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周迪[1](2021)在《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居民精神层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追求温饱刚需到寻求精神享受,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异域性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其民族文化资源包罗万象,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碌曲县作为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在甘肃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经过多年旅游业的发展碌曲县已拥有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资源融合效应还很浅显;再加上民族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易逝性,亟需探索一条适合碌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碌曲县文旅融合的基础进行整体解读;其次分析碌曲县目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来获取居民、商家和旅游者对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最后旨在通过文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推出实景演艺、民族文化村、“前台、帷幕、后台”、文创纪念品四种模式产品,为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两者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上便是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意义所在。
付泳,张慧雯,刘春健,水文静[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目前,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相比差距还较大。本文在概括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付吉力根[3](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杨旻旻[4](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杨天姿[5](2019)在《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一方面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甘肃民族地区分布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弱。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需要抓住战略机遇,结合自身经济特点和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民族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的高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甘肃民族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总体发展状况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民族各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测算和选择。定性分析部分,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总结,甘南州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资源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具有比较优势;临夏州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旅游资源是其优势所在;五个自治县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多元、自然资源丰富和旅游资源潜力几个方面。定量分析部分,本文采用区位商理论,对甘肃民族地区“两州五县”的主要产业分别测算,并将显着优势产业与区域GDP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着作用。从测算结果来看,甘肃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和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依据区位商的初步测算结果及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在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条件下,运用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间重组融合及区域间融合发展四种方法,对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发展研究。研究表明,甘肃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顺应国家战略,在明确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中,既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增加与其他地区在产业和经济项目上的合作与交流。在优势产业选择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高效发展资源型产业;在优势产业发展中,注重发挥优势产业带动效应、加强高新技术对产业渗透融合、产业间融合发展、增加区域间产业合作,利用民族地区自身优势,寻求更多经济项目,并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丁玫[6](2019)在《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拥有类型多样、齐全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更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决定着我国总体生态系统状况。因此,民族地区更应该开发适应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旅游是基于经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来的,是建立在传统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和冲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力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本论文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念为指导,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愿景、新思维为文章的写作起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研究方法下,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玛曲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对促进玛曲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关于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研究,阐述生态忧虑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传统旅游的对比;第三章对甘肃民族地区、玛曲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主要介绍了玛曲地区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新挑战;第四章为玛曲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与生态资源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最后对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使我们直观地了解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突出问题,从而更加准确的寻找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静[7](2017)在《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国家提出通过产业扶贫方式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方兴未艾,它凭借其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比较优势成功从各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具体旅游扶贫实践过程中,实施者通常更加致力于对区域整体层面的扶持,而忽视贫困人口个体的诉求,旅游扶贫目标存在偏差,精准度较低。顺应当下国家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将精准扶贫思想与旅游扶贫有机结合,研究旅游精准扶贫,有助于实现贫困人口真正受益,从而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目标。甘肃省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贫困发生率全国排名第二。而由于受自然、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又是甘肃省贫困人口集聚地,因此,解决甘肃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成为了甘肃省的重中之重。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历史文化久远,异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以旅游的方式进行精准扶贫是甘肃省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最好选择。由此,本文选取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在对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状况与贫困人口状况,与此同时,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适应条件、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尝试提出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以期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提供一定帮助。
孙建飞[8](2016)在《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旅游的魅力所在,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动态表现形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游客对于旅游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单纯的休闲观光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以旅游中的文化元素就成为旅游者旅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文化旅游产业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009年《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政策性的引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基点。在旅游业欣欣向荣发展形势下,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甘肃民族地区文物古迹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有可能使民族地区成为国内外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但是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存在开发层次低下、类型不足、创意生成环境不健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集聚程度低等问题,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转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甘肃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亟需通过提升产业内涵进行产业升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甘肃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本文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过程和路径;然后依托甘肃地区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分析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分析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发现: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融合状况不尽相同,其中甘南与临夏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超前,但其它民族自治县融合发展落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深度不够,两大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改变此种现象,提高民族文化旅游状况,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就需要甘肃民族地区进行产业联动、发展集团化、重点区域重点开发、提升特色民族旅游产品创新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借鉴。
