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运用的条件约束与策略选择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资金论文,条件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保险资金的本质特性
保险资金是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聚集的各种资金的总和,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和各种责任准备金,其中责任准备金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责任准备金是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用于将来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受到的经济损失,或者满足被保险人因身故、疾病或到达约定年龄、期限时的保险金给付要求而建立的后备基金。
第一,负债性。从保险资金的来源看,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实际收益。以人寿保险为例,根据保险精算等价原理,投保人缴纳的一系列净保费在保单生效时的精算现值等于保险人未来保险金给付的精算现值。在保险期间,双方未竟责任的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保费缴纳在前,保险金给付在后,在这“时滞”间,净保费精算积累值与保险成本精算积累值的差额,便形成了责任准备金。它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负债。因此,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
第二,返还性。从保险资金的用途看,责任准备金是在保险期间,由投保人前期“多”缴纳的保费积累形成的,最终要用于保险金的赔付或给付,也就是说,保险费是取之于客户,用之于客户的,亦即保险资金具有返还性的特质。同时,由于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损失的波动性,即便是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也可能因保险损失超出预期而用于保险金的赔付或给付。这也是保险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的原因。
第三,社会性。从保险资金的属性和作用看,保险资金是社会后备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不仅具有经济补偿与给付功能,而且还具有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保险具有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定等重要作用,被形象地誉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而这些功能和作用都要依靠保险资金的使用来实现。因此,保险资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条件约束
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的过程中,利用保险资金的时滞差,将集聚起来的保险资金,投资于保险法规允许的渠道,使之保值增值的经济活动。由于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和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返还性和社会性等特性,保险投资不仅要满足其他金融投资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符合保险经营的特殊性要求,因而必须受一定的条件约束。
186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利(A.A.Baily)提出了保险投资的五大原则要求:(1)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2)保险投资的收益性是第二位的;(3)在全部保险资金中,少部分资金应投资于能够迅速兑现的证券上,以应付经常性的赔款支出;(4)保险资金的其余部分可投资于不能迅速兑现的证券上,以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5)在可行的条件下,保险投资应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这些原则要求逐步演化,形成了现代保险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条件约束,即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
1.必须确保安全性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返还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条件约束。安全性是指所有保险资产的可实现价值不得少于其总负债的价值,也就是说要保证保险投资资金的足额返还,以保证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保险资金的绝大部分是由投保人缴纳保险费而形成的保险基金,是保险公司的负债而非权益,最终要用于对被保险人的赔偿或给付。因此,保险投资属于风险规避型投资,其效用无差异曲线表现为凹型,即,作为风险规避型投资者,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边际损失比较敏感,虽然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加必然带来边际收益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大于0,但递减的斜率表明投资收益率的边际效用递减。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保险资金的安全不但关系到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实现与保险公司经营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不可盲目追求投资收益。当然,由于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安全性条件约束只能从投资的总体上去把握。
2.必须具有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资产价值的前提下投入资金的变现能力。由于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或给付,而在保险期限内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为随时满足保险赔偿或给付的需要,保险投资必须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尤其是财产保险和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于保险期限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大,对保险投资的流动性要求更高。长期人寿保险由于其承保风险的规律性强,保险核算建立在科学的精算基础上,每年的各项给付可预期性强,对保险投资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保险资金运用的流动性约束是由保险资金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保险人必须根据寿险资金和非寿险资金的特点,合理安排保险资金运用结构,确保在任何时期和合理的价格条件下,能够迅速获得现金以满足各种保险支付的需要。
3.最终确保收益性
收益性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收益性是指保险公司从事保险投资活动获取投资收益的能力,收益性通常用投资收益率来衡量。收益性条件约束就是保险投资最小期望收益率应大于保单预定利率与各种费用率之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保险资金的运用。因此,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水平是保险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保险经营的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尤其是人寿保险业务,大部分都是长期性保单,保单的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一种长期利率保证,因此,只有当保险投资的收益率超过保单的预定率与各种费用率之和时,才能保证将来的保险金给付,并获得相应的利润,从而保证保险公司持续有效的经营。
以上条件约束是保险资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保险资金运用还依赖于投资环境,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保险资金运用还受金融环境与监管政策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其一,受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约束。针对保险资金的特点以及营运要求,资本市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足够的市场规模,确保市场流动性。保险业面临不确定的赔付支出,要求其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足够的市场规模是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前提条件。(2)多样化的投资工具。保险资金具有多样化的期限结构和收益要求,只有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才能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满足低风险和高收益的要求。(3)合理的市场结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提供套期保值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应当维持合理的结构,这样保险投资才有选择空间,才能减小系统性风险和市场投机成分,实现一定收益率下的风险最小化。长期、巨额的保险资金需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保险投资策略的有效实施。其二,受监管政策的条件约束,主要受《保险法》及保险资金运用相关规定的约束。
三、保险资金运用的策略选择
