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静[1](2020)在《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在经济、军事领域都十分强大的国家,最终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政党、政权的兴衰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为切入点,剖析和解读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提出现实启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主体的具体内容出发,基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分析论述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苏共长期忽视人民当家作主、漠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利益诉求。在脱离了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丧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建设方面,忽视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约机制长期缺失,官僚特权阶层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苏共脱离人民群众。而戈尔巴乔夫时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弃党的领导,推崇西方式的多党制,直接动摇了执政的群众基础,进而使苏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所有制结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选择失误,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导致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贬抑,造成社会生产活力不足,物质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第三,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建设方面,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放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个人崇拜盛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以史为鉴,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于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主体始终是一条生命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根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背离人民的政党,终究会被人民抛弃。当下,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关心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李震[2](2019)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动荡加剧,组织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呈现出迪伊·哈克所揭示的“混序”的特征,即世界具有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预测性,促使组织的兴衰更替在加速。即使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如果不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并进行持续的革新,也有可能失去领先优势,甚至走向衰落和消亡。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曾列出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十大根本威胁,除了核战争和全球性流行疾病,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质量排在第三位。可见,组织管理不善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应对愈加复杂的环境,需要更加注重组织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需要系统地提高组织整合内外部资源和支持力量的质量。实践证明,无论是在组织的运行、制度的建构、技术的创新,还是人才的吸引和潜能激发,领导力都是最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剂作用。“个体—领导者”的领导力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中心范式。在领导科学的理论谱系中,无论是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情境理论、变革理论都是围绕着领导者作用的有效发挥而展开研究与实践的。但是,愈加复杂的环境、爆炸式增长的知识、飞跃发展的技术以及愈加强大的组织成员等严峻的挑战,使越来越多地组织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过去的以个体为核心的领导力发展是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形成和增强以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力,从而形成一种应对复杂挑战的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方法。理论界对组织的假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从机械论向有机论转变,即从强调规则、程序与分体到重视弹性、融合与整体。领导科学的研究需要适应时代要求,逐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由强调个人领导力到关注组织领导力,从而实现不断把研究重点从个体(特质、能力、素质)转移到团队(行为、关系、情景)再到组织(体制、机制、文化)的范式转变。这是一个组织随着实践需要,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求变、破茧成蝶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世界公认。可以说,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高素质的队伍和执行的文化等组织因素。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既是对过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保障,提高组织领导力就成为提高党的领导力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的组织性和领导力。组织领导力,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实践意义。党的组织领导力的研究,通过研究领导力在组织目标确立、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纪律执行、组织学习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总结其规律,有助于丰富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更好地指导组织建设实践,有助于促进组织和领导者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将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制度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遵照“作用方式—存在问题—提升途径”的内在逻辑开展研究。在史实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把历史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涵盖“势”“道”“术”的逻辑清晰、体系完整和重点突出的研究框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背景分析、文献综述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的概念阐释、评价标准、理论基础进行归纳。第二、三、四、五、六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构成因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析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在对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大要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力互动”模型,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论点进行强调,同时对组织领导力未来发展的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进行展望。
孙亚楠[3](2019)在《苏联解体教训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启示研究》文中指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由此诞生,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然而,时隔74年,苏共丧失政权,国家解体,成为20世纪严重的地缘政治上的劫难,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场悲剧。历史在苏联已怆然定格,但它留给世人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尤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更应不断深化认识,时刻以历史警醒当下,以教训昭示未来,常存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执政的永续定力。首先,对苏联解体事件简要的回顾与分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再到苏共丧权,苏联解体,这一历史兴衰演变,源于苏共的“自为”,不仅改变了苏联,也影响了世界。其次,总结苏共经验教训,清醒认识我党执政现状。认真吸取苏共在指导思想、治党治军、国计民生、改革发展及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失误和严重偏向的深刻教训,正确研判我党执政的新的历史方位以及面临多重严峻考验。最后,以史为鉴在于明智。立足新时代,以历史教训为镜像,侧重从坚持执政定力、执政使命、执政要务、执政队伍、执政基石、执政基础、执政动力和执政活力等方面,基于应对时代挑战、化解执政风险的深度思考,在深化对教训认识中得到理性的当代启示。
