读比较,对课内阅读学习的阅读方法进行及时的拓展,即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训练了阅读理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类文章的阅读得到了提高。于是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

一、创建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们学校已经建立书香角。学生喜欢阅读,好的阅读环境很重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试想在宽敞漂亮的教室讲台上、阳台上,在这些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摆放上一本本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书籍,再放几本借阅本,学生可以随意进行借阅,那是多么畅快的场景啊。我校教师就是这样做的。每逢课间休息时,便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徜徉在书边,翻翻这本书,比较一下那本书,或是推荐一下自己喜欢的书,有借书的,有还书的,选好一本再心满意足的或满怀期待地离开。选书是自由的,读书也是自由的。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

二、建构整合课内外阅读策略

1.释疑解惑。

学期初,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整合,依据单元教材内容,选择适合本单元课内阅读的同步阅读文章,适合本单元课外拓展阅读的文章和书籍。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壮丽山川”主题,课文内容以写长江、三亚、烟台、金华等地的美丽景色为主。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这样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种阅读一般在课堂内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指定学生翻阅相关的书籍。学生通过阅读,联系教材,实现“无师自通”的目的。例如《玩儿出了名堂》教学,有学生提出疑问:是列文虎克发明放大镜的吗?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相关故事,学生对列文虎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解决了疑问:他只是显微镜的发明人而并非是放大镜的发明人,放大镜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2.比较鉴赏。

选择同类阅读材料,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对比,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同时,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使学生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也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学,我让学生对比阅读《漓江美》。学生发现《漓江美》这篇文章也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所不同的是后者从漓江的倒影美、烟雾美和奇峰美三方面来重点描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构学生自主阅读策略

1。设计“阅读摘录卡”、准备记录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摘录”,并定期检查。旨在监控阅读过程,保证课内外阅读的质和量,养成习惯。

2.定时定量地阅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阅读,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晨定时阅读,每周专设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学生每天睡前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随意阅读,完成摘录卡有一定量,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每天摘录不少于四个好词,一个佳句。

四、建构教师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注重落实重点训练项目,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补课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达到“自能阅读”的效果,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其中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以下几种。

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一分试验田》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脉络。

2.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3.指导多种形式的阅读。如,如泛读(初读)、细读(精读)和研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充分审美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4.写法的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范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此,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写作技巧表情达意。学习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等。

5.写读书笔记。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这样做,不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以及批判性阅读能力。学生读过的书,要求他们写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所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的交流。老师们指导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一致的,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从读书中得到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最实际的——提高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适合学生,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就是好方法。开展课内外结合的阅读教学,更好的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

论文作者:樊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整合小学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论文_樊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