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生命观对西方生命哲学的三重超越

论马克思的生命观对西方生命哲学的三重超越

论马克思的生命观对西方生命哲学的三重超越*

张 懿 夏文斌

[摘 要]马克思的生命观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的需求和发展,以其独特的方式一以贯之地关注和回答着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及意义实现过程,且内在于马克思的整体思想体系之中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以自身内在逻辑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一览无余地揭开了西方非理性生命哲学的家族漫画,在生命本质论、生命过程论以及生命价值论这三重维度上均实现了对西方生命哲学的实质性超越,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生命观的理论活力、实践意蕴和时代价值,进而指导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历史之维中现实地安身立命于世。

[关键词]马克思的生命观 西方生命哲学 超越

马克思的生命观是指内在于马克思的整体思想体系之中,对 “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深度思考和确证的基本观点,它 “既区别于 ‘敌视人’的机械唯物主义,也有别于抽象地 ‘重视人’的人本唯物主义”①,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的需求和发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以贯之地关注和回答着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及意义实现过程。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狄尔泰等为代表的西方生命哲学流派则以 “非理性”著称,企图通过意志、权力、体验、情感等因素来揭示生命的根本性意义,却未能完成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反而陷入了自身对生命解释的困境当中。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形成,虽然在时间上早于西方生命哲学,但其在生命本质论、生命过程论以及生命价值论这三重内涵维度上均实现了对西方生命哲学的实质性的超越。

一、生命本质论的超越:需要、劳动与社会关系三位一体

我们一方面不可否认,马克思的生命观和西方生命哲学都是指向现实生活的哲学,赋予生命观或生命哲学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使命,“思考和行动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生命哲学的出发点,乃至因生命哲学要求思考进入生活,就没有必要是一种理论上的立场。真正领会了生命哲学的人不需要这种理论立场,因为它已经完全属于他的生命”②,马克思的生命观和西方生命哲学都试图立足于人的生命存在来积极地回应传统体系哲学的抽象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异化③,如德国哲学家费迪南·费尔曼在 《生命哲学》一书中指出:如此定位生命哲学,就把心理学上的认识同教育的要求相联系。生命哲学是反体系的,在与以往的接触中是折衷的,且用警句来体现。④叔本华基于现实生活,也指出:哲学在任何地方起到的是解释和说明现有东西的作用,把世界的本质作为感受向每个人传递并被他们理解,以变成理性的、清楚的、抽象的认识。⑤由此可见,这种哲学不再致力于纯粹地建构体系,而是追求服务于现实生活,尤其是阐明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意识,这是二者的相同点。然而,另一方面二者还存在着本质论的区别。

④混凝土充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保持模袋布的平整,拔管时带出的混凝土应立刻用自来水冲掉,保证模袋布的表面洁净。

西方生命哲学之所以以 “非理性”著称,是因为这些西方生命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都认为,人的生命意志、权力、创造力、感受、体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比理性更加根本,它们决定着人的生命统一性的本质基础。如:叔本华认为人是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生活体验的浓缩,感觉而非认识是人的意义统一性的基础,而感觉背后的自在之物则被看作是生命的冲动的意志。在此基础上,尼采认为意义本身由意志的创造性和超越性所构成,它在生命前景的指引下,形塑着人的游离不定的自我经验。柏格森指出,与内心的时间的持续性的意识相联的生命感觉——精神自我在推动着人们不断去创造个人生活。狄尔泰相信真正的哲学要从完整的、全部的经验出发,因为它是生命的 “伟大的事实”;而体验则是一种生命关系,人们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感受生命,但却不能通过理解来认识生命。舍勒指出,内含于人的生命感觉中的先天价值是人的自我经验的最强的图像。西梅尔把 “其内心生命的形式”看作是精神的创造力。⑥应该说,立足于非理性的因素来把握人的生命本质及其存在,历史性地开启了人类把握其整体生命存在的新视域,但由于这种理解视域下的生命存在仍然是精神范畴的,因此难以逃脱落入唯心主义窠臼的局限性,最终也不能有效地回应因这种片面性所导致的种种责难。

几年来,他累计为职工垫资42万多元,受帮扶职工达50多人次。2012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要用实际行动在党旗下宣誓,为职工更好地服务。2014年被师工会评为“自主创业”示范带着人荣誉称号。□

