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比较中的中国经济实力及其发展中国家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实力论文,地位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2)02-0014-03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在我国“入世”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而是使用了“考虑到中国在谈判中的发展地位”这样一个中性概念。在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方面,与发展中国家还稍有区别,如世贸组织允许对农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发展中国家可以达到农产品成本的10%,发达国家不得超过5%,而我国据理力争才被允许达到8.5%。这说明中国经济实力在国际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何客观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肤浅看法。
一、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争议
不言而喻,要比较各国的经济实力,首先必须把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价值总量折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即折算为美元。按照目前各国对美元的汇价,2000年我国与主要国家的GDP对比如下表:
表1 中国与主要国家GDP对比情况表(2000年)
国别用本币计算的GDP 与美元汇率 按美元计算的GDP 总量 人均GDP
(亿元) (亿元) 排名 (美元)
美国 92992(美元)
- 92992 1 34046
日本4953750(日元)114.9043112 2 34079
德国 19823(欧元) 1.0718526 3 22563
英国
8910(英磅) 0.6713298 4 22561
法国 13443(欧元) 1.0712563 5 21257
意大利10991(欧元) 1.0710271 6 17919
中国 82086(人民币)8.28 9913 7
787
加拿大 9579(加元) 1.50 6386 8 20944
巴西
9609(雷亚尔)1.96 4902 9 2964
墨西哥45838(新比索)9.57 4790 10 4919
印度 195700(卢比) 46.75 4186 11
428
资料来源:各国用本币计算的GDP数字来自2001 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余数字是根据汇率和人口推算而来。
表1数据表明,虽然我国以汇率计算的GDP名列世界第7位, 但人均水平尚不及巴西和墨西哥这些发展中国家。
西方一些国家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把我国列为世界经济强国,这显然与我国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不符。所谓购买力平价方法,其基本理论是两国的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之比。如同一种产品的单价在甲国为2美元,在乙国为4元本国货币,那么甲乙两国的汇率为1:2。把一国的主要产品产量和国内价格分别算出与另一国比较,即可大致算出一国的经济实力。照此理论推算,西方一些国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甚至认为1美元只折合1.25元人民币左右。 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均不超过1:3,认为中国的实际经济总量应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再扩大3倍,并据此不承认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用汇率方法和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大,很难轻易断定哪种方法能客观地反映我国的经济实力。因此,有必要对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进行分析。
二、两种计算方法的各自局限性
西方国家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衡量我国的经济实力,应该肯定它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它能克服各国受政府经济政策影响造成的汇率失实,从而较真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货币的实际价值。但是,理论毕竟是一种抽象,具体运用并非易事。使用购买力平价方法必须以如下条件为前提:(1)两国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基本一致;(2)同类产品的质量相同;(3)流通环节的附加劳动相等。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两国之间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有较大差异,那么必然有一部分产品的比值无法确定;即使两国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基本一致,但在质量上存在差别,两国的购买力也同样没有可比性;假如前两个条件都具备而由于流通环节付出的劳动不等,也会最终形成价格上的差异而无法对比。
我国是一个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产品结构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空白,现有同类产品的质量也较低,且有相当部分的产品属自产自用,由于不纳入市场交易,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附加值。西方国家由于第三产业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商品销售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上都较高,附加的劳动量当然也大,把质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与我国同类产品划等号,显然高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国际间的商品种类数以万计,选择哪些商品的指数为代表有任意性,加上商品的更新换代和变化,在如何比较两国的货币购买力上存在一些实际困难。
用人民币汇率反映我国的经济实力,关键在于汇率制定的依据是否科学。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汇率水平的确定和调整,其主要依据是出口换汇成本的变化。从一般意义上讲,生产发展快,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物价稳定,则货币坚挺,反之则会疲软。从历史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看,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由20世纪70年代的1:1.75,下降到目前的1:8.28,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完全一致。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除受出口成本变动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国际收支状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因素。国际收支状况决定市场对外汇的供求,如果国际收支是顺差,则汇率上升,逆差则汇率下跌。我国多年来外汇收支基本是顺差,应该说不会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汇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外汇成了特殊商品,供求关系的矛盾必然使其价格背离它的实际价值,从而形成人民币对外汇的贬值。汇率的这种下跌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的下降,或者说与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没有同等程度的联系。因此,用汇率反映的经济总量也不能完全体现经济实力。如1994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我国按美元计算的GDP大量缩水,倒退到9年前的水平,也有点不可思议。