李冰[4](2019)在《《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当代中国意义同其理论内涵是紧密联系的,要认识《宣言》的当代中国意义就需要理解其理论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宣言》是一部历史性经典着作,要理解其理论内涵首先需要掌握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做的理论准备。在词义上,理论内涵不完全等同于理论内容,理论内涵应包括理论内容、理论逻辑以及理论特点三个部分。因此,要准确理解《宣言》的理论内涵应从《宣言》的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特点三个方面入手。学原着是为了用原着,理解《宣言》的理论内涵,用《宣言》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时代方位,分析时代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宣言》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宣言》虽历经170多年的岁月洗礼,但其理论依旧没有过时,其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而言依旧具有重大价值。这表现在其为我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自信之源和行动指南。具体地说,认识《宣言》对于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将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推向前进。本文分为四章,绪论:介绍本选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关于本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同时阐明《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二章:阐述《宣言》的理论内涵,从《宣言》的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特点三个方面揭示《宣言》的理论内涵;第三章:阐述《宣言》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通过明确《宣言》的时代价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四个自信和四个伟大为切入点,阐明《宣言》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王永义[5](2018)在《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就连带产生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观问题。在实际中,基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马克思主义有着它确定的本质,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并在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准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党不断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渊源理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本源理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最新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如果说有什么问题能够影响国家发展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走向,那么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观察我们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直接窗口,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部内容的重要入口。这个问题研究好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不断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更好指导社会实践。相比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反观当前研究现状,二者还是不够对称的。相对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丰富内容,对它的研究却还比较薄弱。本文力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研究空白和薄弱环节,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言说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释等为依据,从理论和历史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分析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总体认识、基本评价,总结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启示,着力在某些环节和角度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创新。第一,梳理了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特别是对学习研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说明。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介绍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背景、理论渊源,说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这些内容为依据和前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论文第二章从三个阶段介绍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形成过程。文章认为,习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这为他从小感知党的优良作风、汲取党的优秀传统提供了非常好的革命文化氛围。知青时期,是习近平的政治立场基本确立的时期。他在地方工作时期,是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期。他在中央工作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继续发展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加深刻成熟。第二,概括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详细分析,分别是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认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部分。关于这三个部分,习近平有关论述是比较丰富和集中的。文章概括了他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其中包括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关于学习实践九个主要思想的认识,解析了他对发展政治经济学有关问题的认识,解析了他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从科学性、人民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特征是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话中概括而来的,有着比较坚实的立论依据,能够代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点的认识。第五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认识。其中包括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方面。总体来说,这一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基本历史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认识。第三,分析了习近平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阐释,分别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六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为他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原有命题给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让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更加清晰、明确、坚定。习近平的这些重大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既要有理论定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有理论创新,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七章阐发了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并从学习、研究、宣传等三个领域作了详细分析。例如在学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学习经典着作、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等观点;在研究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要求;在宣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有关意识形态领域有三类地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的有关论述。第八章阐发了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关情况,主要从批判“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问题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包括了习近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习近平在意识形态领域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时偕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第四,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启示在回顾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三个重要贡献,一是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在全面继承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上,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文章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特点作了深入说明。二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各个层面、直接表现在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三是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在对理论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深理解和正确对待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四点重要启示。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精读和解读经典着作,一种是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不过,这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关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文本研究不能取代基本原理研究,基本原理研究也不能取代文本研究,应该做到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辅相成。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需要既重视经典着作,也重视基本原理,做到从原着中掌握原理、以原理为指导来阅读原着的有机融合。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作为思想家是根本上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离开这一认识,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和实质,也就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种倾向,就是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加以切割。对此,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不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和人类性的历史统一,核心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向,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它的最高价值取向、理论精髓、基本原理、方法论等必须坚持,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同时,它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可能预见到人类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更不可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它的许多观点甚至是基本观点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能是一种行动上的指南。