1.保持资产负债匹配,优化保险资产结构资产负债匹配是指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必须在数量、期限、性质、币种以及成本收益上相互匹配,以保持公司充足的偿付能力,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动态管理。资产负债匹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总量匹配,即保持投资总量与负债总量大体平衡,既要防止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投机性的买空卖空交易,威胁保险资金安全,又要避免积累大量资金不运作而承担过高的机会成本,无法满足将来保险金给付的需要。这种匹配需充分考虑承保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金融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异情况,保持动态平衡。我国以前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是按单个品种逐一规定投资比例,现调整为对单一主体投资比例的控制。这一调整为保险公司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策略提供了灵活性。保险公司应时刻关注资产总量与负债总量的变化,保持资产与负债总量匹配。二是资产负债期限及收益与成本匹配,即保险资金的投资期限与收益和负债的来源期限与成本相互匹配,保持长、短期负债分别对应于长、短期投资。如果对应资产的投资期限超过了负债期限,就可能承担违约风险遭受变现损失;如果投资期限小于负债期限,又面临再投资风险,例如,市场利率下调、证券市场低迷等,必然造成再投资损失,使最终的资产积累达不到负债总额的要求,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如果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与对应负债的成本不匹配,就可能导致利差损,由于保单的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事先对投保人的长期利率承诺,因此这方面较难控制,只能在开发产品时采用相对保守的预定利率。我国曾长期出现巨大的利差损,目前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很大隐患。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有固定收益的中长期投资工具,我国长期寿险资金难以找到相匹配的投资品种,资产负债在期限和收益与成本上不匹配的情况严重。近年来,保险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资金可以间接投资基础设施与境外投资,为改善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状况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保险资产性质、币种匹配。首先要考虑固定收益的资产与定额保险的负债匹配;其次投资连结险、万能险、分红险等变额保险品种的负债与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和实业投资等资产匹配;同时还要考虑本币资产与本币负债匹配、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匹配,以防范汇率风险。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尤其要保持保险资产币种上的匹配,避免保险资产遭受损失。资产负债匹配是保险资金运用至关重要的策略,如果不能保持资产负债匹配,不仅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严重的甚至导致保险公司破产。1996年至2004年间,日本8家生命保险公司相继破产,其根本原因就是资产负债不匹配的情况下出现挤兑风潮,导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密切关注保险资金运用结构的变化,积极主动利用市场提供的机会,保持资产负债匹配,优化保险资产结构。
2.正确运用投资组合策略,稳定提高投资收益率
投资组合策略是一种动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其实质就是充分运用各种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其目的是根据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各种证券和其他资产的组合,并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投资收益率的最大化。现代投资组合策略由资产配置、主要资产类型的权重调整以及在各资产类型内选择合适品种等三类活动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保险投资的类别;二是确定各种投资类别的比例并适时调整。投资类别与比例的确定,首先要符合保险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其次要区别产险、寿险的不同性质;再次要考虑公司负债特点与承受风险的能力;第四要考虑市场所提供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综合评价各种投资类别的市场风险水平。目前,我国保险法规规定的可用于投资组合的资产类型主要有银行存款、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股权投资和境外投资等。保险资金运用本身有三方面的条件约束。属于风险规避型投资,安全性是其首要原则,因此,绩效优、成长性好、具有稳定收益的品种是保险投资组合的首选。承保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保单的不丧失现金价值条款等,使得保险投资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便应对不时之需。因此,保险投资组合中银行存款、股票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要保持一定比例。保单预定利率是保险投资收益率的最低要求,只有当保险投资的收益率超过保单的预定利率时,才能保证将来的保险金给付,获得相应的利润。收益性是保险投资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的。因此,保险投资组合策略要考虑将不同收益率、到期日、流动性和风险度的投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有效管理,以求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可控的条件下取得最大收益。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不长,保险公司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承保业务上,投资业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加上我国金融环境不完善,投资管理水平很低,致使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一直很低。据保监会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1%、4.3%、3.14%、2.68、2.4%、3.6%、5.8%,而同期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大都达到10%以上。虽然2007年保险投资收益率达到10.9%,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活跃的股票市场,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只有充分运用各种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因此,应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投资工具,并稳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正确运用投资组合策略,以便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稳定提高投资收益率。当然,要充分发挥投资组合的优势,还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尤其是成熟的资本市场。
3.实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进一步保障资产安全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通过对上述投资组合进行“保险”,进一步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投资组合保险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首次应用于Wells Fargo Investment Advisors、Aetna Life、Casualty三家金融机构的投资管理,并在80年代后期得到很大发展,近年来国外保险机构多采用固定比率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证券投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来分散,而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投资组合保险技术来规避。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始终把控制投资风险放在首位,通过付出一笔特定的保费,将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某一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使下方损失有限,而在市场呈现多头走势的趋势后仍然可以参与上方获利的机会。从国际上投资组合保险理论的应用情况来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比较适合下列情况:(1)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大;(2)投资者风险意识较强,比较保守;(3)以银行储蓄为代表的无风险回报率比较低。目前我国现行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作为最主要的低风险投资市场的债券市场不成熟,股票市场又极不稳定。保险公司作为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目前情况下尤其需要采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利用投资组合保险可以保障保险资金不会因为股市下跌导致低于初始投资额。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同时,可以充分享受股市上涨时的收益。这样的风险收益特性正符合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需求。由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有助于金融风险分配,保障资金安全,近年来在证券投资市场上越来越风行。但有研究表明,当资产价格出现普遍骤跌时,投资组合保险可能会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在我国金融市场比较脆弱的情况下,尤其需要保持警惕,重于防范,趋利避害。
