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热点问题访谈--访著名金融家曾康霖教授_金融风暴论文

金融热点问题访谈--访著名金融家曾康霖教授_金融风暴论文

金融热点问题访谈录——访著名金融学家曾康霖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学家论文,访谈录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春伊始,本刊记者就当前经济金融领域中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金融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康霖教授。

记 者 非常感谢曾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新的一年,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将会得到继续稳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都将加快步伐,能否请教您对国企改革与金融改革的一些基本看法?

曾教授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要放在“全方位开放”条件下来思考。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包括科技、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压力。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的潮流,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大企业是否都要走集团化的路子?大包小、好包坏、赚钱的包亏损的,这些方法是否一定是好的。解决困难企业方式可多种多样,如与外商合作、转让给外商、租赁、出卖使用权,等等。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金融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但金融改革很难,受约束的条件很多。金融改革要以企业改革为基础,企业改不了,金融也改不了。要改也只能“小打小闹”。商业银行是企业,照理也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健全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但现实困难很多:一缺资本金,二呆帐严重,三还承担着财政的任务。这表明,只有创造条件才能改。

我认为,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金融风险,对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专门讨论了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金融渗透到经济生活,金融风险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如果不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产生金融危机,则影响社会稳定,群众生活。防范金融风险的办法:中央银行要加强金融监管,商业银行要依法经营,同时要讲信用、讲效益、讲效率。此外,广大群众还要提高金融意识,要注意自己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组合,不能一时偏好(如贪图高利等)给自己带来损失,给经济运转带来障碍,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给政府增加困难。

记 者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确很重要。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本刊今年第一期上,您曾提到要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现实谈研究这一问题的思维方式,大家都很感兴趣,能否在这里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曾教授 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已探讨得比较多,但对其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问题却研究得不够,如:传导机制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东亚模式是否还值得学习?我认为研究这一问题,要注意几点:

(一)危机的具体表现。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可能相同,但侧重点可能不同:是反映在国际收支方面,还是反映在币值方面,或者反映在机构方面?

(二)危机的产生。既要从总体上分析,又要从局部上分析;要把原因与背景区别开来;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内因外因,什么是主要的;同时要分析是人为的,还是非人为的。特别是注意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

(三)危机的影响。既要分析对所在国的影响,又要注意分析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影响。分析影响时,要区别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

(四)危机的传导。注意传导过程分析,起因——传递——扩散——消解——反消解等。如货币对内贬值与对外贬值的关系;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引进外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五)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呈一体化的情况下,要注意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用体制、制度缺陷去研究问题,要避免、减少研究经济问题“政治化”、“长官意志化”。

记 者 曾教授,您上面谈到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维方式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确实非常重要和全面,给我们以很大启发,那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究竟有哪些表现?

曾教授 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本币贬值,人们恐慌,产生挤兑;外汇储备短缺,支付困难;本国金融机构呆帐大增,资金周转失灵,濒临倒闭。

记 者 通常说,金融危机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家狙击某一国的货币而造成的。请问这样的狙击是怎样进行的?

曾教授 首先是在一国货币可与他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这种条件下,投机家可使货币资金流进流出。首先是以各种方式持有所在国的货币、有价证券,然后做外汇期货交易,以打压所在国货币的价值。如抛空泰铢、购买美元,迫使泰铢进一步贬值,然后出卖美元,获得泰铢,“补仓套利”。泰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就在于:一是经济结构失调;二是出口导向;三是大量引进外资。索罗斯就是首先从泰铢入手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央银行如何加强监控。

记 者 您能否具体谈一下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投机者如何冲击港元的?

曾教授 国际投机者冲击港元主要从汇市、股市、期市三方面下手,“立体进攻”。其步骤为:首先要聚集港元,然后做外汇期货即抛出港元,买进美元,而且只做“空头”,也就是打压港币,以低于当时市场汇率抛售港币,如1美元=7.9港元抛售。这样,造成一种气氛,使人觉得港币要贬值了,纷纷抛售港币,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又以更低的价格用美元收购港元,从中渔利,因而这一操作过程为:聚集本币→期货抛售→制造气氛→推动贬值→补仓赚钱。

从期市说,其步骤首先也要聚集本币,以便有相当的保证金,然后,购买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且看跌,为什么看跌呢?因为投机者认为金融管理当局为了保卫港元,必定提高利率,利率提高,股市下跌,期指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期指平仓获利。因而这一操作过程:聚集本币→购买期指合约→期指下跌→平仓获利。

如何对付投机者的冲击,现在的做法是动用外汇储备提高利率。动用外汇储备是以美元买进港元,使港币供给量减少。有人说这是牺牲货币余额的办法去稳定港币币值,结果是利率上升,投资下跌。