马克思的生命观能有效回应人们对西方生命哲学的片面性的种种指责,既肯定激情、感性、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生命统一性建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又不否认以自我意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理性的重要意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扩展了生命本质论的根本性内容,认为人的本质应是需要、劳动与社会关系的三位一体。首先,马克思通过 “需要”和 “激情”阐明了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确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作为直接的、能动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才能、欲望体现在人身上;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换言之,他的欲望的对象不依赖于他而外在于他之外;但这些对象正是他需要的对象,是实现他的本质力量的必要对象。⑦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具有一种单纯的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生命力,而有生命力的表现就在于它有需要。一般的需要确证生命本质,特定的需要则确证特定的生物本质,人所以能够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劳动和创造活动,就是源于人内心的价值需要和渴望。因而,人的需要便确证了人的本质特点。此外,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考察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指出:感觉、激情、热情也是对对象的肯定⑧,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⑨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有激情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激情表现为人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并在总体上和人性中存在。其次,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实践)、社会关系本质与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确证之间的关联,实现了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完整论述和深度阐发。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一特性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⑩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又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⑪显然,这两处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表述是马克思尝试从劳动 (实践)本质论和社会关系本质论的不同层面来分别揭示人的本质的科学完整的内涵: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表现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就其内在根据层面的劳动 (实践)而言,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的内容。⑫这是因为,社会关系的根源性因素在于劳动 (实践),劳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人所特有的生命形式和属性也是由劳动形成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⑬正是在改造无机界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⑭,真正地证明了人的对象性存在和人化的自然界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⑮,即由于实践,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了符合人和自然界双重本质的人的 “全部丰富性”内容⑯,人本身是由劳动创造的⑰,也正是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现实表现。可见,马克思对于生命本质论的 “三位一体”的完整论述,既发扬了西方生命哲学的非理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理性的能力,通过 “劳动”这一关键词找到了实现和确证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现实路径。

二、生命过程论的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发展

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页。

马克思的生命观基于现实的人的需求和发展这一源点,扬弃了被西方生命哲学所抽象发展了的生命过程的观点。首先,马克思看到了这种生命过程的发展和自我提高与人的整体性生命存在之间的关联,认为不能离开人的生存需求的满足去抽象地谈发展,也不能无视与人的整体性生命和谐紧紧相连的全面性去片面地谈发展。马克思的生命观认为,只有在生产力的发展足以为每个人生存需求的满足创造充裕条件的背景下,更多的人才会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只有以人的整体性生命和谐为核心价值旨归的发展,才是一种既有利于挖掘人的创造性生命潜能,又不至因此而失去方向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生命过程不仅仅是表征着发展的抽象的持续的时间之流,还是人们通过自我意识的内在需要、对象化劳动、社会关系本质、处于社会历史之维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自由时间的过程,是人们在有能力满足彼此的生存需求的历史条件下自觉为满足彼此的发展需求和整体性生命需求创造条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体认到创造性的自由,而且还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途径,而不会走向相对主义的虚无。其次,在超越异化的生活经验、追寻生命的统一性的基础问题上,马克思的生命观超越了西方生命哲学的道德主义的局限性,现实地探寻了人们安身立命于世的具体可能性。马克思强调只有通过处于社会历史之维的 (即处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逻辑之中的)具体的生活方式,来现实地满足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体性的生命和谐以安身立命于世。能够满足人们生命统一性的理想生活方式是,既以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基础,又积极追寻以人的发展为根基的整体性生命和谐的实现。唯有通过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人们才能超越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局限,通过极富创造性的生命活动来体认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满足彼此的整体性生命需求,现实地得以安身立命于世。⑲最后,马克思的生命观强调在克服人的片面性发展中实现生命的丰富性、全面性和完整性。⑳马克思生命观视域中的人的发展既包括个体生命本质的彰显,也涵括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类本质力量的充盈和实现,是人不断地破除各种魔障拓展生命丰富性、展示自我生命力量的过程,倡导 “个人的最丰富的发展”㉑。马克思曾将人类历史分为资本主义以前的 “最初的社会形态”、以资本主义为典型的商品经济形态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三大社会形态。㉒在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不断互动过程中,人的发展也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前进过程,对此马克思划分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起初完全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㉓人的发展状态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趋势是获得进步。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是社会进步的总趋向和内在动力,未来社会将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原则,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和对人的终极关怀高度关照的基础上。只有经历过前两个发展阶段的磨砺和蜕变,扬弃中间阶段的异化现象,才能够达到第三个阶段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命丰盈的美好状态。

三、生命价值论的超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西方生命哲学以极力追求张扬人的个性为根本特点,却往往因为对个性的过分强调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淖。如:叔本华就探寻了个体化的实现路径,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身体实现纯粹认识主体的个体化。尼采着重强调风格,认为个性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具有根本性意义,他指出:风格使人的生命得到辩护,拥有风格的生命的力量无须证明。㉔狄尔泰指出,精神领域进行自我思考的目标也在于避免那些危及自我的极端的东西,以进一步巩固和塑造人的个性。西梅尔则认为,人格具有不可名状的风格、旋律和节奏,因为它,人们会对每类事件形成个人的、独特的、离群的看法。应该说,每个人都具有他人不可替代、值得尊重的独特标识性的个性,但并不能因此就离开个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希望只通过张扬具有强烈浓重的个人色彩的 “非理性”因素来填充生命。因为一旦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去片面强调人的个性化,或者仅仅在 “非理性”的时空里夸大鼓吹人的个性,往往就会走向极端个人主义的路数,从而压抑人的自由个性,而决不会像西方生命哲学所期待的——使人们的个性自由得到充分张扬。㉕