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应该是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四是拓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这是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增强世界眼光,勇于提出和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往哪里走”等问题,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王丹丹[6](2017)在《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革命化建设,并在不同时期丰富和发展革命化的特定内涵,以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时代使命。为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邓小平在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强调干部队伍的“四化”标准,尤其将建设一支“革命化”的干部队伍看做是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了邓小平干部队伍革命化建设的思想。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新目标而奋斗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传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干部队伍革命化建设的思想,将党的建设推进到新的高度。干部革命化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研究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本题将邓小平干部“四化”标准的革命化思想作为独立研究的对象,在既有研究成果匮乏的情况下选题较为新颖。二是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动态地研究邓小平的干部革命化思想,视域较为开阔。三是将江泽民、胡锦涛,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干部革命化建设方面的新举措、新思想纳入了探讨的范围,以总体上认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革命化思想的发展和全部内涵,历史脉络较为清晰。本文针对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创新点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第二部分,对干部革命化思想形成的条件和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第三部分,对干部革命化思想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第四部分,主要叙述革命化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总结分析干部革命化思想的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明确革命化思想的重要性;依次略谈对后来几届党的集体领导及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新实践分析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现实意义。最后对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做出总结概括。
赵丽[7](2016)在《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此背景下地位凸显,并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腐败的思想、方法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当前我国反腐倡廉事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的廉政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反腐败的相关理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中国传统的廉政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历届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廉政思想等。党的廉政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有:苏联解体及全球化的冲击,反腐形势与反腐制度的状况,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腐败容忍度降低等。党的廉政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治理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思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思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想等。其鲜明特色包括: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更加突出制度建设,把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等。党的廉政思想的理论意义包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思想,丰富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等;党的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包括:有力地指导了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效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在跟踪党的廉政思想发展最新动态与占有最新资料等方面争取实现一些创新。通过梳理相关党的文献和学术成果,归纳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的主要来源、内容、特色和意义,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相关理论研究,资鉴党和国家下一步的反腐倡廉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赵阳[8](2016)在《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谋划者,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人们进行利益诉求的倾听者。在这种多重角色共集一身的情况下,塑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政府形象,事关社会、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目前,我们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要求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塑造一个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为民、有限、法治、开放的政府形象。加之,现在我国政府形象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如公务人员贪污腐败、政府工作表里不一、政府不作为现象频发、政府为人民服务流于口号等现象,这些都是我们时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从反面更加论证了我们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必要性。在江泽民执政时期的中国政府正经历着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在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基础上,经济体制面临着转型、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在深化、依法治国迫在眉睫。在国际上,苏联的解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临着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当时的中国政府需要建设一个为民、有限、法治、开放的政府,以期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促进中国更好的发展。本文为保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逻辑上采取“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怎么看”、“怎么用”的主线。在内容安排上,分别从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之源起、演进、核心内容、构建路径以及对我国当下及未来政府形象建设的启示入手,试图总结和分析江泽民是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带领中国向前发展的。第一,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源起。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国际、国内客观环境和他自身的主观原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促使江泽民对我国政府形象建设进行反思和思考,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为其政府形象思想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另外,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政府形象思想的继承和江泽民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历让其对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所以,主客观的综合原因促进了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形成。第二,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发展演进。江泽民政府思想从时间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89年——1992年是其政府形象思想的奠基阶段,1992年——1997年是其政府形象思想不断完善阶段,1997年——2000年是其政府形象思想内容丰富阶段,2000年——2002年是其思想进一步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过程中看出它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价值理念,完善了政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提升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形成了一个为民、法治、有限、开放的复合型政府,并且在其政府形象思想演进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的创新精神、科学的辩证思维、坚定的理想信念等鲜明的特点。第三,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政府形象中涉及的政府价值理念、政府行为、政府体制建设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了江泽民要塑造一个为民、法治、有限、开放的政府形象。尤其是江泽民以依法治国思想为依托,从政府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和公民的多重角度出发,为建设法治政府做出了重要理论和实践贡献。第四,江泽民政府形象的建构路径。