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劳动关系运作中的绩效研究_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工会绩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劳动关系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F24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10)01-0034-04

一、引言

工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在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劳动关系运行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方、劳动者,还是政府决策者,都对工会寄予了各自的期望:企业希望工会能够协助管理方化解劳资纠纷和危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劳动者希望工会能够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乙而政府则希望工会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面对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不同的要求和视角,如何更为客观地衡量工会作用、评价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工会绩效(Union Performance),就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绩效的概念内涵,Brumbrach(1988)对绩效进行全面的定义,“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依据这一定义,对某一组织的绩效进行考核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我们认为,对工会绩效的评价也应如此。目前国内有关中国工会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部分学者从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率角度对工会绩效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实证资料;胡建国,刘金伟(2006)利用Mincer方程进行了模型分析,考察了“工人工会身份”对于工人劳动报酬的影响,并据此探讨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治理中的工会绩效;姚洋,钟宁桦(2008)基于全国12个城市1268家企业的调查数据,估计了工会在事关工人福利三个方面上的作用。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工会的作用进行了考察,但评价视角并不全面,方法也比较单一。本文研究的工会绩效,要根据工会的职能要求,从其工作的行为投入和结果产出两个方面全面反映和评价工会各项工作的总体服务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赋予了工会四项职能,可以综合概括为:维护职责、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工会的社会职责和职能,是工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内容,也反映劳动关系三方主体对于工会作用的要求,是考察和评价工会绩效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因此本文提出,从工会应实现的法定职能入手,构造和建立兼顾劳资关系三方主体要求的工会工作投入与产出指标,利用DEA进行工会绩效测算。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是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相同类型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技术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该法中多个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构成评价群体,在本文中可视为各地工会。通过对投入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各种指标的权重为求解目标进行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确定DMU的DEA有效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投影的方法发现非DEA有效和弱DEA有效的产生原因及其改进方向。

在考虑劳动关系良好运行的前提下,利用DEA方法进行工会绩效分析,必须先分解出具有相对性的评价指标。在工会绩效评价指标中,投入指标可视为工会为实现四项职能所付出的工作,如建会数量,工会工作人员数量,会费等,这些指标本文使用工会年鉴中具体可测度的建会率、专职工会工作人员比例、兼职工会工作人员比例指标来代替;产出指标即为工会四项职能的完成情况,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劳动争议调解情况,员工民主参与情况,劳动者劳动保护程度等,这些工作的完成情况可以以各项制度的建立水平来表示,本文使用劳动合同签订率、职代会建立比率、厂务公开比率、职工董事制度建立比例、职工监事制度建立比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比例等指标来进行描述。

有了具有相对性的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对DEA绩效评价模型建立起输入、输出关系,考核其相对评价的有效性,把每一个地区的工会作为一个DMU,其中每个DMU都有已知的同类型“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以DMU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从而对工会绩效考核和提升提供依据。

二、模型及算法

本文采用DEA中的C[2]R模型,结合试图实证的2006年全国或地区工会相关数据对其进行说明。

A.Charnes和W.W.Cooper等提出的C[2]R模型已成为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领域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分析工具,其基本思路引言已有详细论述。

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运算、较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C[2]R为当前DEA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其线型规划(D)模型为:

对于非DEA有效的地区,可以给出具体某个(些)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导致的目标函数中对应系数变化量,以此变化量来判断非DEA有效地区无效率的原因,即找出该地区提升工会绩效的途径。

三、实证分析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工会统计年鉴》的数据,经过计算得到输入/输出变量值,并使用Lingo软件进行测算,其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所列的数字是各个地区各指标的具体数值,该数值右边括弧内的数字表示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导致的目标函数中对应系数变化量,以这些数值为依据,可以判断非DEA有效地区工会工作无效率的原因,即找出该地区提升工会绩效的途径。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对之进行DEA效率分析。

建会率、专职工会工作人员比例、兼职工会工作人员比例三个指标数值作为输入变量,其余指标数值作为输出变量,各个地区作为DMU,便可得到各个地区的θ值。

表1中θ值在各个地区之间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所考虑的指标中,投入/产出指标数值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影响到各个地区工会效率的相对评价。也就是说,这些指标之间较大的差异,决定了各个地区工会之间有无效率的差异。从表中清楚地看到:北京、广西、河北、黑龙江、湖北、江苏、内蒙古、天津、新疆、浙江、重庆等11个地区的工会服务为DEA有效,宁夏、云南、河南、辽宁等4个地区接近于DEA有效,其余15个地区工会服务非DEA有效;从总体上来说,全国工会的平均绩效为0.81,为非DEA有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06年度工会总体服务绩效不高,尤以青海、甘肃、四川、贵州、江西等地区绩效偏低。

此外,从非基变量转变成基变量导致的目标函数中对应系数变化量的总体情况看,在投入变量中,工会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欠佳,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工会工作人员的比例都应该作为改进重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服务绩效。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兼职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应该重视发展和培育专职工会工作人员,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专职化。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中规定,“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按不低于企业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三配备,具体人数由上级工会、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协商确定。”《条例》的颁布,对企业专职工会人员有了相对明确的规定,但规定的强制性不强,同时《条例》的法律效力偏低,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受到企业的特别重视和遵守,导致专职工会工作人员的投入比例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绩效偏低。从这一指标各地区的投入情况来看,福建(9.40)投入更多的专职人员进行工会服务显得最为重要,对提升该地区工会绩效最有成效;其次, 四川 (4.73)、广东 (3.37)、上海(3.23)、贵州(3.09)四省市对专职工会工作人员比例的提高也应予以重视。

另外,从产出变量来看,由于职工监事制度的应用时间不长、适用企业范围较小,因此,这项制度的建立比例较低,对各地工会整体绩效的提升所产生的拖累作用也比较明显。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省市工会应在职工监事制度建立比例上下功夫,适时适度地推进不同所有制的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监事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企业和工会会员提供绩效良好的服务。

四、结论

DEA作为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在劳动关系运行中,工会活动相关指标的良好性质提供了其作为衡量服务投入和产出的依据。本文把DEA引入工会效率测评体系中,在劳动关系运行环境中,注重在各个DMU对比的情况下考核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综合得出工会的服务绩效。这种测算绩效的方法不仅反映了工会各项服务投入的总体运用效果,而且指出提高相对有效性具体需要解决的服务方面,对考核和提升全国各地工会服务绩效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可适用于工会各项服务的绩效评价。

[收稿日期]2009-11-11

标签:;  ;  ;  ;  ;  ;  

工会在劳动关系运作中的绩效研究_劳动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