其次,通货膨胀情况。通货膨胀意味着本国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减少,其结果必然使对外汇率下降。国内价格上涨,反映在对外贸易上,会使出口成本增大,若汇率不变,对本国出口不利,还会使进口大量增加,形成进出口的不平衡和外汇储备流失。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不断贬值有其客观要求。但是,我国通货膨胀率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比较,后者可能快于前者。如果考虑到外币也不同程度存在通货膨胀因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
再次,外汇管理制度的变化。我国的外汇管理长期存在两种价格,一种是对外公布的正式外汇牌价,另一种是市场上自发形成的价格。外汇价格的双轨制,为外汇投机提供了机会,也不符合WTO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实行单一的市场调节价是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在市场运作方面有诸多不规范,其市场价格也会在一定时期内背离它的实际价值。
除此之外,国家的关税政策、外贸政策和利率政策等都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所有这些因素,使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实际购买力水平不一致或不同步,从而使我国的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商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从我国出口额占GDP比重方面分析,2000年出口总额为22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638亿元,占当年我国GDP的22%,这个比例不仅大大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当年的出口额只占其GDP的7%左右,日本也没超过10%。这并不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相对量已居世界前列,而是汇率低估造成的假象。如果说西方国家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我国经济实力属于高估,那么用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我国经济实力,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实力
过高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实力,会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产生错觉;过低地估计我国经济实力,又会曲解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降低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信心。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中国的人口多,人均发展水平较低也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评估中国经济实力及其地位应有的基本把握。
(一)不宜忌讳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尽管购买力平价方法在运用上有其局限性,但除此之外很难找出更好的方法。虽然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但也应当看到,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无法比较。对一些初级产品来说,由于质量差别不大,各国的附加值都不高,采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进行比较是可以接受的。从2000年世界主要初级产品总量对比看,我国的排名如下表:
表2 世界主要初级产品总量及中国所处地位表
产品 世界总量(万吨)
中国产量(万吨)
排名
钢
77192 12426 1
煤 390517 104500 1
原油328339 16000 5
发电140737(亿千瓦时) 12393 (亿千瓦时) 2
化肥 14725
3070 1
粮食204941 40522 1
棉花 1884422 1
肉类 23322
6125 1
水产品
12214
3602 1
资料来源:摘自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产品都是国际上重要的比较项目,西方国家依据我国主要产品的产量,按世界市场平均价格计算, 就可能超过我国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忌讳西方把中国说成是经济大国,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经济总量较大也是自然的,不能总乐道于落在几千万人口的西方国家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地区极不平衡,说中国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似乎都可以找到各自的理由。沿海地区的相当部分家庭除在住房和小汽车拥有方面比发达国家落后外,其日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逊色。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和技术条件的先天不足,尚有几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不过从总体上看,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无论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还是按产品的实物占有量计算,中国在世界的排名都比较靠前。俄罗斯2000年的GDP折合1614亿美元,人均1000美元,高于我国的人均水平,但国际上公认中国的生活水平大大高于俄罗斯。客观地看,我国的经济实力既不像西方国家估计的那样高,也不是汇率反映的那么低。我们不可过高估计自己的国力,同时也要敢于承认在总量上中国确实是一个经济大国。
(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容置疑
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更不等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每人平均占有的GDP 或产品量甚至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就连西方国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中国“入世”谈判长达十几年,身份问题成了核心问题,之所以现在有条件地让我国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无非是担心中国经济基数太大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不仅是经济问题了。按照国际间确定国家发展水平的分组办法,人均GDP 在4500美元以上为发达国家,低于此水平均为发展中国家。根据这种划分,即使按西方使用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把中国目前的GDP再扩大2~3倍,人均也不过两千多美元,仍不属于发达国家。依照我国的长远发展规划,到2010年将努力使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GDP达到2万亿美元,人口控制在14亿。照此算来,那时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距发达国家标准还有较大距离。因此,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会进一步在国际比较中靠前,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标签:购买力平价论文; 汇率论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