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报告_中国电影论文

2008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年中论文,国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30年,对于30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与此同时,随着一批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国产大片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此外,本年度对于外国电影的研究和介绍也更加全面化、系统化,人们在继续保持关注欧美等主流电影的经典作品和艺术大师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评介方兴未艾的亚洲电影。

一 中国电影史研究

众所周知,影视史学是当代西方史学新趋势下的产物,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美国《历史评论》上发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率先提出“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怀特认为,如果说书写史学是指以书写的论述所传达的历史,那么影视史学则是指以影视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史的建构自然也就成为影视史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8年,对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和著述仍然是电影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则从电影技术的角度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100多年以来摄制、剪辑、灯光、美术、录音等各专业的演变历史,以及这种技术上的突破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通史研究之外,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研究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的影史整理,在时间上更加细分化,在地域上更加的区域化。秦喜清的《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1920-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则提出了“民族认同”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贯穿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作者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和评价了“商务”、“明星”、“上海影戏”、“神州”、“大中华百合”、“天一”等中国早期制片公司的制片方针和作品风格,认为“民族认同”既是促动中国电影发生的重要动力,同时又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生长相伴始终,左右着中国影人在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选择。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作者作为延安电影团重要成员的子女,不仅自身掌握着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而且还亲自走访了许多健在的延安电影团成员,查考了相当多的史料,因此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上海大学谢晋电影博物馆主编的《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新中国以来颇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谢晋的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值得指出的是,谢晋于2008年不幸去世,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此外,2008年诞生了一批聚焦于香港电影的研究著作。傅葆石所著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采用断代史的构架方式,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编著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等。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30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当代电影》在2008年第11期和第12期连续刊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专辑”,包括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王人殷的《永不凋谢的现实主义》(《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王一川的《通向在世共生型文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文化转型》(《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陈山的《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章柏青的《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和嬗变》(《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黄式宪的《世纪华章: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创新及其现代拓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等,着重分析了30年来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步;李亦中的《电影国门沧桑录——中外电影交流世纪回望》(《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赵卫防的《变与不变——论30年来内地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张燕的《一“拍”渐“合” 有“融”乃“大”——改革开放30年区域合作策略下的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孙慰川的《改革开放30年海峡两岸的电影交流和合作评述》,重点阐释了30年来电影合作领域的发展;而张东的《军事电影:主流与市场的博弈》(《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周星的《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电影创作观念与市场意识演变图景》(《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陆绍阳的《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研究成果》(《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聂伟的《历史“乌托邦” 现实“乌托邦”——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生态考察视点之一》(《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则着重记录了电影产业发展的轨迹。

《电影艺术》2008年特设“改革开放30年”特稿,包括了何美的《冲突 融合 共赢:内地香港合拍片30年》(《电影艺术》2008年第2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俞剑红、张琦的《从北影到中影看中国电影制片30年》(《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陈犀禾、万传法的《中国当代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专题”由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2008年第6期)、谢永均的《改革开放30年大陆喜剧片创作历程回顾》(2008年第6期)、吴冠平的《心态史观与〈大众电影〉(1979-1989)研究》(2008年第6期)、梁月芳的《浅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物传记式主旋律影片的剧作特征》组成,这些论文分别从审美观念、喜剧风格、传记片叙事模式、受众美学等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各个层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历史流变。

在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论文方面,“十七年电影”也是一个夺目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2008年第5期设立了“十七年电影专题”,《当代电影》“重写电影史”专栏也对“十七年电影”进行了一次重点回顾。对于1949-1966这17年中的电影研究包括了多个层面,其中着力于叙事研究的有侯克明的《符号化的视听语言——工农民电影叙事研究(1949-1966)》(《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陆绍阳的《外国电影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张蜀津的《“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影响——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王珏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叙事初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论述题材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有刘东洋的《“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方梦旋的《“十七年”电影的爱情补充——爱情题材戏曲》(《当代电影》2008年第9期)、檀秋文的《带着镣铐跳舞——论“十七年”反特题材与惊险样式的关系》等。

二 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作者由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专家组成,他们也都是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该报告以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包括12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7年度十部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活动”的片目名单。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让更多的人在聚焦产业喧嚣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作为工业时代的艺术,电影天然具有一种城市的品格,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电影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陈晓云的《1990-2007年——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以空间和身体为基本维度,研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对于城市的想象、建构和表达,指出城市电影不仅记录和反映着城市生活,同时也影响和塑造着以现代城市为标志的新的文化空间和社会关系。该书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分析和研究中国电影的视角,其提出的命题既是基于电影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的理性表述,同时又是作者生命感悟与生命体验的感性表达,特别是关于电影“身体政治”的阐释,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研究富有启发意义。