江泽民塑造政府形象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强调宗旨意识,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加强机构建设,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增强组织实力;选派合理人员,提高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的行政效率;规范政府行为,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五,通过对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评价与探析。从其政府形象思想特点、主要价值贡献以及对当下政府形象建设的启示进行总结,为后来的中国政府形象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陆攀[9](2014)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每个时代的人都要用信仰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的信仰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但是直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才真正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即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并且他们以自身的行动积极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获得了初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它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指向,其主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诞生起,它就与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以这一信仰体系为指导,在共产主义目标的牵导下,不断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发挥着目标导向、思想引领、精神动力、政治灵魂的作用,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自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经历了极其坎坷的命运。19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开始传播,并逐渐为工农劳动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俄国化,在信仰理论上,形成了第一个民族化的理论形式即列宁主义;在信仰实践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列宁积极推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斯大林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以及个人崇拜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巩固的同时也出现了扭曲。后斯大林时期,由于逐步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出现了危机,这场危机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产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深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全面爆发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亡党亡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也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从总体上看,获得了大发展。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范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革命党的政治信仰上升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实现了民族化、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实现了主导信仰与主流信仰的同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主体那里过多地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并逐步掺入了个人崇拜的因素,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极其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畸形化发展。“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引导人民群众逐步从个人崇拜的阴影中走出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理性的归位。随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又经历了苏东剧变所带来的信仰困境以及“法轮功”的冲击等,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曲折中获得了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二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信仰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信仰观念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信仰目标的确立,激发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信仰建设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都为这一信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一信仰建设又受到“资”强“社”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和影响。后者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在当代中国它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为此,就要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相统一、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相统一的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党及党的信仰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等途径来扎实推进这一信仰的建设。
字振华[10](2013)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它是倡导民族平等联合、指引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是谋求民族发展、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的理论;是促进民族和谐、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些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确立,并在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20世纪,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启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但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边疆危机四伏,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些内外场景和社会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和土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发展、深入推进的过程。初步探索阶段经历了从照搬苏联到结合中国实际,从早期的民族自决、联邦制到后来的联合、自治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行民族优惠政策、实现民族平等,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形成。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阻力重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历程。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入了深入推进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十二个方面,即中央“十二条”,全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其中关于把民族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新阐述,标志着从斯大林民族定义到中国话语的回归;把民族问题概括为“两个包括”、“三个关系”,全方位拓宽了民族问题的视野,揭示了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总问题的密切关联;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加以坚持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概括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以及把民族工作主题提炼为“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深刻体现和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教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具体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并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同中国实际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关照世界局势、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苏联解体产生了中国是否会“步苏联后尘”的疑问,也产生了“沿袭”苏联解决民族问题模式的中国能否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担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容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启迪现实,研究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密切关注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准确把握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研究解决的具体路径,继续坚持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立场而确立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从而真正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二、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与特色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民主体论及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
2.1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1.2 列宁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2 人民主体论的基本解读 |
2.2.1 人民主体的深刻内涵 |
2.2.2 人民主体的具体体现 |
2.2.3 人民主体的实现条件 |
2.3 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
2.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列宁时期 |
