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0年前后的就业形势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就业形势论文,年前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有三:一是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为了不使自己落后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是物价水平的稳定,避免经济和社会大的波动;三是有一个较为满意的就业水平,失业率在社会能忍受的限度之内。那么,我国就业的趋势是什么呢?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城市贫困
世纪之交的10年中,就业的形势很不乐观。失业的人数必然要增多,随之形成城市贫困人口增加、住房困难等新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也将加重。我们先来看就业方面的形势。
进入就业年龄期的新增劳动力增多,仅城镇本身自1996—2005年将新增4000余万劳动力。每年需要安排就业400万人。 农村向城镇需要转移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即使这样,农业中还将剩余劳动力1.5亿之巨)。按照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每年需要向城镇转移1000余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会排挤工人的原理,同样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业产业。第二产业企业如果在它的有机构成提高后,工人数量不减少,而且工资水平上升,由于资本收益率的递减,必定会难以为继,甚至破产。由于几十年僵化的劳动就业制度,工人无法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随时再分配和调整,时至今日,已累积约为2000万左右的富余职工。每年平均需要消化200万人。
经济发展是阶段性的,产业结构也要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将不时地有相关的企业缩小、转产和破产,其职工也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企业只生不死、职工不能流动等种种原因,目前在企业中积累了结构性剩余的劳动力约在1000万人左右。每年需要再就业的压力为100万人。
因此,上述四项相加,世纪之交的10年期间,因新增城镇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动形成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平均每年为1700万人。
全国下岗的人员在1600万人以上,通过各种渠道再就业的约一半,还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岗位,加以500万左右的登记失业人员,保守估计失业的人数在1300万人以上。东北和其他地区的重工业城市,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城,一些资源型城市,失业问题尤为严峻。
与失业相关的是分配机会的不均,并将产生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
就业是劳动者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最基本形式,工资分配上的不均,只形成到职工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但是,失业的人员与在职的职工相比,形成的并不仅仅是分配差距的问题,而是分配机会不均的问题。目前,城市的许多福利已经市场化,企业和城市政府对居民的暗中补贴多已取消,而失业保障还极不完善。由于过去的劳动者不能流动,从一而终的就业体制,一家夫妻或者几代都在不景气的企业甚至在同一个不景气的工厂工作,从而失业和半失业给这些家庭造成极大的困境。农村贫困,还有一块土地作生活保障,而且生活费用比城市低得多。城市贫困,因城市中的生活费用太高,又无自己的生产资料作为谋生的保障,将使人陷入绝境。
值得指出的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结构性调整和企业减人增效,集中地发生在过去国有企业多、重工业和资源性产业基地。这些地区过去资源产业和第二产业太重,目前许多部门都很不景气,停工和半停工企业多,下岗和半下岗职工多,收入减少,导致区域性的第三产业萎缩。一些学者建议,第二产业过重的地区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其实,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一个条件,就是第二产业生产率很高,劳动者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有一个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在工业不景气和失业半失业人口较多的城市里,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半失业和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也将成为城市贫困的一部分。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企业用各种资金购买和建设了一批住宅,使重生产轻生活时代积累的职工住房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企业无力再进行住宅的购建,而近几年就业的劳动者较多,而且以后新增的就业人口压力也很大,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工资制度的改革,还远不能与住房制度改革相适应。因此,低工资者特别是失业和半失业职工今后的新一轮的住房问题,将会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二、扩大就业和稳定社会的对策
解决就业问题和仰制通货膨胀同样重要。物价水平太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而失业和半失业的人数多了,社会同样不稳定。因此,对两个问题解决的重视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1、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才能较为宽松地解决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据计算,经济增长速度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上升一个百分点,致使近700万人失业或者半失业。 考虑到就业的压力过大,经济增长速度不可压得过低, 如果年经济增长速度降为6%,则停工半停工的企业会更多,失业人口将会增加到千余万人。
2、用直接融资来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目前,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产销率不高,产品积压,有效需求不足,应当适当扩大需求。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扩大有效需求?今后几年里,由于银行商业化改革,加上对银行监管的加强,银行自己实际已经在模拟市场,对资金贷出的效益进行估计。虽然由于国有投资和国有企业虚假的资金需求很旺,但是银行不能按照虚假的无效益的需求供给资金,而老百姓的资金渠道单一,往银行系统流,使银行系统中发生资金剩余。贷款资金剩余,意味着间接融资形成的需求减少,就业容量也就减少。目前的消费需求不旺,则是由于银行给一些低效益的企业贷款少了,这部分企业的职工所发的工资和资金也相对少了。
就业机会的增加与投资增加即需求的增加有关,需求扩大,市场容量扩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容易卖出去,国民经注给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多一些,那么,怎样让中央扩大需求呢?简单地扩大信贷是不可取的,因为投资的低效率和国有企业的效率低,贷下去只能是向银行货币系统转嫁更多的不良资产而已。目前,扩大需求主要是增加贷款规模,即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来扩大投资规模,从而增加就业。我认为,要扩大需求,解决就业,关键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居民的钱不要再从银行到企业,而是直接投向投资基金、股票、企业股份,甚至投资办企业。这样,全社会直接投资,投资规模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也就扩张。这既能增加就业,降低资金的利率,减少企业用资金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又使投资和经营的风险社会化,减少向银行积累不良资产的压力,避免银行货币体系因不良资产过多而发生挤兑。
