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香

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香

张琴香

青海省大通公路段 青海西宁 810800

摘要:国省干线公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脉,其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干线公路的运营效益,更影响着我省市之间的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养护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需要相关部门要通过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民众和社会创建更好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

1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意义与问题

公路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公路养护管理同样具有公共管理特性,根据公共物品和公共管理理论,切实加强养护管理,创新管理体制,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路公共资源服务,对提高公路主管部门的公共管理效能,创建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一些地区国省干线养护管理体制效能低下,养护管理水平滞后,建设与养护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对现有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省情的养护管理模式,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了解这些不足能够为之后对策的采取提供明确的方向:一方面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运行机制不灵活,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一些地区地州公路管理总段和县区公路管理段只对其辖区内的国道、省道实行养护管理,地州之间、县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缺乏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可以说,养护管理系统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标准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不完整的管理系统,使得养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养护和管理工作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能保证管理效果,不能推动公路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公路养护队伍结构不稳定,这里不仅仅是指年龄、学历的分布不均,养护生产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另外,一些地区的养护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在东西部沿海地区还好,在西南地区以及西部山路地区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面对的环境就十分恶劣,在这些地区现有机械设备存在老化、陈旧等清苦,造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无法保证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养护方法

养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自然养护、标准养护、蓄热法养护等等,这些都可以对混凝土起到一个很好的养护作用,下面我们就对这些养护方法进一一的介绍。

2.1 自然养护

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是施工工程中常见的养护方法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养护方法简便快捷,而且需要的成本很低,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广泛的用于中、小型施工工程。这种方法应用的原理是,当在气温不低于5度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采用浇水保湿,用其他的设施进行防风防干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其质量。人们在进行养护的时候,都会采用像湿麻袋、锯末、湿砂等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然后在进行定期的洒水、浇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而且在洒水时,一定要洒均匀,不然就很难保证混凝土中的湿度,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春季,雨水比较充足,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防潮措施,以免因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多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在夏季的时候,我们为了防止其表面的温度过高,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且不同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也存在着不同。因此,我们在采用自然养护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2.2 标准养护

就是按规范要求,在温度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养护,即为标准养护。尤其是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是测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2.3 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采用保温材料加以覆盖,使混凝土始终保持一定温度。这种方法在平均气温不低于-10℃、混凝土表面率(表面积与体积比)小于5时较为适宜。多在住宅冬季施工中应用,若配合热水养生效果更佳。

2.4 热养护

热养护是利用外界热源加热混凝土而加速水泥水化反应的方法,也称加速硬化养护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2.4.1加热养护

此法往往在蓄热法养护达不到目的时采用。可分为暖棚法、蒸汽加热法、干—湿法、加压蒸汽法等。

(1)暖棚法。利用保温材料搭成暖棚,把整个构件或结构围起来,保证棚内有较高温度,棚内加热可采用装设蒸汽管,也可直接生火炉提高棚内温度。

(2)蒸汽加热法,也叫湿热法。利用蒸气加热,使混凝土得到较高温度和湿度,在湿热环境中加速水泥水化来达到加速硬化的目的。蒸汽养护分4个阶段进行,即预养期(静停期)、升温期、恒温期与降温期。为了防止和抑制结构破坏,在开始升温之前,要设置预养期,使混凝土在常温潮湿环境中静停(静置)一定时间,产生一定的早期强度。预养期以2~4h为宜。混凝土的结构破坏主要发生在升温期。同时,升温期也是混凝土结构的定型阶段,在热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升温期必须控制升温速度,使因温度引起的不均匀膨胀破坏力不超过已产生的结构强度。对于中等强度的混凝土,升温速度不宜超过20~25℃/h。当升温达到最高限时,保持一段时间称为恒温期。恒温期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增长期,故为混凝土结构的巩固期。恒温期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取决于水泥品种、水灰比和恒温温度。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恒温温度不宜超过60~70℃,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则不宜超过90~95℃,温度过高不利于水化作用,强度将会降低。目前,多采用恒温时间为3~5h。降温阶段因混凝土已具有较高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为了避免表面开裂,一般脱模时气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差不得超过40℃,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宜超过35℃/h,过速降温不仅强度损失,而且失水过多将影响后期水化。对于尺寸大,外形复杂的构件,升降温速度应酌量减小。

(3)干湿热养护法与其他的养护方法不同,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不需要延长养护期,直接利用其内部结构的饱和蒸汽养护产生的应力,就可以上混凝土中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个合理的环境,而且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它主要的施工原理是,在混凝土成型后的一段时间中,进行干燥,然后在进行高温养护。这样主要是因为,在进行高温养护的时候,内部的水分会因为高温的影响向外迁移,而内部就会因为脱水而进行收缩,从而使得混凝土内部更加紧密,而且有效的控制温度,也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因高温而被破坏的现象。

2.4.2辐射热养护法

(1)太阳能热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吸热物体,搭设通光集热保温罩进行的混凝土养护。此法与自然养护比较,可缩短养护周期1/2左右,晴天集热罩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015~110倍。此法有直接覆盖、太阳能养护罩,塑料簿膜简易暖棚等多种方式。

(2)红外线养护法。红外线加热养护就是利用发热体改变表面状态提高辐射强度,使被加热制品吸收辐射热提高内部温度。另外模板和介质也吸收热量,最终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再次传递给制品一部分,使制品内部温度进一步提高,加速水泥水化,促进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形成。此法是在发热体(散热器)表面涂刷远红外辐射材料,当发热体使涂料分子受热后便激发而向四周发射电磁波,该波被物体吸收,成为分子运动动能,使被加热物体的温度上升。红外线加热以电、煤气或蒸气为热源。由于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内部有游离水存在,而对红外线又有较宽广的吸收带,混凝土在60~100℃时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为90%左右。因此用远红外线加热养护混凝土制品可以取得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养护时间短、抗压强度高,节约能源等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增加,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给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必须要从质量的控制、模板技术的应用、后期养护等几个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增加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真奇. 探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204.

[2]王春霞,徐阳洋.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18-219.

[3]韩忠.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5:88-89.

论文作者:张琴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