2.3.2 特权阶层兴起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的斯大林时期 |
2.3.3 特权阶层固化脱离人民群众的后斯大林时期 |
第三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探析 |
3.1 政治上层建筑遏制人民群众的权利诉求 |
3.1.1 放弃党领导的政治体制脱离人民群众 |
3.1.2 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阻碍人民当家作主 |
3.1.3 监督缺失的官僚特权阶层损害人民利益 |
3.2 经济领域建设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
3.2.1 所有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
3.2.2 经济体制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
3.2.3 分配制度贬抑劳动者的积极性 |
3.3 思想文化建设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
3.3.1 意识形态建设偏离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3.3.2 个人崇拜现象的盛行否定了群众史观 |
3.3.3 文化生产主体的缺失扼杀了文化生产力 |
第四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启示 |
4.1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领域的民主权利 |
4.1.1 坚持党的领导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
4.1.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 |
4.1.3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接受人民监督 |
4.2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经济领域的利益需求 |
4.2.1 积极调整顺应人民主体需要的社会生产关系 |
4.2.2 完善以人民生活水平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 |
4.2.3 坚持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4.3 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
4.3.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4.3.2 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
4.3.3 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产主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依据 |
一、组织理论 |
二、领导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 |
第六节 发展历程 |
一、历史分期及特征 |
二、经验综述:组织、环境与人的紧密互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引领力 |
第一节 组织引领力的作用方式 |
一、使命:组织目标的确立 |
二、愿景:组织目标的认同 |
三、信仰:组织目标的坚守 |
第二节 注重环境分析,确立正确组织目标 |
一、领导环境及其作用 |
二、环境分析方法 |
三、环境因应逻辑 |
第三节 以组织目标为引领,提高思想工作成效 |
一、重视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
二、组织要善于建构价值和意义 |
三、要注意采取说服的方法 |
第四节 以组织目标为检验,坚定信仰 |
一、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与群众互动中坚定信仰 |
二、明晰路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坚定信仰 |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创新中坚定信仰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执行力 |
第一节 组织执行力的作用方式 |
一、组织结构的确立与调适 |
二、组织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
三、组织成员的选拔与培养 |
第二节 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发挥基层组织功能 |
一、组织设置依据 |
二、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
三、将支部打造为基本执行单元 |
第三节 依托组织体系,打造创造性执行机制 |
一、调研机制:了解真实情况 |
二、试点机制:积累初步经验 |
三、决策机制:达成行动共识 |
四、用人机制:确定执行人选 |
五、行动机制:目标衡量一切 |
六、督查机制:总结经验教训 |
第四节 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
二、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
第五节 建设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
一、明确角色定位 |
二、提高授权水平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凝聚力 |
第一节 组织凝聚力的作用方式 |
一、仪式感召 |
二、榜样示范 |
三、宣传引导 |
四、理论创造 |
第二节 冷静应对挑战,打造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
一、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建设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
第三节 建立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
一、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因素分析 |
二、营造宽松容错的组织氛围 |
三、倡导“三个留人”的组织措施 |
四、领导者要善于自我激励 |
第四节 注重环境塑造,建设良好政治生态 |
一、塑造组织环境 |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约束力 |
第一节 组织约束力的作用方式 |
一、明晰纪律要求 |
二、加强纪律教育 |
三、严格纪律执行 |
四、培养遵纪自觉 |
第二节 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加强组织纪律建设 |
第三节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
一、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
二、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
第四节 加强历史传统教育,传承优良组织作风 |
一、明晰历史定位 |
二、学习工作方法 |
三、增强精神动力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学习力 |
第一节 组织学习力的作用方式 |
一、问题意识 |
二、反思能力 |
三、纠错方法 |
四、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坚持问题导向,严肃组织生活 |
第三节 坚持整体提升,改进整党整风 |
一、整党整风及其作用 |
二、整党整风的历程 |
三、提升整体效果 |
第四节 突出政治教育,加强干部培训 |
一、加强宏观管理 |
二、突出政治教育 |
三、推动方式创新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基础:五大要素 |
第二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模式:五力互动 |
第三节 组织领导力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信息汇总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苏联解体教训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苏联解体事件回顾与世界影响 |
一、苏联解体事件的始末 |
(一)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 |
(二)苏共失权,苏联解体 |
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
(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二)苏共特权阶层形成及其腐败 |
(三)美苏争霸及西方和平演变 |
三、苏联解体的世界影响 |
(一)两极格局瓦解,将美国推向政治霸权 |
(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 |
(三)世界呈多极化方向发展 |
第二章 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及我党面临新的执政考验 |
一、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 |
(一)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苏共内部严重腐败 |
(三)苏共脱离人民群众 |
(四)苏共放弃对军队的领导 |
(五)苏共改革偏离正确方向 |
(六)苏共执行的文化专制 |
二、我党执政面临新的挑战 |
(一)党的执政方位发生变化 |
(二)改革向纵深发展 |
(三)强化党的统一领导 |
(四)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 |
(五)整军肃纪任务艰巨 |
(六)外部环境日趋严峻 |
第三章 以史为鉴,对我党新时代执政的思考与启示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证执政定力 |
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执政使命 |
三、立足中国国情,明确执政要务 |
四、全面从严治党,强健执政队伍 |
五、加强军队建设,筑牢执政基石 |
六、密切联系群众,夯实执政基础 |
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执政动力 |
八、坚定文化自信,永葆执政活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准备 |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与发展 |
二 两大阶级的对立 |
三 关于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诞生前的理论准备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 |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和阐述 |
三 剩余价值理论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是马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
一 正义者同盟早期的理论及其组织的工人运动 |
二 正义者同盟的理论转向及改组 |
三 从《共产主义原理》到《共产党宣言》 |
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容 |
一 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 |
二 关于“两个必然”理论 |
三 关于“两个决裂”理论 |
四 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 |
五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策略的理论 |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逻辑 |
一 以辩证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为出发点 |
二 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价值旨归 |
三 以社会革命实践为现实路径 |
四 以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为动力源泉 |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特点 |
一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 |
二 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结合 |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第三章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中国意义 |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没有过时 |
