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次焚书事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次论文,中国古代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秦孝公“焚书”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此看来,商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但他“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体制。一些儒生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丞相李斯为杜绝“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的现象,提出“焚书”的建议。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除《秦纪》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如百家语、诗书等限30天内交官府烧毁,逾期不交,“黥为城旦”(脸上刺字,罚服筑城劳役4年)。还规定,有敢擅自谈论诗书者处死,有敢以古非今者灭族,严禁私学,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这些命令付诸实行后,在全国范围内焚书,结果无数文化典籍化为乌有。 梁元“焚书” 梁元帝(508年—554年)萧绎,字世诚,南北朝时期梁国皇帝。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率兵5万南下攻梁。同年11月,魏军攻破江陵。梁元帝认为,自己读书破万卷,仍免不了亡国,读书还有何用?于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宝把14万册图书聚集在一起烧掉,随后,便到西魏军营投降。梁元帝受尽百般凌辱,于554年被西魏所杀,终年46岁。萧绎焚书是在个人陷入绝望境地时做出的非理智之举,与秦、清等朝代为愚民而强令焚书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后人也往往对其举动抱以宽容的态度。 乾隆帝“焚书 乾隆帝即位后,从1773年到1782年,他组织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学者,历时10年,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问世,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乾隆帝编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开始编书时,他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应予以毁弃,该“删改”的应予以删改。因此,有些书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据统计,在编书的10年间,仅浙江就毁书24次,被毁书籍多达538种、13862部之多;江西巡抚海成仅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就焚书8000多部。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书籍达71万卷之多。可见,乾隆帝“焚书”是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焚书”活动。中国古代四起烧书事件_焚书论文
中国古代四起烧书事件_焚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