楚卫华的《中国都市平民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以都市平民群体为切入点,以家庭、情感等平民化叙事为研究对象,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为研究目的,从日常生活角度梳理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指出“平民化意味着影片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的选择上贴近平民的现实生活、贴近观众对电影平实易懂的要求”,并进而总结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重要特点在于“平淡自然的影像风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意境化的追求”。

白睿文的《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采取访谈这一直接披露心灵的叙事方式,通过对谢晋、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贾樟柯、侯孝贤、李安、许鞍华、关锦鹏、陈可辛等当代两岸三地华语导演的深入访谈,聚焦于他们所创作的重要作品,关注他们的成长岁月和美学追求,兼及艺术、商业和政治之间复杂交缠的关系,并展望全球化大背景下华语片的未来。该书还包含谢晋、杨德昌最后公开且完整谈论其电影的文字记录,颇具史料价值。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地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而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展望着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中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专题则表达了对于小成本电影的关注,其中包括了饶曙光、毕晓瑜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田卉群的《在地图上寻找大地——浅析中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和观念转型》等,客观分析中小成本电影在商业大片和各种媒体的夹击中步履维艰的内在及外部原因,认真研讨和探寻其市场出路与传播途径。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报告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在结构上除了继承去年的框架布局之外,又增加了产业专题研究项目。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包含年度产业发展概况与态势战略分析、影片投资生产与生产主体分析、发行与营销分析、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电影市场票房分析、电影创意元素分析、电影投融资状况分析等章节。该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第二部分是专项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国有电影企业发展、电影二级市场发展、地域电影市场发展及中影星美院线、北京新影联院线、上海联和院线、万达院线和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五大主流院线发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影协产业研究中心自2004年以来坚持做的电影市场调查,主要包含针对2006-2007贺岁档、2007暑期档以及2007年终上映的《集结号》、《投名状》两部影片的共三项深度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年)、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深入研究中国电影产业和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力求揭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政策走向,分析和预测其发展趋势。

在论文方面,于丽、刘扬、王煊的《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探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第3期)、祁勇的《浅析中国数字院线的发展现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曹祎娜的《中美电影发行比较初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都从电影产业的发行和放映方面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通过与海外电影发行体制的比较和对照初步构筑一个适宜于中国电影产业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型。《当代电影》于2008年第9期和第10期分别推出“中国电影营销策略”和“改革进程中的国有电影企业”专栏,前者通过对于耿西林、王中磊、于冬、吴思远的采访,分别探讨了国有电影企业的营销发展、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状况、数字化工程的推广、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细分、民营发行企业的成长对电影市场的推动、品牌的创立和文化产业的推进等等问题;后者则组织专家对韩三平、任仲伦、赵国光、刘红兵等四位国有电影企业法人代表进行采访,了解这些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改革设想、目标和前景,进而引发对电影产业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在论文方面,《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就设置了“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包括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尹鸿、唐建英的《走出去才能站得起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软实力》、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和王一川的《电影软实力及其效果层面》等,这些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并具体探讨如何建构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价值、如何提升中国电影的吸引力、如何打造中国电影的世界品牌、如何在世界文化中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解读,呼吁中国电影必须走出境外,与狼共舞。

三 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来自高校的研究最为引人瞩目。张会军的《脉络的呈现——电影创作及理论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之一,既具有对中国电影创作理念的宏观思考,又有对电影制作中诸如光线的感觉、实景光线处理等摄影技术的经验阐释,并对中美电影的教育体系做了冷静的比较分析,堪称作者多年来从事电影创作和教育的理论总结与结晶。张会军、李彬的《实践与创新——探究导演大师的影像奥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则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通过对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等欧洲导演;大卫·芬奇、格斯·范·桑特等美国导演;小津安二郎、黑泽明等亚洲导演;李安、吴宇森等港台导演的研究,解读其电影艺术的编码奥秘及其体现出来的生命信仰与价值判断。

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和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后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前者则力图用理性来论证建构电影语言的宏大设想,从现代语言学、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在2008年相继面世,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广泛吸收了世界电影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以视听语言的发展、演变为核心命题,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的性质与演进,改变了我国电影史教学只介绍叙事影片的状况。