一 《宣言》诞生后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
二 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变化无法否定《宣言》 |
三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无法否定《宣言》 |
第二节 新时代与时代课题 |
一 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
二 新时代的时代课题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当代中国意义诠释 |
一 《宣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信心 |
二 《宣言》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
三 《宣言》为社会总布局提供思想启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 |
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
2.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和本文的研究创新 |
1.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
2.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综述 |
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若干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 |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
四、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政治立场的基本确立:知青时期 |
一、革命家史 |
二、知青时期 |
第二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地方工作时期 |
一、河北时期 |
二、福建时期 |
三、浙江和上海时期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中央工作时期 |
一、从十七大到十八大 |
二、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
三、十九大及以来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阐发 |
第一节 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三、对九个方面主要思想的阐发 |
第二节 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
一、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
二、提出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重大原则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第三节 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
一、阐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
二、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三、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
第一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
二、分析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过时 |
第二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第三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三位一体”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一脉相承” |
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性 |
第四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
二、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
第五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
一、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 |
二、科学把握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
第二节 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一、阐述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二、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三、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 |
第六章 习近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论述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一、论述马克思主义立场 |
二、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点 |
三、论述马克思主义方法 |
第二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七章 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阐述 |
第一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 |
一、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 |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三、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第二节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
二、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
三、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第三节 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 |
一、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 |
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第八章 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
第一节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功能 |
一、严肃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
二、认真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
三、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第二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 |
一、批判“普世价值” |
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三、批判西方宪政观 |
四、批判新自由主义 |
第三节 习近平展开理论批判的主要特点 |
一、从思想根源上揭露错误思潮 |
二、从基本立场上批判错误思潮 |
三、从政治主张上批判错误思潮 |
结语 |
一、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
1. 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2.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
3. 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二、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启示 |
1.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 |
2.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3. 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4. 拓展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和“世界化”的辩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研究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
2.1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
2.1.1 以马克思恩格斯干部革命化理论作基础 |
2.1.2 以列宁干部革命化思想作借鉴 |
2.1.3 以毛泽东干部革命化思想为传承 |
2.2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形成的过程 |
2.2.1 针对“两个凡是”,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2.2.2 针对西方“和平演变”,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2.2.3 鉴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 |
2.2.4 始终强调党的宗旨,坚定为人民的立场 |
3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干部革命化:“四化”标准的核心 |
3.1.1 干部四化标准的内容 |
3.1.2 革命化:干部“四化”标准的灵魂 |
3.1.3 革命化与其他“三化”的关系 |
3.2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多层解析 |
3.2.1 解放思想:革命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
3.2.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革命化的基本要求 |
3.2.3 人民高兴与否:革命化的最高标准 |
3.2.4“三个有利于”:革命化的最终评判 |
4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形成的基本特征 |
4.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4.1.2 适应国际与国内形势的变化 |
4.2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主要内容的基本特征 |
4.2.1 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干部标准 |
4.2.2 突出干部标准的时代性 |
4.2.3 以实践检验干部革命化的程度 |
5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
5.1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5.1.2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 |
5.1.3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
5.2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
5.2.1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5.2.2 对江泽民为总书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 |
5.2.3 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 |
5.2.4 对胡锦涛为总书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 |
5.3 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
5.3.1 提出“三严三实”重要思想: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堡垒 |
