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楚辞隐”“商哲”解读_楚辞论文

敦煌写本《楚辞音》释读商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敦煌论文,写本论文,楚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1999)03—0102—(5)

敦煌写本《楚辞音》残卷,存84行,伯2494号,藏巴黎图书馆。昔王重民先生校书巴黎,始有著录,见其《巴黎敦煌残卷叙录》九(《图书季刊》二卷三期)。后闻一多先生撰《敦煌旧抄楚辞音残卷跋》(附《校勘记》),寄王重民先生,文又收入后来编辑出版的《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之中。周祖谟先生亦撰《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载《辅仁学志》第九卷第二期,后收入其《问学集》。姜亮夫先生又撰《敦煌写本隋释智鶱楚辞音跋》一文, 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一期,后收入其《楚辞学论文集》; 其作《屈原赋校注》(重订本),亦录《楚辞音》。王、闻、周、姜诸家对《楚辞音》的作者及其文献价值等,多有高论,但对其文字的释读,似仍有一些疏失。今读残卷影印件,拟对诸家释读之误略作商兑,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楚辞音》残卷第一行:“椉,时升反。”姜录作“时计反”。按:残卷“升”字写作“

”,姜录误。同样写法又见残卷第二十七行。又,残卷第九行、第十一行有二“陞”字,并写作“

”;第六十二行更有“陞,升音”,字写作“

”,姜录作“陞,升音”,不误。“椉”即“乘”字,《说文·桀部》作“椉”。又,姜《屈原赋校注》云:“椉,敦煌残卷楚辞音其椉,音时登反”,亦有误。又参后第十六条。

(二)《楚辞音》残卷第二行:“上,时壤反。”姜录作“时攘反”。按:字本作“壤”,又见残卷第二十行。作“攘”,形近而误也。

(三)《楚辞音》残卷第三行:“榰,之移反。《迩疋》曰:‘榰,拄也。’注本作枝字。”姜云:“‘朝发轫于苍梧兮’句王逸注‘轫,搘轮木也’,出‘搘’字,注云:‘注本作枝字。’云盖鶱师所见《章句》本,搘轮木作枝轮木,鶱师以搘字正之,引《尔雅》‘搘,柱也’,今传本洪兴祖《补注》本,已作搘,则改从鶱公说矣。”按:残卷字本作“榰”,从木旁;引《尔雅》则作“榰,拄也”,字迹十分清楚。关于王逸注,今见明正德本、夫容馆本《楚辞章句》及《四部丛刊·初编》影明翻宋本《楚辞补注》等皆作“搘轮木也”,《文选》尤刻本、六臣本、《集注》本作“支轮木也”(古注引王逸注,或作“止轮木”,或作“支轮木”,或作“枝轮木”,参拙著《楚辞文献学史论考·道骞〈楚辞音〉论考》所列)。而依《说文》,字本作“榰”,王逸注当亦用此本字。《说文·木部》云:“榰,柱氐也。古用木,今以石。从木,耆声。”(用段玉裁校文)至于《尔雅》,字亦本从木。《尔雅·释言》云:“榰,柱也。”另有作“搘,拄也”之本,误,参《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校勘记》及黄焯先生《经典释文汇校》,文长不抄。

(四)《楚辞音》残卷第八行:“《禹大传》云:‘洧盘水出嵫山也。’”姜录作“《禹大传》‘消盘之水,出嵫山’”。按:姜录多“之”字,省“也”字,且“消”字误。检上录《楚辞音》之文,乃引《山海经·西北经》郭璞注文。《西山经》云:“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楚辞音》引作‘嵫’,其录《离骚》,出‘奄’、‘兹’二字,云‘宜作崦、’,‘宜作嵫’)之山,其上多丹木……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郭璞于“曰崦嵫之山”下注云:“日没所入山也。见《离骚》。奄、兹两音。”又于“而西流注于海”下注云:“《禹大传》曰:‘洧盘之水,出崦嵫山。’”又检《离骚》云:“朝濯发乎洧盘。”王逸注云:“洧盘,水名。《禹大传》曰:‘洧盘之水,出崦嵫之山。’”要之,“洧盘”是而“消盘”非,形近而误也。