用提高利率的办法对付投机者,主要是以此增大投机者的操作成本。

有没有第三种办法去对付他呢?从操作过程看,无论是冲击汇市,还是冲击期货,都要先聚集本币,如果能监控本币的流向流量,可防患于未然。本币要流到国外投机者的手中,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内的外资银行;二是国内银行的离岸业务。如果控制住这两个渠道,情况便好得多。当然,也能够从国内银行拆借、融资。

此外,人心稳定也是重要的,当其制造贬值气氛时,国内人们不推波助澜,便难以如愿。

记 者 有人说,国际金融投机家在选择某一国的货币时,其条件是:(1)本币币值高估;(2)外汇储备不足;(3 )宏观调控失灵;(4)经济结构失调;(5)固定汇率制度。为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下,狙击就能成功?

曾教授 这是因为,(1)本币币值高估,不利于出口, 导致国际收支逆差;(2)外汇储备不足,会产生国际支付危机;(3)宏观调控失灵,削弱中央银行的干预作用;(4)经济结构失调, 银行呆帐损失增大,支付能力减弱,信誉降低;(5)此外,经济不景气, 还会导致外资急于撤出,从而影响外汇供求;(6)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套利。

这一切,会形成一个制度背景:本币贬值已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

《日本经济新闻》曾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激变中的亚洲经济》,胡说“东南亚货币危机的背景是中国‘抢占’东南亚产品的出口市场”,这是无稽之谈。

记 者 东南亚金融危机除了影响自身外,对其他国家包括美国有什么影响?

曾教授 所在国货币贬值,等于美元升值。美元升值,有利于进口,进口成本下降,有利于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美元升值,资金流进美国,利率下降,有利于经济增长。亚洲国家的本币贬值不利于向美国还债。但不利于美国在该地区出口,可能导致抛售美国债券。

对其他国家影响主要是影响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如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也影响澳元贬值。因为澳元也以美元挂钩,美元升值,澳元便贬值。

必须指出,金融商品是一种虚拟商品,以信用为基础,信用有时间空间界线,以将来为条件,将来总有不确定的一面,不可预测的一面。

记 者 股市波动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如香港恒生指数下跌,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请问这二者的联动关系何在?

曾教授 导致二者联动的中介因素是利率。如银行利率提高,影响地产股、银行股的盈利预期,使这些股票价格下跌,在香港,地产股、银行股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此外,提高利率也会导致其他行业的股票价格下跌(是股市影响楼市,还是楼市影响股市,这取决于投资者选择。表现为在这两个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正如股市与邮票市场一样)。

记 者 一国金融风险是怎样影响他国的,特别是怎样传递的?

曾教授 一国的金融风险的传递:(1)机构传递。 所在国的机构支付困难,甚至倒闭,影响他国同一个系统的分支机构;(2 )人心传递。一国机构的信誉下降,降低他国人们对同一个系统的机构的信誉度,同样,一国货币的贬值,也降低他国人们对同一种货币的信赖度。(3)价格传递。(4)人为的传递,如投机家兴风作浪。

记 者 那么您怎样评价中央银行对经济金融的干预?

曾教授 中央银行干预的利弊与局限性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中央银行人事变动的宣示效应。 如果人事变动频繁(如泰国10年内8次更换内阁),会导致人们对金融局势的信心丧失。 由此滋长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在琢磨决策者的意见分歧和将要选择的对策。

(2)中央银行措施的负面影响。1997年3月4日, 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有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的资产质量有问题,资本金不足,要求增加资本金和提高呆帐备付金率(从100%提高到115%— 120%),并命令金融系统在未来两年内将备付金增加到500亿铢。 这一举措中央银行的初衷是稳定金融,增强信心。可是却产生了负面效应,人们担心这一措施将使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的资金周转更加困难,投资者甚至认为这是金融体系可能出现更深层问题的预兆,从而引发了挤兑风潮和抛售银行财务公司股票的风潮。

(3)中央银行调控的利弊权衡。如泰国, 当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时,人们对泰铢失去了信心,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下跌,泰国中央银行采取了抛售美元大量收兑泰铢的举措,这样做的效应:一是外汇储备空虚,二是不一定能稳住市场。另外,泰国中央银行限制或禁止泰国境内的银行向境外银行出售泰铢,一切涉及泰币的外汇交易必须在泰国境内的银行之间进行,这样,泰铢与美元的交易就形成了两个市场、两个价格,即境内市场境内价格,境外市场境外价格,这反而为投机者创造了条件。

