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广泛兴起,这显著地提升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路道路桥梁工程所处地形特点存在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充分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这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充分掌握工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而促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1道路桥梁工程地基的基本条件
1.1残积砂质粘性土
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土质一般会呈现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黄色三种颜色,这种土质非常硬,而且它的饱和度非常的大;主要的形状是粉颗粒,或者是粘颗粒状;残积砂质粘性土的韧性不是很好,该图纸的成因为花岗岩风化残积,这种土质的厚度相对比较厚,在2.00-9.00m之内。
1.2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的呈现颜色为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色,这种土质与其他土质不一样,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对粉质粘土进行硬塑处理,大部分的粘土是粉颗粒、粘颗粒的形态,干强度、韧性还有压缩性都处于一般水平,成因是坡积,粉质粘土的厚度比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厚度要低一些,在1.60-7.65m左右。
1.3中砂
中砂的颜色为,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黄色,饱和性非常好,密度一般,形态为颗粒状,颗粒的直径一般在0.04mm以上,该土质的成分以泥质成分为主。成因为冲洪积,厚度为1.13-4.50范围之内。
1.4淤泥质土
淤泥质土以灰颜色和深灰色为主,该土质的流塑性与饱和性都非常强,形态以粉粒、粘粒为主,土质具有非常好的均匀性,但是该土质中也存在少量植物残渣和朽木等,在一少部分会出现细砂,伴有微弱的臭味。与其他土质进行比较,摇震的反应不够明显,切面非常的光滑,但是它的韧性非常差,主要成因是海积,厚度与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厚土接近,在3.00-10.0m范围之内。
1.5素填土
素填土的颜色为杂色、深灰色和灰色三种颜色,这种土质的湿度非常大,该土质的主要成分以粘性土为主,而且成分中还含有很多杂物,比如:粗砂、碎石等等,素填土的土质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该土质进行有效的夯实处理。在残坡的积台处,该土质的内部会存在一些植物的根叶、根系,主要用在耕种的土地,这种土质的厚度相对比较低在0.50-6.7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软弱地基对于道路桥梁造成的影响
2.1沉降量较大
因为路面软弱地基土路面在施工之前没有有效固结,软弱地基没有经过处理,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路面基础会施加一定压应力,导致路面使用之时出现的沉降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导致路面净空,在底部出现淤塞以及积水问题。更严重情况,底部土体还可能造成剪切破坏,出现较为严重的沉降问题,路面的使用功能就会消失,路面以及路基同样伴随受到相关损坏。
2.2纵向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的中部凹陷问题
依照相关路面基底土压应力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数据,基底的压应力不断增大,如果软土路面地基的处理方法不当,由于沉降累积与路面,路面中部的沉降差距提升,道路中间低、两侧高的问题就会愈加显著。这样路面净高就会下降,就导致路面中部出现积水以及淤塞问题。
2.3节段错台
路面邻近节段有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出现错台,通常情况错台不显著,不会影响到使用,然而在软土地基中所修建道路的此类问题可能严重很多。因为路面的纵向受力不够均衡,就造成临近两段基础在软土地基上的压应力不够均衡,导致临近两段沉降值不够均匀发生错台。道路路面于沉降缝位置临近两节分别在不同的土质基础上,由于基底的压力,不同的土质就会展现不同压缩性,而两节沉降量便存在差异,继而造成两节段的错台问题。
2.4路面结构自身破坏问题
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造成路面附加应力提高,附加应力到达一定水平就会使得路面结构自身开裂,如果由于路面地基变形问题导致路面节段间的边角发生刚性接触,就会使得应力过于集中出现局部破坏问题。
2.5路面建筑破坏
因为在路面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路面建筑物基础处理常常容易疏忽掉,所以非常容易导致路面建筑物病害与路面自身相比更易处理,不过维修费用会提高,对使用功能产生影响,更有甚者导致路基的局部由于没有建筑支撑出现小范围坏损。
3处理软弱地基的具体方法
3.1管桩加固
该方法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桩的处理。主要施工设备为薄壁桩式钻机和薄壁管式桩式钻机,属于现阶段新型桩基工程。桩的内壁与土壤有机地结合,以增强土壤和管桩之间的摩擦,并促进形成良好的负荷。桩加固具有高负荷、经济效益好、耐久性高、施工效率高、桩质高的特点。它需要相对较小的土层和广泛的使用领域,这有利于道路桥梁的生态建设。
3.2加筋技术
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和技术标准来实施加固技术。将钢筋、钢带、尼龙绳、钢筋混凝土带、土工合成材料等某些材料铺设在人工填土的墙或堤内,或树根、成堆的砾石、秃钉或斜坡上的土锚即加固技术。增强技术可以确保土壤具有高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的人造复合材料形式。它实际上可以增加地基的负担,避免地基的沉降,促进地基的稳定性。
3.3塑料排水板加固
塑料排水板加固技术是一种处理道路桥梁地基的新兴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塑料材料将塑料排水板插入柔性土层,插入深度必须明显不同,土层预先安装。软弱地基土增加地基荷载。该方法结构实用、效果好、成本低。他受到水利工程的大力推动。凭借丰富的应用经验,建筑的深度不断增长。
3.4换填土
加强土壤填充的方法,主要由与应力在土壤层内的分布增加了衬垫的负载应力的组合,因此降低了下层的应力和促进地基的稳定性。有土壤的多层次适合这个建筑,如深沟槽、深的池塘、被困淤泥黄土、混合河堤,等在建设的道路和桥梁的过程中,所述失真性能和低负载地基软弱和厚度。施工人员必须挖掘地基和替代材料的软接地层稳定且无腐蚀性。例如,土壤、砂砾和灰烬等,然后严格遵守压实处理要求,以确保紧凑性满足施工需要。在地毯层压工艺,建筑人员可以使用振动板,压实锤和机械压实的方法来有效地治疗堤层,同时增加了表面的土壤。
3.5碎石桩加固
软弱地基穿孔后,以一定的方式将砂砾或砂土填入孔内。例如,水冲洗法、振动法和冲击法都是在软弱地基中促进密集桩的形成。例如砾石堆、砾石堆和沙堆。弱地基层下部的复合层属于保持层,填砂桩可有效提高抗变形能力和地基荷载。重力桩加固方法通常适用于粉底,松散地基和粘性地基。
结束语:地基是道理桥梁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路基建设好了,之后的工程才能逐步推进,因此一定要注重路基的建设。软土路基的情况十分复杂,我国对软土路基的研究尚不成熟,这就更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研究出更多适合我国软土路基发展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吕猛.道路与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8):274.
[2]夏枫,王吉文.软土地区桥梁与道路连接处的路基处理方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9):45-47+8-9.
[3]薛超,黄松.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7):151-152.
[4]陈晓梅.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0):236-237.
[5]薛英.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要求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121.
论文作者:初云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地基论文; 路面论文; 土质论文; 道路论文; 土路论文; 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