(五)《楚辞音》残卷第十二行至十三行:“偏,遍。”闻校:“[注]不可卒至,卷作徧。按明正德刊本《楚辞》亦作徧,唐写本《文选集注》同。”按:残卷出“徧”字,系释《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逸注中“不可卒徧”的“徧”字之音。今传《楚辞章句》明正德本、夫容馆本作“不可卒遍”,闻校有误。又,《楚辞补注》本作“不可卒至”,而《文选》除《集注》本字作“徧”,尤刻本、六臣本亦作“徧”,闻校未引此二本,似有疏也。从残卷观之,《文选》李善注所录王逸注字不误,《楚辞章句》各本则以今字改古字(《诗·邶风·北门》“室入交徧讁我”,《释文》:“徧,古遍字。”),《楚辞补注》则字误。

(六)《楚辞音》残卷第十三行:“结,计音,下同。”姜录作“结,下计同音”,误将原卷字横抄。《楚辞音》此用直音注“结”音(《集韵》:“吉诣切,音计”,同),而曰“下同”者,是说除《离骚》“总余辔乎扶桑”句王逸注“总,结也”之“结”读“计音”,下若《离骚》同句王逸注“结我车辔于扶桑”之“结”,后“聊逍遥以相羊”句王逸注“言己总结日辔”之“结”,亦读“计音”。再后《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句及王逸注“以结言语”等“结”字,亦读“计音”。

(七)《楚辞音》残卷第十三至十四行:“胐,普骨、芳尾、匹恺、敷爱四反。”姜云:“胐字四反,普、骨、芳、尾、匹、恺、敷、爱四反。”标点有误。

(八)《楚辞音》残卷第十四至十五行:“媭臾,本或作消摇二字,非也。媭臾者,谓待卜日也。”闻校:“按义仍是逍遥,作媭臾者,古字假借。本书《九思·守志》篇:‘涉蛮山以逍遥’,注:逍遥,须臾也。”按:残卷此释《离骚》“聊媭臾以相羊”句之“媭臾”一词。六朝时又有作“消摇”之异本,道骞非之(《汉书·扬雄传》晋灼注正引作“消摇”)。而据《文选集注》,字作“须臾”,录王逸注亦作“须臾、相羊,皆游也”,录陆善经本则作“逍遥”。《文选》尤刻本、六臣本字作“须臾”,但五臣本作“逍遥”。今传《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并作“逍遥”,但洪兴祖《考异》云:“逍遥一作须臾。”其实,“媭(须)臾”和“逍(消)遥(摇)”乃一声之转,其义一也。古书二词多同用,异文亦互见。如:《楚辞·九思·守志》云:“陟玉峦兮逍遥”(闻引有误),旧注云:“逍遥,须臾也。”字又可作“须摇”,如汉《郊祀歌·天地》云:“神奄留,临须摇。”晋灼曰:“须摇,须臾也。”又,《诗·郑风·清人》云:“河上乎逍遥”,《释文》云:“逍,本又作消。遥,本又作摇。”此与《楚辞音》所记《离骚》本句异文“消摇”同。而《庄子·逍遥游》篇名郭象注“逍遥一也”,《释文》亦云:“逍,音销,亦作消。遥,如字,亦作摇。”是六朝时多混用此二字之证也。然则闻校仅言“古字假借”,似未确也;引《楚辞·九思》句又有误(“陟”误作“涉”、“玉峦”误作“蛮山”),是其疏也。又,姜云:“出‘媭臾’二字,注云:‘本或作消摇二字。’非也,媭臾四体,以声求之,虽皆相通,而传本遂有四。”“非也”当为“注云”之语,又所谓“四体”、“传本遂有四”云云,不知所据。复检《屈原赋校注》云:“按汉以前用须臾,皆逍遥之意,汉以后乃有以须臾作俄顷解者,非本义矣。故须臾与逍遥无殊也。此乃义存于声,不必定有专字。……逍遥、相羊皆游戏之义,……声转为招遥、为趙缭、为须遥、为须臾……”斯言得之矣。