马克思的生命观完全没有因为对个性的单方面强调而落入个人主义的俗套,从而超越了西方生命哲学的个人主义情结。首先,与西方生命哲学仅从非理性层面来把握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无视人的理性、劳动、社会关系本质等与其自由个性实现之间的关联不同,马克思的生命观并不是一种对远离人的整体性生命需求的艺术化生存状态的空想希冀,它不仅解释世界而且在回归生活本来的面貌中改造世界。马克思意义上的个性是人的整体性生命存在的另一种表达,其关注点在于追问人的整体性生命需求得以满足、人的自由个性赖以确证的客观条件。马克思看到,人的发展的基础是满足其最根本的生存需求,当生产力的发展难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的情况下,一个人不可能仅仅依赖 “非理性”因素就能实现个性的张扬,仅仅依靠自身的 “单打独斗”就可以安身立命㉖,因为社会意识背后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存在,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真正的解放要在现实的世界中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其前提是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都得到充足供应。“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它是由历史的关系,由工业、商业、农业、交往关系等的状况促成的……㉗因此,人们自由个性的实现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人们通过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创造自由时间以相互满足彼此的整体性生命需求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的生命的充盈不是纯粹观念和意识的发展过程,而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生产力的提升是推动和满足人的生命整体性存在的根本动力。这在根本上不同于借助意志、权力、情感、体验、创造力、感受等非理性因素塑造个体生命存在的西方生命哲学。㉘其次,马克思的生命观实现了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辩证统一。生命之意义不能拘囿于自我的狭小世界,而应走出自我才能解放自我。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在面对职业选择的问题时曾这样说:选择职业应遵循 “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一主要指针,这两种利益不是互相冲突、彼此敌对的;相反,人的本性是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和幸福而工作,才能达致完美,而一个只为自己劳动的人永远成不了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㉙在狭隘的自我世界里或许可以取得世俗功利上的利益,但却无法成就个人的完美。只有将个人融入到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获得自我实现和完美人生的机会,生命的意义要在群体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实现。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牺牲个人,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人在这种双向互动与多方合作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和意义,这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源泉。马克思指出:社会从私有财产和奴役制等解放出来,其借助的是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但这并不仅仅涉及工人的解放,还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㉚这就是说,只有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普遍解放和满足中才能实现个人生命的解放和满足。㉛马克思这一思想的价值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凸显出来,这是因为当人类结成一个共同体时,个人、部分人的发展便与全人类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没有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少数人的发展也将会受到根本的限制、停滞或衰退。因此可以说,个体、他人与人类的发展构成了人的发展的三个向度,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㉜最后,马克思的生命观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中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认为社会对于个人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也是塑造社会的积极力量,二者在互动中共同塑造了社会和人本身。因此,他主张将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生活中理解人的本质,也在对每个个体的关照中实现社会的目的。马克思说:人作为特殊的个体,不仅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而且也是观念的总体和被思考、被感知的社会自为的主体,人在现实中的存在既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㉝实际上,这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深深植根于社会生产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中发现了这种真实的关系,从而确认了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合理基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自由……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借助这种联合获得自由。㉞正如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的集体主义的产生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自愿联合的结果,而这种联合决不是没有个性的人们的被迫联合。㉟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个人与社会并不是互相排斥或尖锐对立的,而是可以实现统一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是一致的㊱。人们在劳动中实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情感,既满足了他人和社会,也满足了自己。这其中,一方面自己的劳动和活动满足了自己,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了对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满足,即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㊲也就是说,人们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满足,完成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有机统一。

总之,马克思的生命观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整体性生命存在去探寻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确证赖以实现的客观基础,远远超越了仅立足于人的非理性存在追求超越理性主义生活方式的西方生命哲学。马克思的生命观既包含了西方生命哲学中的非理性的积极因素,又赋予人的理性、劳动、社会关系本质、处于具体的社会历史之维的生产逻辑等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以应有的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西方生命哲学的非理性弊病和走向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的价值归宿,使我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拨开由西方生命哲学的片面性所造成的阴霾㊳,重现马克思生命观的思想活力和理论张力,揭示其实践意蕴和时代价值,进而指导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历史之维中寻求人安身立命的根源,并通过在现实中的努力奋斗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满足深度的意义渴求,真正地安身立命于世。

①杨学功:《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的本质问题及其哲学意义》,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0期,第1~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168页。

⑩⑬⑭⑮⑯㉚ 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3、273、274、305、306、278、302页。