石福秀[9](2016)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以小积石山而得名,是甘肃省唯一的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境内的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天然的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也有文化遗迹、特色村镇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积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很多旅游资源还没有开发。目前,有一部分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县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状况和机遇、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从积石山县的概况入手,详细介绍本县的地理环境概况、民族构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类型和旅游资源的特点,即内容的多样性、不可移动性、具有可开发的潜力和民族风俗的独特性;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分析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所遇到的政策、旅游热和周围旅游市场的机遇,在保护与开发中所存在的观念陈旧、缺乏整体规划、旅游品牌塑造欠缺、基础设施滞后、产品开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面临的周围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宣传力度欠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挑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应转变观念、完善整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线路、重视旅游人才等对策思考。
高远[10](2016)在《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旅游业是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文化的开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转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潮流和趋势。由于文化旅游产业关联的宽广性、产业辐射的综合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改善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传承和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甘肃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汇聚的省份。历史的长河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和积淀了深厚凝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回族藏族文化传统、浓厚的裕固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东乡保安风俗习惯,造就了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浓、品位高、数量丰等特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民族地区逐步从一个长期封闭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文化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是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取得发展和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利的因素和众多挑战。作为西北乃至西部重要的旅游省份,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许多较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停留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价值评价,与此同时,对开发的条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二、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三大理论 |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机制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础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一、县域概况 |
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一、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二、碌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SWOT评价 |
第二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
一、碌曲县文旅融合的重点举措 |
二、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成效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问题 |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形式单一,产品类型单调 |
二、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
三、村民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
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缺乏 |
第三章 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居民、商家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居民、商家人口特征分析 |
二、家庭收入和旅游的关系 |
三、文化旅游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四、碌曲居民、商家对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中旅游者的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旅游者人口特征分析 |
二、旅游者市场定位分析 |
三、旅游者对碌曲印象感知分析 |
四、旅游者对碌曲文旅融合的感知分析 |
第四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建构 |
第一节 区域形象策划TDIS |
一、理念基础(MI) |
二、行为准则(BI) |
三、视觉形象(VI)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构建 |
一、做实做大实景演艺——《最忆是碌曲》 |
二、培植民族文化村 |
三、统筹“前台、帷幕、后台”产品(其他产品融合) |
四、开发推广文创纪念品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认识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 |
(一)自然生态丰富多彩。 |
(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三)民俗宗教极具魅力。 |
(四)民族餐饮风味独特。 |
(五)红色旅游历久弥新。 |
二、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发展规划相对落后。 |
(二)要素保障相对欠缺。 |
(三)市场主体培育不到位。 |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精细谋划设计。 |
(二)突出优势特色,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
(三)拓展融资渠道,着力破解瓶颈制约。 |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支撑。 |
(3)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
一、结构化理论 |
二、重要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村落历史 |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家庭结构 |
一、家庭规模 |
二、家庭类型 |
三、亲属称谓 |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
一、通婚范围 |
二、村落内部婚姻 |
三、村落外部婚姻 |
四、继嗣形式 |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
一、婚礼 |
二、葬礼 |
三、盖房 |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
二、问卷调查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山神祭祀 |
一、措哇 |
二、山神祭祀 |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敦巴斋会 |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
第三节 嘛尼会 |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
一、参与公益活动 |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结论 |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
四、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
1.1.1 小金县概述 |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
1.2.1 仪式前的准备 |
1.2.2 冬经仪式过程 |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1 从祖源到族源 |
2.1.2 语言与认同 |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
2.3.1 大坪寺 |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
4.1.1 亲属互助圈 |
4.1.2 地缘互助圈 |
4.1.3 友缘互助圈 |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
4.3 仪式与互助 |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
5.1 权力与权威 |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
6.1.1 大坪寺的结构 |
6.1.2 一僧一户制度 |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
致谢 |
(5)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优势产业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要素禀赋理论 |
(三)产业集群理论 |
(四)区位商理论 |
(五)区域合作理论 |
(六)产业融合理论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一、甘肃民族地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条件 |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三)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研究的必要性 |
二、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一)甘南州产业发展 |
(二)临夏州产业发展 |
(三)五个自治县产业发展 |
(四)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一、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一)甘南州的比较优势 |
(二)临夏州的比较优势 |
(三)五个民族自治县的比较优势 |
二、甘肃民族地区基于区位商的优势产业选择 |
(一)区位商计算方法与模型 |
(二)基于区位商的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评价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下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一、产业融合发展 |