(九)《楚辞音》残卷第十五至十六行:“属,协韵作章喻反。”姜录作“属,协韵”,而未录“作章喻反”四字,与下录“下,协韵,作户音”;“马,协韵,作妈音,同亡古反”;“古,协韵,作故音”;“行,协胡罡反”诸条不同(标点亦似有误)。《屈原赋校注》云:“属,卷子本云协韵作章喻反”,是也。

(十)《楚辞音》第十六行:“知,智音,下同。”姜录作“知,下智同音”,误将原卷字横抄(参前第六条)。《楚辞音》此用直音注“知”音,而曰“下同”者,是说除《离骚》“雷师告余以未具”句王逸注“言己使仁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作‘智’,而《文选》各本作‘知’,与《楚辞音》同)之士”的“知”读“智音”外,下若《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王逸注“言我使凤鸟明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作‘智’,而《文选》各本作‘知’,与《楚辞音》同)之士”的“知”亦读“智音”。

(十一)《楚辞音》残卷第十六行:“屯,大昆反,下同。”姜录作“木昆反”。按:姜误。“屯”字属舌头音,反切上字不得作“木”。作“木”者,与“大”形近而误。洪兴祖《楚辞补注》、钱杲之《离骚集传》音“徒昆切”,朱熹《楚辞集注》音“徒浑反”,是。

(十二)《楚辞音》残卷第二十一行:“緤,息列反,注同。”姜录《离骚》句作“登阆风而偞马”,“偞”字误。《屈原赋校注》云:“偞,卷子本同,又音息列反。”是也。

(十三)《楚辞音》残卷第二十二行:“马,协韵作妈音,同亡古反。”周改“妈”作“姥”。按:作“妈”不误。《楚辞音》读作“亡古反”,与《文选集注》引《音决》云“协音亡古反”同,与《广韵·姥》“妈”音“莫补切”亦同(“姥”亦“莫补切”)。《集韵》作“满补切”,亦与“姥”音同。《楚辞补注》注其音为“满补切”,《楚辞集注》云“叶满补反”,盖用《集韵》,然读音与《楚辞音》同。

(十四)《楚辞音》残卷第二十三至二十四行:“溘,苦閤反。王逸曰:‘溘,奄也。’按奄并作晻字,于感反。《广疋》:‘晻晻,暗也。’《字诂》云:‘亦隌字也。’王逸又诂为掩。凡作三形也。”姜录作“苦反”,又脱“广疋”二字。按:“”字误(《屈原赋校注》不误)。又残卷于“晻晻”字旁写“广疋”,当为补写。《广疋》即《广雅》,此引其《释训》之文。