②④⑤㉔ [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62、18、39、51页。

总而言之,将3.0T MRI应用在生长激素缺乏矮小儿童垂体病变中,可较为准确地显示出各种垂体病变的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⑫㊲孙熙国、孙蚌珠、张守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2~64、77~78页。

总而言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主要任务。虽然有时候部分教师可能忽视了学科素养或者语言文字应用的培养,但是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通过多种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为以后语言文字的应用奠定基础,整体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小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好了铺垫。

③⑥⑱⑲㉕㉖㉘㊳ 刘力红:《马克思的生命观探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92、189、190、193、191、194、194、194页。

这个试探法通过较大的阈值来过滤掉噪声使每个台站的P波记录初始化成一个新的质点滤波。由于可以根据被另一质点滤波追踪的现有事件进行局部监测,因此有必要对单个度量进行新的初始化。这个度量的自然选择是P [z|],即触发台站的测量可由现有事件解释的概率。我们可以根据单个台站的似然函数(公式12)直接计算出这个度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确定Aexp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计算多个波前干扰的加性效应。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可替代的度量,可以加快计算的速度。这种度量是由现有任何事件和最大概率时的阈值引起的震动的概率,公式如下:

⑧⑨⑪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2、211、501页。

西方生命哲学极力渲染生命的过程性,尽管由强调这种过程性特质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叔本华指出,人的生命是处于不断流逝着的时间这一持续破坏过程中的生命存在。尼采认为,生命是由生命意志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集中体现为一个与主体没有关联的匿名的 “过程”,这种过程除了给人们带来某种飘忽游移的感觉,其他什么也不能带来了。柏格森指出生命的发展是持续绵延的生命之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一本时间写成的书。狄尔泰则认为,“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只有人的历史才能够回答。西梅尔明确地指出,生命意味着自我运动和自我提高的双重更新,在此生命更新的过程中潜伏着危机和变化。舍勒认为人的生命是永远不会在现时化中结束、将会一直进行下去的活动。可以说,强调生命发展的过程性的西方生命哲学确实抓住了人的生命存在不断生成和超越自身的特质,但遗憾的是,他们止步于此,并没有由此出发进而深入探寻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与这种生命过程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反而仅仅局限于从主观的方面强调人的发展和潜力开掘的根本性意义,寄希望于人们通过自觉地发展来应付日常生活的流变,却往往因此走向相对主义的历史极端。此外,在由非理性因素所推动形成的生命过程中,西方生命哲学还企图通过用作为生命经验总体的图像的统一性来代替逻辑的统一性,以找寻摆脱日常生活琐碎的细小可能,满足人们对于自我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诉求。如:叔本华的 “涅槃论”认为,人们只有借助极端否定的意志,尽可能地让所有冲入生活的事物都能够生存下去,才有可能重新回到他原来的生活中去。柏格森主张人们要以多于想象和少于实际事物的图像——感觉自我运动的形式来了解世界。舍勒指出,象征性是自我经验的载体,它作为自我经验中存在的最强的图像酝酿于充满活力的丰富的关联,代表了一个个体的统一。应该说,人们为了安身立命于世,需要自觉地建构自我统一性,西方生命哲学流派的这些与人的生命感觉相关联的图像的确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地关系着人们的安身立命。但因为这些图像本质上是存在于人的主观精神思维领域的、由 “非理性”因素所决定的生命感觉,无法为人们提供现实地解决生存需求和发展问题的具体路径,仍属某种道德主义的虚幻和想象。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它,人们也并不能全面解决直接关涉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赖以确证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客观基础的现实问题,所以它至多是带给人们一种安身立命之感,并不能使人们真正现实地安身立命于世。⑱

㉑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0、107页。

⑳㉛㉜㊱ 魏波:《文化与生命——中国变迁的人文诉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5、144~145、150、153~155页。

㉒杨河:《时间节约的规律与人的全面发展》,福州:《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11期,第52~56页。

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

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页。

㉞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4页。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应该成为当前师资培训的主要授课方式。如今大学教师面对的学生已是90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慕课和微课堂等。高校教师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越来越难,所以部分专家的传统填鸭式、传统板书等教学技能已经不能吸引当代的大学生。岗前培训专家应该宣扬适合现代大学生的教学技术,强调个别化、信息化、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技术。授课方式应该引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给学员一个示范作用,为其日后采用类似手段提供范例,引导大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㉟ [俄]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俄罗斯现代化与公民社会》,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对圆形基础区域采用人工凿毛处理,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将其冲洗干净,不得积水。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8)02-0068-07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与新疆长治久安研究” (项目号15ZDA005)、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新疆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策略与大学生危机应对能力培养途径研究”(项目号12YJCZH08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 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夏文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责任编辑 刘慧玲]

标签:;  ;  ;  

论马克思的生命观对西方生命哲学的三重超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