5.3.2 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净化领导干部发展环境 |
5.3.3 提出“四有”和“四种人”要求:深化领导干部基本要求 |
5.3.4 提出“两学一做”:明确领导干部选拔标准 |
5.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革命化建设新的伟大局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梳理与总结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的来源 |
2.1 党的廉政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1 中国传统的廉政思想 |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 |
2.1.3 历届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廉政思想 |
2.2 党的廉政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
2.2.1 苏联解体及全球化的冲击 |
2.2.2 反腐形势与反腐制度的状况 |
2.2.3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 |
2.2.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民众对腐败容忍度降低 |
第3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的内容与特色 |
3.1 党的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治理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思想 |
3.1.2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思想 |
3.1.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想 |
3.2 党的廉政思想的鲜明特色 |
3.2.1 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3.2.2 更加突出制度建设 |
3.2.3 把作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
3.2.4 把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 |
第4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的意义 |
4.1 党的廉政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思想 |
4.1.2 丰富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理论 |
4.2 党的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
4.2.1 有力地指导了党的反腐倡廉工作 |
4.2.2 有效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之源起 |
第一节 江泽民对世情变化的全面认识 |
第二节 江泽民对国情变化的精准把握 |
第三节 江泽民对政情变化的独到见解 |
第四节 江泽民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政府形象思想的继承 |
第五节 江泽民个人优秀品质的保障 |
第二章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演进及特点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演进的特点 |
第三章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二节 有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责任政府成为必要 |
第三节 法治: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
第四节 开放:开放型政府符合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第四章 江泽民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强调宗旨意识,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
第二节 加强机构建设,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增强组织实力 |
第三节 选派合理人员,提高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的行政效率 |
第四节 规范政府行为,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第五章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突出特点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的价值贡献 |
第三节 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对当下政府形象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本体研究 |
第一节 信仰基本理论 |
一、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
二、信仰的功能、分类 |
三、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
四、信仰与信念、理想及迷信的关系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概念 |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功能 |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
六、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
第二章 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没有公开言说的信仰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仰观 |
一、宗教信仰批判—对科学的“无神”信仰的呼唤 |
二、资产阶级理性信仰的批判—对无产阶级信仰体系的反面论证 |
三、空想共产主义信仰的批判—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反面说明 |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信仰”一词的谨慎用法 |
第二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创立和基本内容 |
一、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共产主义信仰在革命运动中的传播和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运动中丰富、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 |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广泛传播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的命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俄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一、作为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早期传播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与俄国各种思潮的交锋中传播和发展 |
三、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信仰的确立和发展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探索 |
二、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和扭曲 |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深化与全面爆发 |
一、赫鲁晓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 |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深化 |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全面爆发与苏联的解体 |
四、苏联解体的“信仰”反思和若干启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信仰交锋和信仰选择 |
一、信仰选择的历程 |
二、信仰选择的必然性 |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演变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从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 |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 |
四、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的集中开展:整风运动 |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
第三节 建设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理性曲折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畸形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崇拜 |
三、“文化大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归位:“文革”后信仰危机的出现和克服 |
四、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 |
五、邪教“法轮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时中国态 |
一、由传统社会主义信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形式的变化 |
二、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课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有利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说起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资”强“社”弱的挑战 |
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 |
三、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中劣势地位的挑战 |
四、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挑战 |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紧迫性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
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方法 |
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的统一 |
二、坚持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
三、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 |
四、坚持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的统一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途径 |
一、实践层面: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 |
二、理论层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 |
三、教育层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四、党建层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党的信仰建设 |
五、意识形态层面: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理论体系的研究 |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 |