(十五)《楚辞音》残卷第二十六行:“贻,又诒,同余之反。”姜录作“余之切”。按:残卷注反切音,用“反”字,姜误。

(十六)《楚辞音》残卷第二十七行:“椉,时升反。”姜《屈原赋校注》录作“时外反”。按:作“外”字误,说参前第一条。

(十八)《楚辞音》残卷第三十行:“日,驲音。”姜录“驲”作“驷”。按:“驷”非从“日”得声,误。《屈原赋校注》云“日,卷子本音驲”,则不误。

(十九)《楚辞音》残卷第三十至三十二行:“违,胡归反。《诗》曰:‘何斯违斯。’毛曰:‘违,去也。’又曰:‘中心有违。’毛曰:‘违,离也。’《广疋》曰:‘违,偝也。’而本或作遥字,与招反。《方言》:‘遥,远也。梁、楚曰遥。’字书‘逍遥’也。”姜录“方”作“违”,《屈原赋校注》引“以招反”。按:姜录二字误。《方言》六云:“遥,远也。梁、楚曰遥。”又,姜对“而本或作遥字”有误解,云:“古本有作‘来违弃遥改求’也,其不协于《离骚》句法,人而知之,则旧本之错简多矣。今本正作而者,鶱师所据之正本也。”按:《楚辞音》所谓的“而本或作遥字”,乃指《离骚》“来违弃而改求”的“违”字或作“遥”字。若作“遥”,则读为“与招反”,意则训为远,故引《方言》、字书为证,并不是说《离骚》原句的“而”字或本作“遥”字。又检《楚辞章句》王逸注云:“违,去也。改,更也。言宓妃虽信有美德,骄傲无礼,不可与共事君。来违去相弃,而更求贤良。”王注前以“去”训“违”,合乎经传;后又云“来违去相弃”,以“违去”连用,合乎“章句”之体用。《楚辞补注》本王逸注“来违去相弃”作“来复弃去”,《文选》尤刻本、六臣本作“来去相弃”(《集注》本“来”作“求”,笔误),虽有省改,但均义合“违弃”(《文选集注》引陆善经云“故归违弃之而更求贤也”,亦依“违弃”而立言)。又检唐以来《楚辞》传本及古注类书所引,未见作“遥”字者,然则《楚辞音》所谓“或作遥字”之本,唐以后已佚矣。

(二十)《楚辞音》残卷第三十二行:“观,古丸反。”姜《屈原赋校注》录作“古凡反”。按:“观”本作“古丸反”。《楚辞音》残卷第十九行、第二十五行、第四十六行、第五十六至五十七行、第八十二行皆作“古丸反”。《广韵·桓》:观,“古丸切”。《楚辞音》残卷第七十九行:“观,官。”言“观”音“官”,而《广韵·桓》:官,“古丸切”(“观”属其反切)。《经典释文·易·观》中,读平声之“观”“音官”,与《楚辞音》同。要之,作“丸”是而作“凡”非。作“凡”者,形近而误也。

(二十一)《楚辞音》残卷第三十二行:“下,协韵作户音。”姜录不误,但《屈原赋校注》云:“卷子本注:音协作户音”,误。

(二十二)《楚辞音》残卷第四十一行:“鸩,丈沁、徒荫二反。”闻录作“文沁”。按:作“文”误。“鸩”之声纽属舌头,与“丈”同而与“文”(唇音)异。姜录不误。

(二十三)《楚辞音》残卷第四十四行:“,尤弓反,或雄字也。”闻云:“《释文》雄作,卷作,按此古字之仅见者。”按:今《楚辞章句》、《楚辞补注》皆作“雄鸠之鸣逝兮”,洪兴祖《考异》云:“《释文》雄作鸠”,则闻引有误。又,《楚辞集注》云:“雄一作”,则朱熹尝见作“”之本。《文选》尤刻本、六臣本作“雄”,但《文选集注》作“”(录王逸注亦作“”)。闻云“此古字之仅见者”,未审(《集韵》亦有此字)。

(二十四)《楚辞音》残卷第四十五行:“诒,余之反。,遗也。”“遗,余季反。”闻录《离骚》“凤皇既受诒兮”句,云:“卷于此诒字下出遗字。按骞公所据本此处似有注‘诒,遗也’,今本脱之。”姜《屈原赋校注》云:“卷子本诒下又出贻字。”按:闻说不确;姜录“贻”误,本作“遗”。《楚辞音》出“诒”字,诚为《离骚》“凤皇既受诒兮”句之“诒”,但王逸注本未释其义(参后引),故《楚辞音》释曰:(诒),遗也。”(五臣吕延济亦释曰:“诒,遗也。”)若王逸已释,《楚辞音》可能引录,而不必再释。又检王逸注,于《离骚》“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下云:“高辛,帝喾有天下号也。《帝系》曰:‘高辛氏为帝喾,帝喾次妃有娀氏女生契。’言己既得贤智之士若凤皇,受礼遗将行,恐帝喾已先我得娀简狄也。”王注中有“遗”字,故《楚辞音》出而释其音(“遗”后又出“先”字,释云“苏练反”,亦王注中“已先我”云云之“先”字)。而从王逸注“受礼遗将行”之语观之,王逸固以“遗”解“诒”,《楚辞音》云“诒,遗也”,实有所据。

