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于电气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系统运行中的极大助力,电力系统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必将实现更好的运行。而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作为高端的信息科技产物,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也必将获得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挥更大的助益。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化技术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将更加智能化,运行更高效,并逐渐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标准,促进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水平。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实际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发电控制、自动化配电等工作,同时在电网的使用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网络技术以及较为重要的传感器技术控制和协调指挥电力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保证整个电网在电子自动化的控制下能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和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
1.1 可控性高
目前,各种电力系统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电力市场的规模空前增大,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控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 电力系统的输电、发电、变电以及配电等,无一不利用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周围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形成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维护方便
电力系统的维护是整个系统的难点,由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信心处理,使电力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网上监督,提高维护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1.3 信息技术先进
电力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由于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的重要方式,所以将电力系统信息化处理,使电力系统管理更加便捷,能够及时的根据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自动化补偿技术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相对传统的补偿技术,主要是通过采集三项电容器和单一信号的方式进行补偿。但是这种传统补偿方式有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极容易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欠补或过补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运行不稳定。而通过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相结合、将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结合、将快速补偿与稳态补偿相结合,不断调整并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大大提高补偿精度,使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现场总线技术的良好应用,可能把智能仪器仪表、控制器及电力执行系统有效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件能够相互配合,完成整体活动,使现场各控制设备能够保持交流与传递,实现信息间的流通,从而确定了电力工程系统的数字通信模式。现场总线技术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技术,具有运行安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整体优势非常明显,能够对电力工程系统主变器用电总量进行实时有效搜集,通过搜集得到相应数据,快速整理并汇总,及时将数据汇集到主控电脑内,然后启动计算系统,按通用格式形成数学计算模型,对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做最后的计算和判断,形成一系列可用信息资讯,向电力工程相关控制设备快速传递,得到维护指令后,对设备进行评估与修复,有效提高了系统维护效率,从根本上防止总电量过高造成电力系统短路、崩溃等现象,实现电力工程系统整体安全可靠的运行。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应用,还能够极大的方便电力工程系统控制,实现系统分散管理的目的,依然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电力工程系统各部分相关控制数据的监控和搜集,保持随时连接、实时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快速实行反馈,并形成解决方案。现场总线技术导入和导出的数据,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性,更能对信息进行共享利用,使数据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有效保证了系统维护与更新,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3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电力工程数据非常重要,其统计、管理、共享和使用需要不断创新。主动对象数据库中的应用,需要面向对象提前设立出一个符合实际的条件,就是说,一定要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内、设定条件下,而出现的一个事件、最后执行的行为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与评估,实现对数据自动化处理的结果。通过快速、简单、高效的处理过程,对事件进行最后评定。整个电网应用的均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这类技术涉及范围面大,对整个电网信息实现综合统计,设置条件信息包括面宽,也就是当电网在运行的时候,运行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触发条件,执行了某个行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力操作不精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准确度,有效缓解了迟滞、缓慢的问题。
2.4 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组成部分较为复杂,按常规划分,可将光互连技术分为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光纤互连技术和波导光互连技术等多种类型。光互连技术有着较好的优势,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全面达到抗干扰效果,能力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在较短反应时间内提供强大的带宽,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其强大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实现普遍与推广。通过采用光互连技术,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数据收集的问题,实现信息数据有效采集、对系统实时监控及相关数据快速精准分析等,对计算结果实现应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便利操作,实现网络系统重组,表现出实际、灵活、高效的状态。
2.5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指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置技术、电脑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通过各种技术的合成与统一,形成综合型技术能力,使变电站二次设施实现整合设计、降低无谓消耗、减小变配电工作量、提升运行安全等。电力系统不断发展,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完善,使配电管理系统更加科学简便,建立起实用的网络基础平台,从而实现110kV 以下配电系统自动管理,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需求,优化电气设备的保护。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技术逐渐被取代,这一变化更加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机遇。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能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成本投入,又能提高用电效率、增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毅.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相关设计论述[J].电子测试.2016(24).
[2]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3]田永生,毛鑫.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016(33).
[4]杨劲男.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01).
论文作者:郑洋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