3、必须进一步调整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以解决忧心的就业和劳动力转移问题。如此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此多的职工需要再就业,国有经济无法全部包下来。国有经济要“抓大放小”,减人增效,国有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又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企业,资本和劳动比很高,安置一个劳动力就业需要的投资很大,至少需要4万元左右。 如果将每年需要就业的1700万人全部安置在国有经济单位中,年投资最少也需要6800亿元,这是国家财政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仅从就业的角度看,目前非国有经济不是发展多了,而是发展还很不够。1995年底,全部劳动力在国有、城镇集体、股份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单位中就业的比重,分别是65%、18%、2%、3%、2.8%和9%。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企业中,劳动力的数量太多,冗员过多,工资成本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增加,使国有企业效率下降。国有经济要提高效率,必须减人。然而,有业才能安居,才能稳住人心,才能使社会安稳,而国有经济又不可能吸纳如此多的劳动力就业,迫不得已,必须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以稳定社会和国家。
4、协调通胀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和就业水平从来都是相关的,要达到满意的物价水平,就要有一部分人以失业为代价;而要使失业的人数较少,就要以全国人民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为代价。国家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既不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失业率与全国人民又能忍受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结合点。物价压得太低,需求疲软,工厂停工的越多,失业的人也就越多,社会会不安宁;失业率压得太低,需求过旺,可能使物价涨幅过高,社会也会不安宁。
但是,通货膨胀的涨幅与经济效率也有关系,如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较高,在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通货膨胀率就会低一些;如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效率太低,中上速度的经济增长就会导致较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因此,提高经济效率,会使我们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等方面的回旋余地大一些。
5、避免现有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市大规模失业发生。 今天的一部分失业,是由于过去我们不注意一些纺织、军工、森林、煤炭等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替代造成的。进入相对和平时期,一些地区森林和煤炭快采光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了,有关的产业和城市开始衰落,而这些城市一时又没有形成可以容纳富余劳动力的新的产业。这不能不是目前东北等地一些城市失业人员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石油等行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东部如中原、华北、河南、江汉等油田,都是职工连家属十几万至几十万人,这些油田对资源的开采量很大,新的储油区又难以找到,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在内地形成现在东北的失业现象。而东北地广人稀,实在不行,可以退二进一,即放弃林业、采煤等,从事农业;但是,内地农民的土地都很少,不可能给退二的工人提供可种的土地,如果没有就业的门路,将会积累并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建议国家及早关注并解决石油和煤炭等资源型成市的产业替代问题,在项目立项、产业布局、财税政策等方面切实扶持这些行业和城市形成替代产业,以防产业和城市衰落后大规模的失业于未然。
6、有管理地组织人口流动和放开人口迁移。 从传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人口必须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人口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流动。人口只有流动,才能使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才能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国民经济增长的25%是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另一方面缓解结构性的失业。
劳动力资源和资金对于国家来讲,如同人体中的血液,流动则促进人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发育和成长;而淤积则会使局部部位坏死。当然,人口流动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但是,将剩余人口积累在农村和某一城市,也会出现大的社会问题。人口流动中的治安是分散的,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形成黑社会组织。
因此,国家应当在加强治安管理的同时,适当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使经济不景气地区的人口向需要劳动力和人口的地区流动,从而避免地区失业人口的积累,减轻国家调整就业结构方面的负担。
7、保护国内市场和促进出口。有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 才能有增长的产品市场,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销得出去,工人才能就业,收入才能提高,消费结构才能变化,反过来又给企业生产的扩大和新的产业的兴起形成条件,使更多的人就业。在经济开放以后,进口别国较多的产品,实际上是给别国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减少自己的就业机会,而出口过少,则导致对外经济交往中本国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如果一味地进口,通过走私而增加局部财政和发展局部经济,如果大多数人坐洋车、享用洋产品,如果许多企业家为了出国考察而进口本来国内可以替代的设备,将沉重的打击民族工业,大大缩小国内的就业机会。韩国和日本的经济民族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群众和干部学习的,也是值得国家在制定有关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为了多一个就业机会,为了少一个城市家庭因失去工作而陷入绝境,为了少一个儿童因家长失业而付不起学费,在国内产品质量基本过关的情况下,社会各界需要多购买国货,以缓解国内就业不足问题。
(摘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97.5)
(据广东高校1997年7—8期《理论信息》)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就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求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