(二十五)《楚辞音》残卷第四十九至五十行:“筳,丈丁反。《淮南子》曰:‘柱不可摘齿,筳不可持屋。’许昚曰:‘筳,小也。’《方言》曰:‘筳,管也。’《说文》曰:‘繀丝管也。’王逸曰:‘筳,小破竹也。’与许为叶。《汉书》云:‘以莛撞钟。’文颖曰:‘音谓槁莛。’按:宜大丁反,谓草茎也,从;繀管及,从竹。音同。”周录“小”作“又”,误。此王逸注语,《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皆作“小”,《文选》尤刻本、六臣本亦作“小”。又,周录作“以筳撞钟”、“音谓槁筳”,二“筳”字误,本作“莛”。检《汉书·东方朔传》,字本作“莛”(《文选·答客难》作“筳”。又,上录“文颖曰音谓槁莛”疑有脱误。据《汉书》,文颖注作“谓槁莛也”,而《文选》李善注引“文颖曰:筳音庭”,然则文颖注盖本作“莛音庭,谓槁莛也”,师古集解《汉书》,疑有删,故其复注其音曰:“音唐丁反。”)。读《楚辞音》本条之意,是说“筳”、“莛”字有二形:一从竹,如《离骚》此字、《淮南子·齐俗》及许注此字、《方言》此字、《说文》此字等;一从,如《汉书·东方朔传》及文颖注此字。但二字“音同”,故云:“谓草茎也,从;繀管及,从竹。音同。”与此类似可作参证的是下条出“”字,云:“之沿(写作‘’,姜《屈原赋校注》录作‘’,误)、大官二反。《说文》曰:‘,圜竹器也。’一曰篾也。王逸曰:‘楚人名结草折竹卜曰。’按:从草非也。”此谓“”字只能从竹,而从草则非也;前则曰“筳”、“莛”有二形,一从竹,一从,“音同”。而从宋以前类书、古注、韵书引《离骚》本句的情况来看,《玉烛宝典》卷八引:“《离骚》云:‘索琼茅以莛,命灵气(当作氛)为余占之。’王逸注云:‘楚人折竹结草以卜谓为也。’”又小注:“《字林》云:莛,莁也,大丁反。”则二字并从。《后汉书·方术列传》李贤注引,字作“专”(引王逸注同)。《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六、《广韵·仙》则二字并从竹(《集韵·仙》“”字亦从竹)。故知《楚辞音》所论,颇可据以观《离骚》本句传变之迹。又,前引《楚辞音》“王逸曰:‘筳,小破竹也。’”闻校云以《四部丛刊》本《楚辞章句》为底本,用《楚辞音》残卷校,复引王逸注“筳,小折竹也”云:“卷‘筳’字下引作‘破’。按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二引亦作‘破’。”按:闻校有疏失。闻云用《四部丛刊》本《楚辞章句》,实为《四部丛刊·初编》本《楚辞补注》。《补注》本王逸注作“折”,《章句》各本亦作“折”,但《文选》尤刻本、六臣本皆作“破”,与《楚辞音》同。闻校未引《文选》,似有疏也。

(二十六)《楚辞音》残卷第五十六行:“珵,除京反。《相玉书》云:‘珵玉六寸,明自照矣。’本或作瑶字,非也。郭本正作程字,取同音。”姜录作“本或作珵字,非也”,误。若残卷本作“本或作珵字”,何非之有?《屈原赋校注》录不误。又,王、闻、周、姜皆作“郭本止作程字”(姜《屈原赋校注》又录作“郭本只作程字”),亦非。读《楚辞音》之意,是说“珵”为本字,而郭璞本作“程”,是“取同音”,并以此来证明“本或作瑶字,非也”,故曰“郭本正作程”。字若作“止”作“只”,义不通也(原卷“正”字首笔稍短,易误读)。