(五) 关于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
(五)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六)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七)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八) 当前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整体性 |
(二)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三) 理论概括的新颖性 |
六、论文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现代民族”的形成 |
(二)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
(三)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形成 |
(四) 资产阶级民族学的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 民族平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 |
(二) 民族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贯穿始终的主题 |
(三) 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终极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人民性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性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全球性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超越性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
一、列宁民族理论的形成背景 |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 |
(二) 列宁与第二国际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三)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内部关于民族问题的斗争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实践背景 |
二、列宁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实践 |
(一)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 |
(二) 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理论 |
(三) 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 |
(四) 列宁关于后进民族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认识及实践 |
(五) 列宁关于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认识与实践 |
三、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
(一) 斯大林基本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 |
(二) 斯大林对民族问题理论所作的探索与实践 |
(三) 斯大林对民族平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及偏离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 |
(二) 斯大林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过程中的偏离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客观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二) 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可能性条件: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 |
(一)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模式 |
(二)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古代中国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背景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运用 |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原因及国际背景 |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因素 |
(二)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国际背景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1922年——1948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萌芽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萌芽的完善以及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形成(1949年——1957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理论形态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制度形态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法制形态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实践形态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1958年——1977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进程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曲折发展的教训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深入推进(1978年——至今)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正常发展及其深入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基石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质 |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二、真正了解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一) 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立足点 |
(二) 深入认识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
(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
(三)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
四、以世界眼光不断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一) 坚持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
(二) 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五、各族人民群众真正掌握理论,形成中国力量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 |
(二) 凝聚人心铸就中国力量 |
第七章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一、苏联解体的民族因素判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的失误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对民族主义的失误 |
(二) 联邦制民族共同体实践中的失误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理论认识上的失误 |
二、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挑战的主要表现 |
(一)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权威的挑战 |
(二) 对民族跨越实践的挑战 |
(三) 对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四) 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挑战 |
三、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 |
(二) 保证民族政策的连续性 |
(三)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保障无产阶级专政的纯洁性 |
(四) 科学认识民族主义 |
第八章 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
一、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 |
(一) 民族自身发展问题 |
(二)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
(三) 民族间的关系问题 |
(四)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 |
(五) 民族政策过程问题 |
二、当前中国民族发展的主要趋势 |
(一)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性质的转向:从阶级斗争性质向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性质的转向 |
(二) 民族问题实践逻辑的转向:从政治问题逐渐向社会问题的回归 |
(三) 民族问题空间维度转向复杂化:从简单的国际国内的民族问题向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交织共存并复杂化的转向 |
(四) 民族身份的逻辑转向:从民族身份逐渐向公民和民族双重身份并存的转向 |
三、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原则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 |
(二) 强化国家意识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D]. 张雅静. 江南大学, 2020(01)
-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D]. 李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苏联解体教训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启示研究[D]. 孙亚楠.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4]《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D]. 李冰. 云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永义. 南京大学, 2018(05)
- [6]邓小平干部革命化思想研究[D]. 王丹丹.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7]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思想探析[D]. 赵丽.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8]江泽民政府形象思想研究[D]. 赵阳. 浙江财经大学, 2016(06)
- [9]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D]. 陆攀. 安徽大学, 2014(08)
- [10]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D]. 字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共产党宣言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苏联解体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