随着2008年巴赞逝世50周年纪念的到来,有关电影本体论的理论研究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孟君的《作者表述:源自“作者论”的电影批评观》(《影视艺术》2008年第7期)指出作者电影中体现的审美现代性与工业电影秉持的世俗现代性是这两类电影相互冲突的主要原因,并试图用“作者表述”来分析中国电影。张东钢的《电影剧作的行动统一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围绕着电影艺术学的本质探研这个目标,将目光锁定在电影剧作的整合机制上,试图探索出电影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更超越一般电影视听形态的——电影艺术层面上的艺术本体规律。相关论文还有郝建的《安德烈·巴赞在中国:被言说与被消解》(《影视艺术》2008年第8期)、王志敏、赵楠的《理解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和纪实美学——是数字技术的挑战还是摄影技术的挑战》(《影视艺术》2008年第10期)等。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存在着特定的叙述范式,它作为一种先在的叙述模式,规范着电影的创作与制作;虽然杰出的电影艺术家确实能够打破或超越人们所遵循的叙述范式,但是从世界电影的发展来看,这种打破与超越总是在对先前叙述范式的参照下进行的,而且,这种打破与超越在获得人们认可后,同样摆脱不了成为新的叙述范式的宿命。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 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既重视宏观把握世界电影的整体艺术趋势,又注意具体分析各个导演创作风格中的“民族”因素,把现代电影看作是一个既有时代、美学共性,又有民族和个人风格的具体研究对象。徐晓东的《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在考察了经典“真实”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加以质疑和发展,通过电影的自体反思以及对观影心理与现实胁迫的梳理,将理论史上零星提到的“奇观”推举到与“真实”同样重要的维度,提出它们分别是评价影片的纵横坐标,是电影“雅努斯”的两副面孔。张爱华的《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码科技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审美方式,业已促使电影制作方法发生根本的变化。秦喜清的《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以历史为叙述线索,以批判和建构为主纲,追溯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始末,既梳理其理论发展的线索,辨析不同的批评策略,同时也涵盖丰富多样的女性主义电影实践,对女性主义与电影携手走过的路程给予全面、整体的描述、概括、分析。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从心理象征意义的角度去赏析电影,从意象分析的角度去解读电影作品,体验从另一种视角更深层次地品味电影艺术。肖路的《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对于20世纪以来我国国产动画片的起源、发展以及当今所面临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都做出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他论著还有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俞剑红的《电影市场营销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等。

作为电影专业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2008年第6期推出“电影表演研究”专题,滴妮的《解读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语言》不仅仅是电影表演方式的反观,更是电影文本欣赏的另一种拓展。董维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台词及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将现代化技术与电影教育结合在一起,提供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表演教育途径。顾晓丹的《相融相同超越自我——试论表演基础训练借鉴对主持人培养方案的优化》将表演技巧和主持人主持技巧比较借鉴,试图融合成为全新的影视人才培养方案。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则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林韬的《电影色彩观念的历史脉络》提出某一时期出现的色彩和谐的标准是这一时期风尚的体现和表达,并从中梳理出色彩的历史脉络。台文文的《影像的“画中画”形式解读》将“画中画”形式进行比较和归纳,探索其创作思维和文化意蕴。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宫林的《论中国电影美术之“意象”与“造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李相的《恍惚之象——数字时代对于电影真实性及其美学可能的再认识》(《影视艺术》2008年第6期)等。此外,2008年还涌现了一批具体介绍电影制作和创作的专著,如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陈鸿秀的《影视基础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张觉明的《实用电影编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朱利耶的《合成的影像——从技术到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孙立军的《影视动画分镜设计》(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宗德新的《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等。

四 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电影大师创作理念的自我阐释,成为这类图书中最受欢迎的组成部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收录了著名影评人、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特吕弗从1954年到1958年的重要论文和资料。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的《异端的影像》(余艳、肖艳丽、艾敏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则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罗曼·波兰斯基的《波兰斯基回忆录》(喇培康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是波兰斯基本人撰写的唯一一部传记。