这几点表明:中央银行调控和监管措施的出台,不仅要考虑到被调控、监管对象的反映,而且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反映。前者,在于接受能力;后者,在于承受能力。这二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预期,以及相应的人们的行为和选择。这种行为和选择也许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调控和监管的效应,也许无助于甚至抵销中央银行调控和监管的效应。

记 者 1997年上半年以来,继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下半年又爆发了韩国金融危机,其遭受冲击的程度远远强于这之前发生危机的其他国家。大家认为体制因素影响很大,请您在这方面谈点看法。

曾教授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1961年朴正熙上台以后,大力扶持私人集团,政府权利与私人资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行所谓的“政府调控财团,财团引导市场”的体制,期盼经济出现“奇迹”,让一些企业挤入世界500强。为此,不惜高价引入国际资本, 出口导向,占领国际市场。但当这种“调控”、“引导”在技术上、结构上出了问题,企业就资不抵债,纷纷倒闭、破产。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隐藏着它的脆弱性。

现在韩国的金融危机还未过去,主要表现为韩元贬值,金融机构不能运转,金融秩序不稳定,这表明克服、消除金融危机有相当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除危机也非一日之功。研究这个问题,要注重它的传导机制。一般说来,其传导过程是:政府干预失误→企业破产倒闭→发生债务危机→债权人逼债从而增大债务人对还债货币的需求→外债货币(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因此,金融危机的表象是本币贬值,而真正原因是要还债,而还不起债的直接原因,又在于企业倒闭。现在国际财团共商良策帮助韩国渡过金融危机关:一是要私人财团不逼债,二是要IMF拿钱。

记 者 我们记得有不少的人曾主张我国应走韩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现在韩国经济也出现一些问题,请问我国的经济金融运行与韩国相比有何异同。

曾教授 我国与韩国有着相同之处:(1 )长期以来推行的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权力与私人财团虽然没有结合在一起,但与国有财团结合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府调控国有财团,国有财团调节市场”。(2)国有企业缺乏自有资本, 资产负债率很高。(3)企业亏损严重,实际上处于破产倒闭境地。 但与韩国不同的是:1.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主要是国内的人民币债而不是国外的美元债;2.政府不让国有企业破产,即使濒临破产,也要设法“包装”共渡难关;3.债权人不“逼债”。所以,我国之所以不会发生金融危机,除了社会公众对国家、政府的信心外,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原因,是因为债权人不“逼债”。我国最大的债权人是两个:一是银行,银行不“逼债”,能贷不能收,要收也收不回来;二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不急于取款,银行是国家办的,国家办的银行不会倒闭。如果银行、社会公众都“逼债”,则危机的风险就很大。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企业的负债货币主要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人民币可以自己造,美元不能自己造。如果债务货币都是或大部分是美元,情况又不一样。可以说我国金融危机之所以暂时避免,一是人们(包括银行、社会公众)不“逼债”,二是中央银行有发钞权。要说人们之所以不“逼债”,一是缺乏信用观念,二是缺乏信用机制,而这两点又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相关。所以,进一步说,体制的市场化成分不充分反而使我们能避免风险,“幸免于难”,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记 者 您怎样看待索罗斯其人。

曾教授 人们把索罗斯看成是金融炒家,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其实,他也在为稳定金融秩序献计献策。最近他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要成立一个“国际信贷保险公司”来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他认为现阶段左右国际资本流向和流量的主要是私人部门,私人部门投资主要看重两点:即赚钱和安全。至于这种投资投向哪里,哪个国家和地区,它掌握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不准确的。如这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经济结构、经济素质等,它不能充分了解,也无法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一哄而起,一哄而退。如这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总体出了问题,就会发生债权债务危机,而当这个国家、地区的国际收支不平稳时,就发生金融动荡。为了避免金融动荡、索罗斯建议要成立一个机构来监督国际资本的流动,管理国际信贷的分配,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向,即国际信贷保险公司。

索罗斯认为,这个组织与IMF是姊妹机构,但功能不同,IMF通常起事后“灭火、救援”的作用,国际信贷保险公司起事先“预防、导向”作用。他主张这个机构由各国的特别提款权的方式出资组成。该机构对借款国设定最高信贷保险额,在限额之内,借款国可以按优惠贷款利率到国际资本市场筹资;超过限额,贷款方必须谨慎对待。索罗斯的这套方案能否被国际认可接受,需要时日。这里引述这一例子是想说明不能把金融危机的发生片面地归咎于这些“炒家”,而是自己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出了问题。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记 者 非常感谢!耽误您这么多宝贵时间,也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四川金融》的长期关心和支持,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标签:;  ;  ;  ;  ;  ;  ;  ;  ;  ;  

金融热点问题访谈--访著名金融家曾康霖教授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