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论文_林晓妹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论文_林晓妹

青岛望城三宝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6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但是,目前建设项目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对资金的使用。为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一、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1.1使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以建筑工程预算为工程造价控制的起点,经历了计算以及评价等过程以后,才将之编订成工程文件。当编制好的建筑工程预算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后,便可将之编订成相应的建筑工程投资计划文件,成为建筑企业签订合同、贷款合同的主要依据。此外,科学合理地开展建筑工程预算还能较好地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科学性,为施工工程、材料购买以及资金运作等计划的制定提供完备的档案。在确定了建筑工程预算以后,经相关部门对其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后,便可通过银行发放工程贷款,发放贷款的数额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预算的数额。

1.2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主要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的基础上,以施工图纸为根据,并与资金投入、组织设计等工程施工计算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建筑工程各项费用的控制。施工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所需的具体劳动力、材料以及设备的消耗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其以施工图纸为主要依据,并有效结合了工程的组织设计,这较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针对性,为建筑工程预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实现了对施工预算的有效控制,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为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工程中施工图的预算指的是在设计编制施工的时候,对预期的建筑工程成本进行充分计算以及评估、确定的过程。在进行施工图预算设计编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国家相关工程量的规定,对获得审批的施工图进行所需工程量的计算,然后再以各个预算定额为基础完成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数据的统计,最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计算进而得出建筑工程的预算成本,从而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供前提保障。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合理的概预算编制

造价概预算不合理是造成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就需要预算人员根据概预算编制进行详细的预算与评估,结合工程实际与市场状况确定预算数额。但当前,部分企业的概预算编制内容实际与建筑工程不相符,且预算人员是根据概预算编制进行的评估"预算,就很容易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项实施。

2.2、市场环境因素影响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超预算问题还受一些市场环境等的因素影响。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每天都在产生变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且涉及范围大的工程,由于这些特殊性使得预算工作很难根据市场来进行制定,因为很难预测市场在未来的环境"政策等变化。因此,虽然编制预算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市场的客观因素,但实际做出的预算是不够准确的,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很容易产生超预算问题。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因素,所以就要求预算人员进一步加强自身工作,避免其他因素带来更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过程对预算控制不力

实际上,预算工作不只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工作,更是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将造价控制与预算分开,也容易导致超预算现象发生。一方面,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本身就是连通全施工过程的工作,另一方面,只有重视起对全过程各项小细节的预算控制,才能做到整体的预算控制。因此,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预算控制问题应引起造价人员的足够重视,一旦发生某一环节的超预算行为,必须及时做出有效"科学且合理的措施来解决,要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且不影响竣工后的使用。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3.1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

第一,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在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第二,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60-70%),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适时调整差价。

3.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顶算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它既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合同的具体化过程,建筑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应该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对该阶段的投资控制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满足工程项目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切实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将其作为控制的重要一环。并从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进行正常计盆、严格结算程序,派专人随时监督,保证各项费用如期、正常地发生,防止超前的过盘支付。当出现超支现象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做出反幼,研究对策进行适当处理,力争把工程造价损失降到最低。应该说,通过实行工程有效签证、监督、预结算审核等措施,是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在保证工程质最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3.3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每项建筑工程建设都要经历决策、设计、实施三个主要阶段,预算产生于工程设计阶段,这就决定了预算在实施阶段中的局限性。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所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例如某水厂取水泵房工程,原底板设计按照土基计算,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有一巨型孤石立于泵房筒壁下侧,为避开石块不得已对泵房结构设计进行修改,因此造成了工程项目费用的增加,此类变更是不可抗力。但我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为代价,作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

结束语

预算造价对建筑工程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但能够控制监督施工项目的步骤,还能合理安排施工中的资源,确保建筑企业的效益。因此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正视工程预算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测量,从而使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加快地区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崔.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江西建材,2014,22:242.

[2]翟俊祥.土建工程中的预算控制管理措施探讨.江西建材,2014,16:227+231.

[3]牟杰.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分析.江西建材,2014,16:234.

论文作者:林晓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论文_林晓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