不过,这类图书中占据主流的,依然是来自他人对电影大师的研究和评介。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凯文·杰克逊的《施拉德论施拉德》(黄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荟萃了作者对号称好莱坞第一编剧、导演和著名影评人的保罗·施拉德的访谈,以及施拉德他自己撰写的一些精彩影评。保罗·克罗宁的《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钟轶南,黄渊译,文汇出版社2008年)汇集了对这位曾被弗朗索瓦·特吕弗赞誉为当世最重要的电影导演所展开的一系列访谈。安内特·因斯多夫的《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黄渊译,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专著。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至交,作者以鲜活的材料和独到的评述,全面评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生涯,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以及道德上的一致性。柯林·麦凯布的《戈达尔——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韩玲、薛妍、张晓丽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是作者根据他与戈达尔及其同行们的合作经历,写出的关于戈达尔的第一部传记。传记生动地记录了戈达尔要让电影成为最伟大的一门艺术的决心,也叙述了新浪潮给法国电影业所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弗雷德里克·索谢所著的《安德烈·德尔沃:欧洲电影备忘录》(刘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以传记笔触生动感人地再现了安德烈沃的艺术人生。《巴赞论卓别林》(吴蕙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通过对卓别林电影语言的准确把握,完美地阐释了一代喜剧天才的风格与才情。

比斯金的《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新好莱坞的内幕》(严敏、钱晓玲、卞锦霞译,文汇出版社2008年)对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跨时10年的“新好莱坞”的纷繁景象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德·斯贾汀的《日本异色电影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则通过对诸如深作欣二、铃木清顺、石井辉男、三池崇史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活跃在日本B级片舞台上一批“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的介绍和访谈,指出其影片类型涉及武士、黑帮、恐怖、粉红等方面,在风格或内容上,他们打破电影的习见常规,采取反传统的激进艺术观,从而让我们重新认识日本的异色电影大师,重新认识B级片在影史上的地位。此外,霍华德·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凝聚了作者作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多年授课生涯积累的对电影的概念、理念和洞察,作者认为,经典电影让好莱坞成为全球化的工业巨无霸,在反映美国文化的同时也改写了美国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这部书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则系统考察了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

当然,对国外电影大师的研究除了翻译介绍之外,也不乏来自国内学者的研究。张会军、黄欣《崛起的力量:韩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通过解读金基德的暴力色情、姜帝圭的商业电影、李沧东的影像历史、朴赞郁的复仇嗜血等叙事风格,进而分析韩国电影发展的主要原因,寻找中国电影可资借鉴的力量。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张燕、韩冰、任晟姝的《中韩大学生电影观众的观影调查》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对两国的电影受众进行了比较调研。黄欣的《唯美的诗意表达——韩国导演许秦豪电影研究》和文学07本科整理的《韩国社会与情感的影响描摹——李沧东电影交流对话录》都对韩国著名导演的影像世界进行了探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也着重对韩国电影进行介绍,包括张燕的《韩国电影的危机呈现——2007韩国电影产业状况》、宋世峰、张红秋的《韩国电影产业“大片化”制作方针分析》等,这些文章通过对近邻国家电影产业的透视,对于我国电影产业反观自身不足、扬长补短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当代电影》2008年第4期的“安德烈·巴赞专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大师个案研究推介,包括崔君衍的《〈电影是什么?〉宣扬了什么?——纪念安德烈·巴赞90诞辰》、鸿钧的《巴赞是什么?——巴赞电影真实美学与文化人格精神解读》、肖熹的《安德烈·巴赞:清醒的赞誉》,对一代电影理论大师巴赞的理论进行详尽而条理清晰的概括和介绍。而郑洞天的《一群中国年轻电影人与一个外国智者的神交》、胡克的《中国电影真实观念与巴赞影响》,则阐述了巴赞理论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此外,《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都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辨析。在意大利电影方面,徐源的《假面浪子——意大利喜剧电影中的即兴喜剧传承》和里诺·米切凯著、洪帆译的《围绕1968年的意大利电影》,都是对意大利现代电影研究的不可多得之作。

环球银幕杂志社于2008年推出《奥斯卡80年》特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是一本为奥斯卡专门编写的回忆录,分为“电影篇”和“明星篇”两册。“电影篇”包含对80部最佳影片的独家评析,在展现这个“地球最强秀”幕前辉煌的同时,也暴露幕后种种潜规则,再现百年美国电影的兴衰;“明星篇”网尽80年来306尊表演奖小金人得主,细数历代明星与奥斯卡爱恨交织的因缘,光荣与愤怒,记录永恒的时刻。

总之,纵观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整体而言,中国电影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最终必将产生对中国电影产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电影艺术走向真正的繁荣。

标签:;  ;  ;  ;  ;  ;  ;  

2008年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报告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