(三十二)《楚辞音》残卷第七十三至七十四行:“荪,苏存反。司马相如赋云:‘若荪’是也。本或荃,非也。凡有荃字悉荪音,而《字诂》:‘、荃,今荪,复同。’得也。”周录“或”下衍“作”字。姜云:“出‘荪’字,则鶱公作荪,又注云:‘本或作苓,非也,凡有苓字悉荪音,而《字诂》“苓”今荪复同,得也。’今本荪正作荃,鶱公以为音同荪,苏存反,引《字诂》证之,则荃之音荪,盖出《字诂》矣。”又云:“‘荪蕙化而为茅’句,出‘荪’字,注云:‘本或作苓,非也。凡有苓字,悉荪音,而《字诂》苓今荪,复同得也。’今本不用鶱本,至说苓字荪音,必辗转屈说,乃能得矣。”《屈原赋校注》亦云:“荃,卷子本作荪,注云:苏存反,本或作苓,非也。”按:上录姜文,诸“苓”字皆误,本作“荃”。原卷写作“苓”,似“苓”,而姜云“今本正作荃”则不误。又《屈原赋校注》“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注:“敦煌隋唐间写本释智鶱楚辞音残卷,荃蕙化茅注云:‘本或作荃,非也。凡有荃字,悉荪音’。”此引作“荃”,不误。检《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离骚》“荃蕙化而为茅”句,字皆作“荃”,《文选》尤刻本、六臣本同。但据《楚辞音》,六朝时所传《楚辞》,本有作“荪”作“荃”二本,骞公用作“荪”之本,并曰“本或荃,非也”。今谓《离骚》中之“荃”字,前有“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同,《文选》尤刻本、六臣本、《集注》本亦皆作“荃”。《文选》卷二十七、卷三十六李善注引亦作“荃”(后者《文选集注》同,在卷七十一)。但“荃”有“孙”音,与“荪”同,如洪兴祖云:“荃与荪同。《庄子》云‘得鱼而忘荃’,《音义》云:‘七全切。崔音孙。香草可以饵鱼。’《疏》云:‘荪荃也。’”(洪引《庄子·外物·疏》,今本作“筌”)另据《楚辞集注》:“荃,七全反,一音孙,一作荪,音同。”(《汉书·江都王刘建传》“遗建荃、葛”,服虔注:荃,“音荪”。)另,《楚辞》中“荪”、“荃”多通用。如:《九歌·湘君》“荪桡兮兰旌”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荪”同,洪兴祖云:“荪一作荃。”《文选》尤刻本、六臣本正作“荃”。《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荪”同,洪兴祖云:“荪一作荃。”《文选》尤刻本、六臣本正作“荃”。《九歌·少司命》“荃独宜兮为民正”句,《楚辞章句》各本同,而《楚辞补注》各本作“荪”,洪兴祖云:“荪一作荃。”《文选》尤刻本、六臣本作“荃”,而五臣本“荪”(见六臣本小注,又参洪兴祖引“五臣云”)。他如《九章·抽思》“数惟荪之多怒兮”、“荪佯聋而不闻”、“愿荪美之可完”三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同,洪兴祖三处皆曰:“荪一作荃。”

(三十三)《楚辞音》残卷第七十六行:“慢,亡谏。”姜录作“亡练”。按:“练”字误。《屈原赋校注》录作“音亡谏反”,“谏”字不误。

(三十四)《楚辞音》残卷第八十行:“调,徒幺反。”姜《屈原赋校注》云:“调,卷子本音徒玄(交俗)反。”按:原卷本写作“幺”,姜录误,解释亦误。

收稿时间:1999—03—04

标签:;  ;  ;  

敦煌“楚辞隐”“商哲”解读_楚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