(一)产业融合的演进 |
(二)产业融合的方式 |
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下的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 |
(一)基于高新技术渗透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二)基于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三)基于产业间重组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四)基于区域间产业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三、小结 |
第六章 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及发展对策建议 |
一、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对策建议 |
(一)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二)持续发展优势畜牧业和农业 |
(三)高效发展资源型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二、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把握优势产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 |
(二)加强产业间融合发展 |
(三)增加区域间产业合作 |
(四)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更多经济项目 |
(五)优势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完善 |
(二)湿地旅游丰富了生态旅游的新内容 |
(三)玛曲湿地生态保护势在必行 |
二、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民族生态旅游研究 |
(二)国外民族生态旅游研究 |
第一章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综述 |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
二、生态旅游资源 |
三、湿地生态旅游 |
四、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
(一)保护为前提 |
(二)强调生态教育 |
(三)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
五、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
第二章 甘肃省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一、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一)甘肃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二)玛曲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二、玛曲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
(二)民俗及文化资源禀赋 |
(三)了解华夏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的“汉藏走廊”和“窗口” |
(四)在甘肃省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中有重要地位 |
三、玛曲湿地生态旅游的劣势分析 |
(二)生态旅游客流季节性短板突出 |
(三)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 |
(四)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匮乏 |
(五)旅游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缺乏专业人才 |
(六)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程度不够 |
(七)宣传、营销方式单一,力度不足 |
四、玛曲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分析 |
(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 |
(二)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玛曲地区的重要影响 |
五、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一)区域竞争激烈带来的挑战 |
(二)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制约 |
(三)缺少具有生态责任感的旅游者 |
(四)产业链条联系不紧密 |
六、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一)重视生态资源的保护 |
(二)制定实施细则 |
(三)提高人才教育培训 |
第三章 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 |
(一)发展生态旅游是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甘肃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 |
二、甘肃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保护性开发原则 |
(二)可持续性原则 |
(三)利益共享原则 |
(四)科学规划原则 |
(五)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原则 |
三、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
(一)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
(二)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具体措施 |
结语 |
一、研究展望 |
二、研究结论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玛曲湿地相关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区域分布 |
第二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贫困人口状况 |
第三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适应条件分析 |
第四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 |
第四章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
第一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策略 |
第二节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
2.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意义 |
2.3 产业融合度的测量方法 |
小结 |
3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和路径 |
3.1 融合动力 |
3.2 融合过程 |
3.3 融合路径 |
小结 |
4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现状 |
4.3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现状 |
4.4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小结 |
5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 |
5.1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融合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小结 |
6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
6.1 产品融合方面 |
6.2 产业融合方面 |
6.3 融合动力方面 |
6.4 融合路径方面 |
6.5 产业链方面 |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旅游资源理论知识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
(三)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和重难点、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积石山县旅游资源概况 |
一、积石山县概况 |
(一) 自然地理概况 |
(二) 民族构成 |
(三)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二、积石山县旅游资源简介 |
(一) 自然旅游资源 |
(二) 人文旅游资源 |
三、积石山县旅游产品类型 |
(一) 饮食型旅游产品 |
(二) 购物型旅游产品 |
(三) 观光游览型旅游产品 |
四、积石山县旅游资源特点 |
(一) 内容的多样性 |
(二) 民族风俗的独特性 |
(三) 开发潜力巨大 |
第二章 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机遇 |
一、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
(一) 旅游景区建设初具规模 |
(二) 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二、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机遇 |
(一) 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支持 |
(二) 全国掀起旅游的热潮 |
(三) 周边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
一、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挑战 |
(一) 区域间的旅游发展差距较大 |
(二) 宣传力度欠缺 |
(三) 交通基础设施不健全 |
二、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观念相对陈旧 |
(二) 缺乏旅游资源整体保护与开发规划 |
(三) 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落后 |
(四) 缺乏旅游品牌的塑造 |
(五) 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创新不足 |
(六) 旅游发展专业人才短缺 |
第四章 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思考 |
一、积石山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
(一) 保护性原则 |
(二) 特色性原则 |
(三) 综合性原则 |
二、积石山县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对策思考 |
(一) 转变发展观念,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
(二) 完善旅游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规划 |
(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四) 区域性旅游品牌的塑造 |
(五)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
(六) 培育旅游人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民族文化旅游的特征 |
第三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第二节 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第三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
第四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效 |
第二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措施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第二节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 周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 付泳,张慧雯,刘春健,水文静. 发展, 2020(07)
- [3]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D]. 杨天姿.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6]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丁玫.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7]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刘静. 甘肃政法学院, 2017(01)
- [8]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孙建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9]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例[D]. 石福秀. 西北民族大学, 2016(02)
- [10]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高远. 甘肃政法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