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供电公司 晋城 048000)
摘要: 详细介绍某一地市级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方案。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通过对某一地市供电公司配电网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配网自动化建设方案,实现配电网的可观可控,增强配电网故障快速响应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0 引 言
配电网作为电网供应链的终端环节,直接面向社会和电力终端用户供电,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点的智能配电网意义重大、需求迫切。
2015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1]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2016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实施意见》[2],提出采取“主站一体化、终端和通信差异化”的模式,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
作为地级市的城市核心区,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供电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内在需求。本文介绍了某地市级供电公司建设配电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及成效。
1配电网现状分析
该城市中心城区为西至西环路,东至春花路,北至北环路,南至中原街。配电自动化拟建设区域主要覆盖中心城区南半部分及东北片区,该区域是该城市行政、金融、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和医疗中心,包括市政府、中心医院、电视台、人民银行、等重要用户。
区域面积 44.35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共涉及10千伏线路55条,该区域配电网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纯电缆线路较多,网架稳定,负荷分布均匀,近年来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配电自动化建设环境比较成熟。建设区域内共涉及110千伏变电站5座,城市配网10千伏配电线路共55条,其中架空线路4条,主干长7.973公里;混合线路34条,主干长84.4公里;电缆线路17条,主干长33.663公里。架空绝缘化率为100%,电缆化率为69.19%。现状中压配电网主干以电缆线路为主,分支以架空线为主,电缆主干线以YJV22-3×300型电力电缆为主,架空主干线以JKLGYJ-10-240绝缘导线为主。该区域10kV线路主要为环网布置、开环运行模式。电缆线路的接线主要为单环网接线,通过环网箱内断路器来分段和联络。架空线路主要通过主干线路断路器来分段和联络。混合线路主要通过主干线路断路器和环网箱来分段和联络。支线的典型接线为单辐射,部分支线通过支线断路器与其它线路联络。
核心区目前所有路段电缆管沟已覆盖,通信通道可沿电缆沟道及电缆排管敷设,通信基础建设比较完善。
该市供电公司无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新建一套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以支撑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
2 建设目标
1)配电终端建设目标
根据《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1184—2014)[3]以及该地市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自动化配电终端建设目标如下:
线路中的关键性节点设备(如主干联络、分段、进出线较多的开关站或环网站)实现“三遥”;一般性节点(如分支开关、无联络的末端站室)实现“二遥”;易发生故障的重要分支线路加装分支开关配置动作型二遥终端(FTU)。
2)主站建设目标
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估算,2020年,配电自动化主站实时信息点约为45万点因此需要按照地县一体化模式建设一套满足10~50万点实时数据采集量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依据《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3](Q/GDW 11184—2014)、《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Q/GDW 1513-2016[4]的要求,结合目前该地级市配电网改造重点,突出覆盖率,同时要求做精一区和做大三区。本期配全主站基本功能,对主站扩展功能中高级应用等相关应用模块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
3)配电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本次拟实施区域为B类供电区域,对于预留有通信孔道的电缆网络、网架成熟的电缆及架空混合网络、网架成熟的架空线路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其他优先考虑无线公网通信方式;用户分界开关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3 技术方案
1)主站技术方案
根据《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1184-2014[3],该供电公司按照地县一体化模式,采用“主站+终端”的两层架构建设,一次建成包括硬件软件及县公司工作站等,满足该地区最终接入50万点信息量的中型自动化主站建设。
本配电主站主要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支撑平台软件和配电网应用软件组成。其中,支撑平台包括系统信息交换总线和基础服务,配电网应用软件包括配电网运行监控与配电网运行状态管管两大类应用。
系统采用地县一体化设计,在市公司集中部署管理信息大区和生成控制大区业务系统,各县局调阅市公司各大区数据。
2)终端技术方案
本着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差异实施的原则本次建设按照常规模式配置,原则:在建设条件成熟的线路中的关键性节点设备(如主干联络、分段、进出线较多的环网站)实现“三遥”;一般性节点(如分支开关、无联络的末端站室)实现“二遥”;用户侧安装用户分界开关;对于分支线路,考虑使用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实现相关自动化功能。
本次建设将选用网络型终端。对具备条件的环网箱,每座加装站所终端(DTU)1套,共计安装DTU107套。对于柱上开关,每台加装1套馈线终端(FTU),共计安装FTU40套。对于架空分支线路加装故障定位装置,共计安装108组。建设区域内共计终端点255个,其中三遥点总数39个,二遥点总数216个。
3)通信技术方案
结合该核心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应用情况、运维工作难度及技术成熟度,本次配电自动化选取光纤和无线两种通信方式。
4 建设情况及成效
该地市供电公司城区配电自动化工程2016年6月取得省公司下达的初设批复。工程物资、服务于2016年8月完成招标,所有物资在2016年10月份均已全都到货,工程于2013年1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2月,配网自动化主站先期完成建设任务,4月通信部分全部施工完毕,10月终端全部接入主站,配网自动化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系统运行后,配网运行水平显著提高,该供电公司城区电网在可靠性、线损率、电压合格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通过对复杂接线进行解环、优化运行方式、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表1 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情况
5 结论
通过近半年的运行,城市核心区的配电自动化运行成效较为显著。下一步将在城区电网非核心区域和县域电网增加终端布点,提高市供电公司的配网自动化的覆盖率,切实达到配网可视、可控、在控。
参考文献:
[1]《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 国家能源局.
[2]《“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实施意见》,国家电网公司
[3]《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
[4]《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论文作者:赵晋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终端论文; 线路论文; 主站论文; 公司论文; 配电网论文; 主干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