4.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的资产,在结构上进行重组,在数量上进行集中,通过一定程序转换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保险资产证券化策略可以解决保险资产质量不高和保险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其核心是分离和重组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通过保险资产证券化策略的实施,一是可以提高保险公司资产质量,改善资产与负债的配比,保证保险资产的安全。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保险公司长期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直接导致公司利润率下降,经济效益低下,支付能力减弱,削弱了国内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中的竞争力,降低了国内保险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中的地位。实现保险资产证券化是国内保险公司增加资本金,防范和化解保险资产风险,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是可以增加保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通过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和公司上市,实行保险资产证券化,可以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将部分保险存量资产出售、流通,从而加强保险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保险公司资产获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保险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由此可见,保险资产证券化策略对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均衡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实行“谨慎”投资策略,适度转移投资风险
“谨慎”投资策略是由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要求决定的。保险投资属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对投资风险损失敏感。实行“谨慎”投资策略,一是要对投资项目严格论证,对未经充分论证或论证不清、判断不明的投资项目,宁愿放弃可能的高收益率也不能轻率投资。二是严格限制高风险投资比例,对股票、基金、企业债券等,除了执行保险法规的要求外,还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管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最高投资比例。三是实行免疫投资计划,保护保险投资资产免受暴露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例如,对部分投资类别如国债投资,按照保险资金来源的期限和成本,对等安排投资相应期限和收益率的国债品种,抵消利率不利变动的影响。四是实行适度风险转移,即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投资的风险转移给他方而降低自身的风险。例如,通过契约性的安排让合约的另一方承担一定的风险,如通货膨胀时期的浮动利率债券合约等;通过保单质押贷款、第三方保证贷款、以银行和信用机构担保的贷款以及以不动产或动产为抵押的贷款等;通过再保险或购买风险证券化的保单,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实行风险转移,既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又能确保资金的安全。
6.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
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是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是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根本所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机制,确立保险资金风险管理的品牌优势,使之成为保险机构重要的利润来源,不断增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传统上认为,防范风险必然减少投资收益,加强风险管理就会降低发展速度,于是将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对立起来。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体现了加快发展与风险管理和谐统一的思想,表明风险管理与其他业务一样,也能够创造利润,实现保险资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但无论如何,务必明确:防范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机制,就是根据“健全、合理、独立、制衡”原则,建立健全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制定科学管理操作流程,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收集分析系统,保证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有关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及时地汇集起来,为防范风险奠定信息基础。二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以定期和不定期风险报告的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评估保险资产存量的风险。三是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资产风险的实时动态预警,及早发现各种潜在风险,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四是实行交易监控的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使所有的投资交易都能够在集中交易的监控系统中反映,防范交易风险。五是建立有效的保险资金运作机制,对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进行分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有效分离的制衡机制,从根本上防止操作风险特别是违法违规风险。六是加快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尽职调查、风险评估、授权操作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风险识别、度量和评价能力,防范资产管理运营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就是既要实行保险资金运用的外部风险管理,又要实行保险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为实现保险资金运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均衡统一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条件约束。保险资金运用既有内在的条件约束,又有外在的条件约束。内在的条件约束包括保险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收益性的前提和基础,收益性是保险投资的最终目标。
一般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通常安全性较好,风险较小;安全性和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的资产,期望收益率较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又往往难以保证安全性与流动性。因此,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往往难以兼顾;一般的,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因而应侧重于安全性和收益性,而财险资金具有短期性和相对流动性的特点,因而更应侧重于流动性。外在的条件约束包括一定的金融市场环境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险公司不能改变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也必须遵守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保险资金运用的策略选择应建立在上述条件约束的基础之上,包括资产负债匹配、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保险、资产证券化、“谨慎”投资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等策略选择。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和负债在数量、期限、性质、币种以及成本收益上相互匹配,优化保险资产结构,防范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避免保险资金遭受损失;正确运用投资组合策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稳定提高投资收益率,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可控的条件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同时通过实行投资组合保险技术来规避系统性风险,进一步保障资产安全;实行“谨慎”投资策略,利用免疫投资计划和契约性安排等,适度转移投资风险;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机制,既要实行保险资金运用的外部风险管理,又要实行保险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目标的实现。
标签:投资组合论文; 资金运用论文; 保险论文; 全面风险管理论文; 资产流动性论文; 资产负债管理论文; 保单贷款论文; 保单现金价值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保险公司论文; 投资论文; 流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